广东云浮至罗定高速公路顺层滑坡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
2014-05-04温树林
温树林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32)
山区公路建设中高边坡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出现滑动既增加投资,又延误工期,损失巨大。如何正确认识高边坡病害,并实现科学治理,成为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我国在高边坡滑坡的形成机理、稳定性分析、安全评估、防治措施、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1-4]。但高边坡病害治理具有特殊性,每个病害工点均有其自身的地质特征及诱发因素,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仅掌握高边坡病害防治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对病害工点深入分析的能力。本文针对云罗高速公路顺层滑坡,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对粉砂岩顺层高边坡加固具借鉴价值。
1 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该滑坡(K42+960—K43+070段)位于低缓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坡上植被不发育(图1)。边坡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逐渐升高,滑坡未发生前,K42+960处边坡高约11 m,K43+070处边坡高约32 m。线路走向265°,边坡坡向175°。
1.2 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和现场地质调绘,路堑区表层为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Qdl+e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罗定组泥质粉砂岩(K1l)。地层自上而下为:
图1 K42+960—K43+070滑坡全貌
1)粉质黏土,棕红色,稍湿,硬塑。手捏易散,遇水易软化、崩解。厚约2.0 m。
2)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稍湿,呈硬土状,岩石风化完全,手捏易散,遇水易软化、崩解。厚2.0~3.0 m。
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垂直结构面发育,岩质极软,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铁质胶结,浸水易软化。厚约6 m。
4)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垂直结构面发育,岩质较软,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层间多为泥质填充,填充物成分为粉质黏土,局部夹碎石,遇水后手捏有滑腻感,强度较低。滑坡区段内强风化层以下至坡脚范围均分布中风化层,中风化岩层与强风化层分界面由小里程向大里程逐渐升高。
5)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1.3 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地质调绘,未发现活动性断裂带通过。边坡开挖揭露岩性为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滑坡区段(K42+960—K43+070)范围内量测2组岩层产状,分别为 149°∠21°,160°∠18°。
边坡岩体垂直结构面较为发育,在滑坡右侧界K42+960一级坡面处(稳定地层),量得3组结构面:结构面①倾向252°,倾角近直立,较发育,平顺,贯通;结构面②产状290°∠84°,结构面平顺,发育;结构面③倾向173°,倾角近直立,平顺,较发育。切割关系为结构面①切结构面②和③。
经调查分析,对边坡稳定性不利的结构面主要为岩层面(149°~160°∠18~21°)。岩层走向与边坡小角度相交,边坡属顺层边坡。边坡岩体垂直结构面发育,滑坡左右侧壁及后壁均直立、平顺,表明滑坡周界依附垂直结构面生成。
1.4 气象水文
线路所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是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段,纬度较低,临近南海,形成夏日长、气温高、光照充分、雨量充沛、雨量集中的特点。年降雨量1 400 mm,多集中于夏秋季。
滑坡处于丘陵区,地下水主要赋存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随地形及季节有较大变化,一般埋深较大,仅坡脚偶尔有出露,涌水量小。
边坡滑动前2 d,滑坡区为降雨天气,现场调查期间(边坡滑动后3 d),边坡坡面较为潮湿,K43+140二级坡面出现渗水现象。
2 滑坡前边坡设计及施工情况
K42+960—K43+070段边坡以刷方为主:一级坡坡高10 m,坡率为1∶0.50;二、三级坡坡高均为10 m,坡率为1∶0.75;四级坡坡高3.2 m,坡率为1∶1.5。各级坡之间平台宽2 m。各级边坡未设防护工程。
K42+960—K43+070段边坡滑动前,已整体开挖至路基面。
3 滑坡变形特征
2013年6月19日晚,K42+960—K43+070段边坡突然发生整体滑动,滑体相对滑坡后缘下错3~5 m,向线路方向移动约10 m。
3.1 滑坡范围和规模
滑坡里程范围为K42+960—K43+070(见图2),宽约110 m,最后缘裂缝距原刷方坡脚水平距离约75 m,滑体最厚约18 m,平均厚度约12 m,目前滑体体积约14万m3,潜在滑体体积约11万m3。边坡前部滑体已整体滑动,后部滑体在前部滑体牵引作用下,后缘裂缝已贯通,处于不稳定状态。该滑坡属中型中层牵引式滑坡。
图2 滑坡体平面示意
3.2 滑坡后缘
如图3所示,滑坡后缘主裂缝高出路基面约35 m,远离路基面约40 m。后壁陡坎延伸约70 m,总体走向NE63°,下错4~7 m。陡坎近直立,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锯齿状,这主要是因为滑坡后壁依附于结构面形成。
调查时在滑坡后缘山体发现多条牵引贯通裂缝,最远一条距原刷方坡脚约75 m,裂缝宽5~7 cm,下错不明显。
图3 K43+000分析断面(Ⅰ-Ⅰ断面)
3.3 滑坡侧界
滑坡左侧界在K43+070处,依附结构面倾向为128°,近直立。滑坡右侧界在K42+960处,分布宽约1 m的条带状黄色泥质粉砂岩,岩质极软,破碎。该边坡坡向175°,滑坡滑动方向推测为153°,滑体有向小里程方向滑动趋势。K42+960处条带状黄色泥质粉砂岩岩质极软,边坡滑动的剪切挤压作用使其整体崩落;同时该条带状软岩的存在也起到阻隔作用,使滑坡无法向小里程方向发展。黄色泥质粉砂岩的分布带(依附于近直立贯通结构面,倾向252°)即为滑坡右侧界。
3.4 滑坡剪出口及滑面
滑坡前缘出口有两种:一是沿主滑带发育而成,属剪切破坏;二是滑坡推力挤压前部(抗滑段)土体,属挤压剪切破坏,形成新生剪出口[5]。
该滑坡为顺层滑坡,调查期间发现至少3层剪出口,均依附岩层结构面滑动:
1)第一层剪出口位于K42+970—K42+985段二级坡面,距一级平台垂直距离约1.5 m,延伸约15 m,为局部剪出口,属剪切破坏。
2)第二层剪出口位于一级坡面。从现状滑坡地貌看,滑坡分两块,左侧滑体(K43+015—K43+060)坡面整体崩塌,右侧滑体(K42+960—K43+015)仅局部崩塌。在K43+015坡脚处挖一探槽,发现右侧滑体的第二层滑面延伸至左侧滑块,证明K42+970—K43+070段边坡在深层为整体滑动。
该层剪出口沿层面发育生成,调查期间在剪出层面内发现泥质软弱夹层,在K42+960处开挖坡脚,第二层滑面从原刷方边坡一级坡面剪出,距原坡脚垂直距离3.8 m。第二层滑面具体形状如图3,所示K43+000分析断面即图2中Ⅰ-Ⅰ断面,方向153°。
3)第三层剪出口位于原刷方边坡一级坡面(见图3)。根据现场调查,原路基面未出现隆起或开裂现象,证明第三层滑面未发展至路基面以下;边坡坡脚处量测滑体相对于原刷方边坡整体平移5~7 m(K42+960处平移5.3 m)。在K42+960处挖一探槽,发现第三层滑面位于原刷方边坡一级坡面上,距离路基面垂直距离约1.5 m,说明第三层滑面应位于原刷方边坡坡面上。第三层滑面也沿层面发育生成,属剪切破坏。在K42+960处稳定滑床上量得滑面产状为153°∠19°,滑面可见清晰擦痕,指向152°。
3.5 主滑面
综上所述,该顺层滑坡有多层滑面,依附于不同层面。其中第三层滑面为主滑面,产状为153°∠19°。该滑面产状与滑坡区岩层产状(149~160°∠18~21°)一致;同时在第三层滑面上量得擦痕指向152°。综合地质调查结果,将边坡滑动方向确定为153°,滑面倾角19°。
4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1)该滑坡为顺层滑坡,有多层滑面,滑动方向为153°,滑面倾角19°。最深层滑面剪出口位于原刷方边坡一级坡面,距坡脚垂直距离为1.5 m。
2)边坡有向小里程方向滑动趋势。K43+040—K43+080段边坡较高,边坡由于前部岩体的滑动失去支撑,极易发生牵引滑动,是目前最危险地段。
3)降雨对坡体中软弱夹层的强度软化作用是滑坡重要诱因。
综合以上分析,该边坡坡体结构为顺坡层状边坡岩体结构,坡体中层间软弱夹层分布明显,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主要受其控制。边坡破坏模式为完全平面式顺层滑坡。形成机理:公路开挖使坡体内软弱夹层倾向临空;同时开挖易造成岩体松弛,诱发边坡岩体沿垂直结构面开裂。降雨极易沿裂隙下渗,渗入软弱夹层内,导致其强度大幅降低,最终诱发滑坡。
5 强度指标反算
强度指标反算以K43+000分析断面(断面走向与滑动方向一致,为153°)第三层滑动状态为依据。滑坡处于大动阶段,依据文献[5],安全系数 K=0.90~0.95。取K=0.90,c=10 kPa(c值参考当地经验选取),反算得出饱水状态层间软弱夹层强度φ=15.5°。此值可作为本条公路类似岩层地区顺层高边坡设计参考值。
6 治理措施建议
1)K42+960—K43+040段自然斜坡高度不大,具刷方条件。治理措施:在对滑体进行清方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坡高、放缓坡率,并加宽边坡平台的方法,将边坡整体坡率刷缓至小于滑面倾角(19°)。防治示意见图4(断面垂直线路)。
2)K42+960—K43+040段采用放坡处理,K43+080往大里程维持原坡形,K43+040—K43+080为坡形过渡段,以K43+060作为代表性断面(断面垂直线路)。
依据反算滑面强度指标(c=10 kPa,φ=15.5°),取安全系数K为1.2,计算K43+060设计断面(见图5)的滑坡推力为982 kN/m。依据滑坡推力计算结果,在断面设置9排5股15.4 mm预应力锚索,锚索水平距离3 m,长度以进入潜在滑面至少10 m控制。
图4 K43+020横断面设计(单位:m)
图5 K43+060横断面设计(单位:m)
3)完善边坡排水系统,刷方边坡顶设置截水沟,平台设排水沟,框架锚索内喷混植生,其余边坡采用骨架植草防护。
7 结论
1)针对高速公路滑坡病害,从工程地质、变形特征、气象等多方面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得出该滑坡为顺层滑坡,滑面有三层;而层间软弱夹层的软化则是边坡滑动的重要原因。
2)通过对层间软弱夹层抗剪强度指标的反算,得出该地区相似地层较合理的强度指标,可以作为该地区粉砂岩地层顺层高边坡的设计依据。
3)对滑坡形成机理的正确认识,是成功防治滑坡的前提。滑坡治理措施应在摸清滑坡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做到“对症下药”、“一次根治”。
[1]张玉芳,张从明,边坡病害治理工程效果评价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涂鹏飞,岑仲阳,余和元.马家沟滑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1(4):95-97.
[3]罗丽娟,赵法锁.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4):158-164.
[4]彭欢,黄帮芝,杨永.滑坡监测技术方法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6(1):45-50.
[5]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