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匿为名,社交应用的假面舞会
2014-04-30梁君艳李梦阳
梁君艳+李梦阳
还记得美剧《绯闻女孩》里的Gossip girl吗?她是曼哈顿上东区最神秘的人物,也是了解上流贵族巨细无遗生活的唯一来源,且拥有一众随时随地为她提供八卦消息的公子哥千金女。
这位著名的散播八卦匿名者,常常躲在上东区某个角落,轻松敲击发送键,上流精英们的丑闻即在曼哈顿的上流圈层流传开来。
在那片名流聚集的领地,Gossip girl备受追捧,喜好八卦的人们,每夜都在等待爆料:富家女嗑药、好友劈腿、3P大战、父母婚外情……
现在,这位荧幕上的Gossip girl正走进你我的生活圈,化身为你我朋友圈内各类人事的爆料者。
3月25日,中国上线了首款熟人匿名社交App“秘密”,它以反潮流的方式迅速在朋友圈流传。
打开“秘密”,人们迅速进入了一个刺激的冒险旅程:黄晓明竟然恋上了新助理?隔壁的帅哥竟然有内衣收藏癖?自己的上司竟然在偷偷贩毒……
在“秘密”系统中,人们通过获取秘密获得快感,同时也时刻提防自己的秘密被熟人发现,刺激的快感与担心的恐惧同在。
“秘密”开发者林承仁告诉《博客天下》,中国人习惯说客套话,而在匿名状态下,熟人之间少了来自身份、关系、人情等等方面的顾忌,可以敞开心扉表达心声。
“秘密”无疑试图揭开人们埋藏在心中最底层的隐秘故事。
它在苹果App Store上线的次日,蹿至社交应用榜第一名,一度将腾讯微信、新浪微博等热门社交应用甩在其后,这是一个匿名社交应用逆袭的时代。
中国“秘密”仿照美国Secret而生,后者于今年2月上线。Secret目前已获得86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其整体估值超过4000万美元。而在Secret之前,美国匿名社交应用Whisper早于2012年 4 月上线,亦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其总融资额达 5400 万美元,公司估值近 2 亿美元。
一时间,匿名社交应用成为美国资本市场青睐的宠儿,打破了实名社交应用独霸天下的市场版图。在匿名社交应用出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名是社交应用的流行风潮,大的社交网站鼓励用户标明身份而不是隐藏身份。
《Facebook效应》作者大卫·科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曾指出,实名制是Facebook成功的关键,这使得Facebook拥有了Twitter和其他社交网站不具备的特征。
Google也是实名制的坚定支持者,在强烈的反对声中,Google+上仍推崇实名制。
Twitter虽不要求使用实名,但它仍在意名声和影响力,通过你的标签你的资料,可辨识出你是谁。总之,无论是在Facebook、Google+,还是Twitter,你通常知道你在和谁交谈,和谁互动,即便你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实名的好处是,人们社交中发布言论会更加谨慎和克制,并要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而站在社交网站的广告运营角度来看,实名制的益处是,能获知用户的真实资料和数据,从而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准确定位广告。
在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看来,“世界的透明度将不允许一个人拥有双重身份”。他认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彻底地透明,人们想把职场生活和私生活分开将是不可能的,因为关于一个人的信息会在各种场合传播。
现在一部分人正选择逃离Facebook或类似的实名社交网络。他们逃离实名社交网络的部分原因,是疲于在虚拟世界展现一个并不接近真实的自我,累于应对众人的窥视目光。
技术的迭代更新,使得人们在越来越互联的世界生存,各类人际联系显得越来越便利,但在个人信息秒速就能被复制分享的世界里,人们似乎又感觉不安,自从2013年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监听的“棱镜门”事件出现后,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的这种不安感,可能越发明显,个人及商业数据似乎都存在无法预知的风险。
但匿名的属性,由于缺乏道德的约束,造谣、中伤似乎又变得没有成本,隐私也难以保障。
而在这些“秘密”社区里,大家可随时随地爆料而无需暴露自我身份。
言说者没有名字,不用填写资料,也无需上传头像。人人如同戴了盖吉斯之戒(柏拉图《理想国》里具有隐身功能的戒指),你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清楚你说谁。
互联网上的匿名社交应用并非新事物,它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人们可通过BBS用匿名身份发帖。
与早期的匿名社交应用不同的是,如今“秘密”类应用构筑的社区,一开始就建立在熟人圈上,这个社区的成员源自手机通讯录自动导入的联系人名单。
看起来这更加刺激。在“秘密”虚拟社区里散播秘密和接收秘密的人,在线下都是熟人关系。在这个熟人圈子里,你也许猜得出谁是谁,但你又猜不准谁是谁,你也许可判定何真何假,但你又判不准孰真孰假……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兴奋又抓狂的暗室。
“秘密”搭建的这个暗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让人似曾相识。早在2010年4月,新浪微博平台曾上线过类似于匿名社交应用的微博账号“树洞机器人”。
这个账号旨在给人们诉说和分享秘密提供匿名的安全空间,“树洞机器人”相当于“秘密”集散地—用户把“秘密”告诉“树洞机器人”,“树洞机器人”再将秘密分享给其他人。
“树洞机器人”曾吸引近20万粉丝,收集并发布的“秘密”近10万条。
为了保证系统健康运行,“树洞机器人”会设置关键词过滤系统“吞掉”不良内容,但这无法让其免于灾难,一些侵犯隐私的不当言论仍旧被释放出来。“树洞机器人”上线一年左右,被新浪叫停。
在“秘密”开发者林承仁看来,与“树洞机器人”相比,在“秘密”这类应用上发布的信息,可确保能被朋友倾听到,发帖人往往能收到朋友的回音,而不是让信息石沉大海。
不过,匿名社交应用的开发者必须不断在信息控制与失控两者间寻求平衡,而这种平衡的拿捏很难把握。
一个失控的案例是,美国大学生八卦网站JuicyCampus.com运营两年即主动宣停。这是一家专供大学生匿名爆料同学八卦的网站,网站创办于2007年,口号为“永远匿名,八卦不止”,眼花缭乱的爆料里,不少冒犯言论包括性史、涉毒和暴力威胁言论等不断冒出,网站里甚至还出现不少捏造轶事以及网络欺凌事件。在学生与家长的忧心忡忡和抗议下,这家有些“失控”的网站最终走向了关停命运。
一直以来,社会对匿名和实名持有两派不同的意见。支持匿名者认为,这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言论自由;而支持实名者认为,这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个人隐私,这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为保障这个系统健康存活而不触碰管制红线,林承仁规定,“秘密”不允许发布政治类言论。
危害社会稳定的内容和色情内容,以及点名恶意人身攻击的内容,也不被“秘密”允许,一旦发现,“秘密”将会做出警告甚至直接给与封禁处理。
“秘密”的运营团队目前约有40人,审核帖子是这个团队的日常工作。“我们会逐一逐一审核”,林承仁表示,其团队有着良好的大数据挖掘技术积淀,会先利用机器过滤做一遍审核,然后再进行人工审核,一旦碰到不合适的言论,他们将直接删除,“我们不会出现美国那种类似网络欺凌的现象。”
为了消除用户使用匿名的不安感,林承仁和他的团队试图从技术上取得突破。他说,涉及用户的敏感信息部分,比如通讯录和密码,会经过单向加密以及加盐处理,以保证个人数据即便被盗了也无法被人解密。
对于用电话号码注册会泄露隐私的担心,林承仁回应称,这些号码在后台会转化成代号,任何人都看不到电话号码,用电话号码注册的唯一用途是为了联结通讯录名单,建立朋友圈。
“秘密”也为用户提供客户端上的一键擦除功能,可以清除发帖痕迹。但有关“秘密”有安全漏洞的言论仍在流传。
林承仁告诉《博客天下》,说“秘密”有安全漏洞都是造谣,在现有技术状态下,就连他自己都无法查出帖子究竟是谁所发。
林承仁说,实名社交应用和匿名社交应用在很长时间段都会共存,他也不期待“秘密”产品能满足所有用户。在目前这个“秘密”社区里,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情感话题,而举报最多的内容是恶意中伤内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