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某油田精细地质研究

2014-05-03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测井砂岩标志

解 伟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国外某油田精细地质研究

解 伟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在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研究目的层裂缝的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受区域压扭作用影响,区域上发育北东和北西方向两组影响裂缝的地应力,形成了以北东方向为主的高角度裂缝。不同岩性储层裂缝发育也有差异,砂岩较砾岩裂缝发育。在利用岩芯和FMI资料描述分析裂缝的基础上,通过FMI刻度常规测井的方法分析裂缝发育段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特征,构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裂缝强度指示曲线。在地质认识基础上,建立了裂缝三维地质模型。

地层对比;裂缝强度指示曲线;三维地质模型;区域断裂

1 研究区概况

本油田自1976年开始就有勘探钻井,但一直没有取得进展。产层为古近系Em层及白垩系Kc层。截至目前,区内完钻直斜井17口,水平井13口。

2 地层特征

2.1 地层层序及含油层系

自下而上依次钻遇了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其中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古近系为主要含油层系。白垩系和上覆古近系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古近系Em和Ea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2.2 地层对比标志

经综合对比,目的层段确定5个地层对比标志,依此开展地层对比。其中对比标志1和对比标志2为辅助地层对比标志。目的层的地层对比标志主要为对比标志3-5。

对比标志3:为Em层顶部对比标志。由于该界面为区域上的平行不整合,上部Ea层为厚层的泥岩、砂质泥岩,下部Em层为砂泥岩组合,在电性上表现为Gr的突然降低和Rt等电阻曲线的快速抬升。

对比标志4:Em和Kc组的分界,为区域上的角度不整合,在多数井上表现为岩性突变。从电性上看,Kc组岩石密度较Em组大,自上而下表现为Gr的进一步降低和Rt等电阻曲线的抬升。

对比标志5:Kc组和下伏地层的分界,也是区域上的角度不整合。在构造高部位下伏地层为基底,岩性由砂砾岩和砂岩突变为火山岩,电性特征不明显,一般表现为Rt等电阻抬升。在构造低部位下伏地层为砂砾岩和砂岩组合,岩性同Kc组类似,但泥质含量明显升高;在电性上Kc组以齿状箱型为特征,但Gr和Rt曲线幅度变化不大,下伏地层曲线为高低起伏的齿状和指状,变化剧烈。

2.3 地层对比及划分

Em层为辫状河沉积体系,根据基准面升降可以将其划分为基准面上升体系域和基准面下降体系域。Kc层遭受剥蚀之后地层沉降、Em开始接受沉积,早期局部发育砾石沉积,受盆地沉降影响水体整体较深,呈现砂泥互层和泥包砂的沉积特征。Em沉积晚期构造运动趋缓,水体稳定、砂体发育。

在标志层的控制下,根据纵向上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特征,考虑油水层纵向分布特点,对研究区直井和斜井进行了地层对比和划分。Em层内部,自上而下发育A-D四个砂体。

从地层对比剖面上看,沿构造长轴方向,工区中部地层发育稳定,向南西和北东方向地层减薄,主要是受基底抬升影响,下部地层不发育,上部新地层直接超覆在基底和老地层之上。沿构造短轴,地层发育状况整体变化不大。中块地层发育完整,向北块高部位地层减薄。

Kc层内部以低Gr和高电阻、齿状不规则反射为特征;局部砂泥岩段呈齿状箱型和指状反射。结合纵向岩性发育特征和开发特点,Kc层作为一套层系,不再细分。

3 裂缝发育特征

3.1 裂缝产状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3口井共有218条裂缝,其中49条开启裂缝,开启缝所占比例约为1/4。裂缝倾角40°以上,以高角度缝为主。

由于天然裂缝是影响储层物性和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主要针对天然裂缝进行了分析。3口井的统计显示裂缝走向主要为南西-北东方向,其次为北西-南东方向,裂缝主要倾向为北西-南东方向,倾角集中在70°以上。

3.2 裂缝密度

各井FMI资料统计裂缝发育段:C5(砾岩):3293-3417,裂缝密度:0.07条/ft;B2(砂岩段):3273-3450,裂缝密度:0.16条/ft;E8(砂岩段):3158-3224,裂缝密度:0.17条/ft;A1:3375-3603(FMI未见裂缝)。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裂缝发育程度直接受岩相的影响:砂岩裂缝发育程度高,砾岩裂缝发育程度低。砂岩段的裂缝发育密度是砾岩段裂缝发育密度的2-3倍。

4 裂缝强度指示曲线的构建

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判别裂缝,无FMI的则根据成像刻度常规的方法,研究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特征,然后利用这些特征划分其它井的裂缝发育段,裂缝发育段在成像测井图像上显示为正弦波形,在常规测井资料上显示声波测井出现跳跃现象,密度降低,中子增大,电阻率降低,深、浅电阻率出现幅度差。

鉴于这个原理,通过“FMI刻度常规”的方法分析裂缝发育段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特征,构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裂缝强度指示曲线用于定量地识别裂缝发育段。见公式(1-1)所示:

RDS——裂缝强度指示曲线

Rt——深电阻率

Rxo——浅电阻率

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区内9口钻井的强度曲线,由于资料限制重构曲线不能定量描述裂缝发育的绝对特征,只是相对的、定性的指示某一井段裂缝的发育特征,以期为后期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5 三维地质建模

裂缝的定量表征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直观准确的了解裂缝发育特征还需要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从前人研究和目前的技术水平看,裂缝三维地质建模难度很大,对资料的精度和完整程度都要很高的要求。

通过FMI、岩芯、露头和区域资料获取裂缝的产状、密度等基础信息,利用FMI刻度常规曲线确定裂缝在三维空间的发育规律建立裂缝的骨架模型。并通过动态信息确定裂缝的开度、有效渗透率等参数,建立裂缝的属性模型。

解伟(1984-),男,山西运城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开发地质学及油藏描述工作。

猜你喜欢

测井砂岩标志
本期广告索引
干燥和饱水状态下砂岩力学特性试验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测井工作中存在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我国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中常见地质问题分析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陕北地区砂岩的技术指标特性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砂岩型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