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爱“失踪”
2014-05-02赵维莉
记者 赵维莉
别让父爱“失踪”
记者 赵维莉
《爸爸去哪儿》在这个夏天再次出发,有关于爸爸与孩子的话题再次被炒热,可是当我们关注电视里父亲与孩子亲密互动时,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的爸爸哪去了?青少教育专家禹春老师指出,父亲对教育和培养子女的作用重大并且不可替代。
尽可能多地参与家庭生活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父亲是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父亲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他们为让家人过得更舒适,在外拼搏奋斗,留给家人、尤其是留给孩子的时间更为有限。在父亲们看来,自己缺乏耐心、细心,脾气不好,因此陪伴孩子成长不如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但正是这种缺失成了孩子成长中的一种遗憾。对此,禹老师指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各位老爸不妨多多参与孩子们的成长,因为有你们的陪伴孩子可能会更聪明、大度。
诚如很多父亲所想,自己的性格可能不适合“带孩子”,但是禹老师指出,其实在生活中多多帮助你的妻子,也是一种对孩子爱的体现。“现在早已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但是很多家庭依旧是母亲在家务和子女养育上付出更多,很多父亲都以自己事业忙、工作压力大来逃避,这样就人为地减少了你在家庭的‘参与’时间。”其实,如果作为父亲,能更多地帮助妻子分担家庭中的重担,如最基本的家务,这样可以让对方轻松一些,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养育孩子。
此外,很多家长在一起生活多年,有了不用说话的默契,但是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一定要多多交流,只有夫妻双方经过协商取得一致共同教育,才能防止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的最佳教育效果。
别试图让孩子“进入”你的模式
中国有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尤其在有儿子的家庭中,父亲们更愿意端起架子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更渴望孩子能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但是禹老师却指出父亲更应该支持并鼓励孩子走他自己选择的路,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多数父母之所以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是希望子女将父母梦寐以求的理想变为现实。”所以,她建议父亲们不妨放下架子,多和孩子谈谈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就算他们说得不对或是太过理想,也不要打断,而是要一步一步地来帮助他们分析,让他们学会独立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对的。
“这样的交流中,父亲们就不要一味地给孩子描绘宏伟蓝图,而是应该不过分刻意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让他们可以提早地去了解这个社会的现实,不过要在讲述中让他们学会分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禹老师看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父亲都应该主动将真相告诉孩子,避免让孩子在道听途说中找不到方向。
给孩子更多的时间
在很多描写父爱的文学作品中,都称父爱是深沉的,但禹老师却说自己在与孩子们交流中,更多的孩子都希望“爸爸能对我说或向我表明他真的爱我”。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可以给他们信心与勇气,所以他们都希望父亲能把对自己的爱通过语言或行动表达出来。禹老师建议各位“不善表达”的父亲,如果对于张口表达有点害羞,不妨“退而求其次”,如把爱意留在便笺上、卡片上或写成字条放在孩子的书桌上等,给他一些爱的暗示,让爱化作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灌溉孩子的成长。
而除了“爱”之外,孩子们觉得父亲所给予更珍贵的可能就是时间。“忙工作、忙事业,似乎成了父亲缺席孩子成长的合理理由,但要知道父亲的陪伴对于孩子是尤为重要的。”禹老师强调,将一切可能的时间献给孩子,这并不意味着突然改变父亲们的生活规律,而是要更灵活地掌握时间,尽可能多和孩子相处,“你要经常拥抱孩子,鼓励他,并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多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除了聊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陪儿子踢踢球,和女儿一起去选条漂亮的裙子,甚至可以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加入兴趣小组或是某项活动的俱乐部,这样的亲子互动不单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同样也会让“日理万机”的爸爸得到片刻的休整。
最后,禹春老师建议各位父亲不妨多“学习”,“拿出一点你看报纸、看报告的时间,看看和孩子相关的书籍,多掌握一些与孩子教育相关的的理念和方法,更多地了解一些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她强调,与爸爸在一起才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而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剥夺”孩子们享受父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