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特富矿分布特征及成因
2014-04-30高亚林等
高亚林等
摘 要:块状特富矿是深部熔离贯入型矿石的典型代表。通过地质模型来直观了解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块状特富矿的空间分布:平面上分布于Ⅱ矿区33~41行之间,垂直方向上分布于1 150~1 500 m标高范围内;根据其与Ⅱ矿区Ⅱ-②矿体的超基性岩的空间关系,将块状特富矿划分为岩体内部型和岩体边部型。通过对块状特富矿及其附近细脉浸染状矿的矿物成分测试,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由98%以上的金属硫化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其中,镍黄铁矿较发育,没有方黄铜矿;矿石中的磁黄铁矿均为单斜晶系,说明特富矿晶出温度很低,为100 ℃~320 ℃。首次对金川各类矿石中长石或石英进行液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证明其成矿期晚于其他深部熔离贯入型岩浆矿体。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期次、控矿因素、成矿标志等的研究,指出块状特富矿分布受构造控制,与细脉浸染状矿石、含矿化辉绿岩脉密切相关,并认为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或含矿化辉绿岩脉产出的部位是寻找块状特富矿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铜镍硫化物矿床;块状特富矿;矿石特征;磁黄铁矿;成矿机理;深部熔离;金川
中图分类号:P618.41;P611.1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金川硫化镍铜矿床是全球最大的3个硫化镍矿之一[1-9],是中国最大的镍资源和生产基地。自1958年发现至今,经过50多年开采,浅部高品位的特富矿[10-17]和富矿已逐渐消耗。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和采矿成本的增加,寻找一定规模富矿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寻找深部熔离贯入型矿石的典型代表——块状特富矿更加紧迫[11]。金川特富矿是按最低工业指标(Ni品位(质量分数,下同)大于等于3.0%)来划分的,半自形粒状或脉状结构,致密块状或半块状构造[10,12],矿石组分90%以上为含铜和镍的金属硫化物,脉石矿物组分非常少,其符号为S-A。此类矿石经单独回采后,直接进冶炼厂进行提炼,不需经选矿环节,可以节约大量选矿成本,经济价值高。前人对金川特富矿石进行了矿物测试、空间分布规律、矿体形态等研究,指出特富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镍黄铁矿、雌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矿体主要呈大脉状或透镜状[18-21];与其他矿石类型进行对比[22-26],认为特富矿石来自于深部熔离贯入的最后一期矿浆[27-31],其形成与构造(或前期岩浆通道)有密切关系[24,32-37]。但这些研究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并不全面。基于此,笔者就金川特富矿开展了系统性综合研究。首次通过Surpac软件来直观了解金川矿床中特富矿石的空间分布,总结其分布特征;通过岩矿测试来查明其结构、构造、金属矿物成分等;首次对各类型矿石中的长石、石英等矿物进行包裹体测试(特富矿石与其他类型矿石成矿温度、盐度及静压力)来了解不同矿石的地球化学特性;最后,从物质来源、成矿温度、成矿期次、与构造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其成矿机理。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来总结金川特富矿石的成因、分布规律和典型找矿标志,来更好服务矿山生产和地质找矿工作。
1 金川矿床地质概况
金川含矿超基性岩体产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地块西南边缘龙首山隆起带的东南端北侧(图1)。岩体沿走向长约6 500 m,宽20~527 m,地表出露面积1.34 km2,总体走向NW50°,倾向SW,倾角50°~80°,延深数百至上千米。金川Ni-Cu硫化物矿床几乎全部产于岩体内,地表矿化仅在Ⅰ矿区有出露。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白家嘴子组蛇纹石化白云质大理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片麻岩、条带状混合岩等深变质岩,走向NW35°,倾向SW,倾角40°~70°。
矿区内断层和节理发育,岩矿破碎,主要断层有F1、F8、F17、F23、F16、F16-1等。其中,F17断层走向NE50°,倾向SE,倾角70°,具有张扭性质,该断层错断Ⅱ-②岩体和矿体,在其东、西两侧均赋存一定规模的块状特富矿体。
金川含矿超基性岩主要为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和辉石岩。金川岩体为一复式侵入体,划分为4期侵入相:第1期为中细粒含二辉橄榄岩和橄榄二辉岩,主要产于Ⅰ、Ⅱ矿区侵入体西南侧,产有由星点状、局部海绵状矿石构成的悬浮状、透镜状贫矿体;第2期为中粗粒含二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是金川岩体的主体(其体积占金川含矿超基性岩体的67.7%),在整个矿区均有分布,产有规模较大的由星点状、斑杂状和局部海绵状矿石构成的透镜状、板状和似层状贫矿体;第3期为中粒硫化物纯橄榄岩相,主要分布于Ⅰ、Ⅱ矿区岩体下部,该岩相绝大部分由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半海绵状为次的富矿石组成;第4期是指沿岩体原生构造裂隙和其他构造裂隙贯入的块状金属硫化物矿石,侵入时即为硫化物矿浆[1-2]。一般同一期次的各岩类间为渐变过渡关系,而不同期次间的接触界线则是突变的。因此,块状特富矿、海绵陨铁状矿石和贫矿石分别限定在不同期次的侵入相中[9]。
2.1 岩体内部特富矿
岩体内部特富矿主要分布于Ⅱ矿区35~40行、1 175~1 285 m标高范围内,其形态复杂多变,由3条脉体构成,呈漏斗状或大脉状产出。矿体长225 m,延深35~95 m,水平厚1~70 m。其总体走向NW,倾向SW,倾角30°~80°,局部反倾;矿体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质量分数,下同)为265%、784%。在Ⅱ矿区39行附近的特富矿体分布于岩体下盘与岩体围岩接触带的内侧,其余地段分布于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体内的原生裂隙构造中;特富矿体与富矿(贫矿)之间的接触界线明显。岩体内部常见有超基性岩型富(贫)矿石、超基性岩、大理岩及边缘片岩的捕掳体,而未见辉绿岩的捕掳体;相反,在Ⅱ矿区39行以东的辉绿岩中,常见有特富矿的捕掳体。这说明特富矿的形成时代介于超基性岩型富(贫)矿体与后期辉绿岩脉之间。另一方面,根据岩体内部特富矿不同标高、不同行线的样品分析,发现在同一标高上特富矿石的镍品位自东向西逐渐降低,在不同标高上靠近F17断层的部位(39行)特富矿石的镍品位自下向上也在降低,说明特富矿浆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运移的(表1)。
2.2 岩体边部特富矿
岩体边部特富矿的容矿场所主要为超基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部分地段穿插于超基性岩体内部或围岩中,总体产状与接触带基本相同,呈脉状。根据赋存部位(岩体上、下盘)可分为两类:上盘特富矿和下盘特富矿。
上盘特富矿呈脉状分布于Ⅱ矿区33~36行、1 220~1 350 m标高范围内,长25~100 m,延伸30~110 m,最大水平厚度14 m。其主要赋存于岩体上盘与围岩接触带,局部穿插进围岩体内部,走向与主矿体一致,呈NW向,倾向SW或NE,倾角70°~90°,沿走向与倾向均有明显的膨缩变化,矿体中间低凹[图3(a)],东、西两端高翘,高低差50~85 m;全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为267%、735%。岩体内部常见有超基性岩型富(贫)矿石及混合岩的捕掳体,说明上盘特富矿的形成时代也介于超基性岩型富(贫)矿体与后期辉绿岩脉之间。特富矿浆也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运移的。
下盘特富矿呈脉状分布于Ⅱ矿区33~38行、1 350~1 500 m标高范围内。矿体形态规整,主要呈透镜状,沿主矿体下盘就地熔离型贫矿与岩体围岩接触带的内侧产出,东高西低。其主要赋存于岩体下盘与围岩接触带,走向与主矿体一致,呈NW向,倾向SW,倾角50°~70°,走向长40~70 m,最大水平厚度13 m,沿走向和倾向膨缩变化较小,全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为221%、653%。根据实际编录及观察,下盘特富矿附近的辉绿岩至少有2期:一期辉绿岩形成于特富矿以前;另一期辉绿岩形成于特富矿以后。特富矿浆的运移方向还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
2.3 特富矿分布特征
(1)产出部位:岩体下、上盘与岩体围岩接触带内侧,或岩体内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中原生裂隙构造中,局部插入岩体围岩中。
(2)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形态多为透镜状、大脉状、漏斗状等;沿走向和倾向膨缩变化明显;规模不等,长几十米至200多米,厚1~14 m,延深几十米至100多米;总体产状与岩体和(或)主矿体基本一致,倾角较陡,局部反倾。
(3)矿体内常见就地熔离型贫矿、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超基性岩和脉岩的捕掳体。
综上所述,块状特富矿体的形成晚于含矿超基性岩体、就地熔离型贫矿、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和深部熔离贯入型富铜矿,其形成与构造裂隙性质密切相关。
3 块状特富矿石特征
3.1 含矿岩石及脉岩
块状特富矿主要赋存于蚀变大理岩、混合岩、超基性岩(次闪石蛇纹石片岩、纯橄榄岩、含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含斜长二辉橄榄岩)、搓碎带中构造片岩。脉岩主要为辉绿岩,块状片状构造,辉绿结构,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含少量钛铁矿、金属硫化物。岩体内部块状特富矿多与细脉浸染型贫矿伴生,少数与富矿伴生,但后者规模往往较大,其金属硫化物矿物细脉从特富矿向富矿逐渐由多变少。
3.2 矿石结构、构造
块状特富矿的主要结构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他形不等粒晶粒结构、海绵晶铁结构、脉状穿插结构、脉状充填结构、梳状结构等。其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图4(a)]、半块状构造、脉块状构造、半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等[12]。其中,半自形晶粒结构和块状构造为特富矿矿石的典型组构,其成因系岩浆熔离分异作用非常充分、硫化物溶液高度富集、再沿构造裂隙贯入所致。
5.5 找矿标志
细脉浸染状贫矿与块状特富矿关系密切。细脉浸染状贫矿石的含矿母岩主要是混合岩,特富矿伴生和胶结的脉石矿物和捕掳体也正是混合岩成分。因此,细脉浸染状贫矿的岩浆与特富矿浆同期,可能为特富矿浆的前导性物质,其流体中气液成分较多,挥发分亦多,贯入后易与前期超基性岩体、混合岩和大理岩等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这也是造成细脉浸染状贫矿石的含矿母岩复杂的原因之一。另外,特富矿浆后期贯入后也可充填至前期形成的深部熔离贯入型矿体中裂隙发育部位,形成和发育黄铜矿、黄铁矿细脉,因此,细脉浸染状贫(富)矿石的出现可以作为块状特富矿的找矿标志之一。
本次采集的3件辉绿岩样品都有不同程度的矿化。从特富矿与辉绿岩脉的空间关系和物质组成来看,特富矿体与侵入超基性岩体的辉绿岩脉关系密切,并相伴产出。受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超基性岩会先于金属硫化物结晶分异。不同阶段岩浆房的岩浆分异[37]都会或多或少衍生诸如辉长岩或辉绿岩等基性岩;尤其是富含特富矿浆的岩浆分异,产生相对更多的基性岩衍生物质,这些基性岩与特富矿浆同期相伴贯入。一般来说,由于岩浆房中硫化物比例较低,岩浆分异早期产生的辉绿岩很少有铜镍金属硫化物;在岩浆分异晚期,其富含铜镍硫化物的岩浆房(主要为矿浆),这时产生的辉绿岩中会伴有少量铜镍金属硫化物。因此,含矿化辉绿岩也是寻找块状特富矿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寻找块状特富矿应在细脉浸染状贫矿石附近,尤其是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产出的部位是找矿的重点区域。
6 结 语
(1) 通过模型直观查明块状特富矿的空间分布范围和特征,明确提出了将块状特富矿分为岩体内部型和岩体边部型。
(2)块状特富矿来源于熔离分异作用非常充分的矿浆,是金川铜镍硫化物岩浆最后一期成矿的产物;其结晶温度较低,在100 ℃~320 ℃范围内。
(3)块状特富矿由98%以上的金属硫化物和少量硅酸盐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没有方黄铜矿。其中,磁黄铁矿均系单斜磁黄铁矿,无六方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非常发育。
(4)块状特富矿与细脉浸染状矿石、含矿化辉绿岩脉密切相关,特富矿浆常常沿前期形成的矿岩接触带、发育的裂隙和节理、NE向深大断裂等软弱结构面贯入成矿。应在细脉浸染状贫矿石和含矿化辉绿岩脉附近寻找特富矿,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产出的部位和含矿化辉绿岩脉附近是找矿的重点区域。
成文中得到房国顺、陈兴义高级工程师的细心指导以及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2 岩体边部特富矿
岩体边部特富矿的容矿场所主要为超基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部分地段穿插于超基性岩体内部或围岩中,总体产状与接触带基本相同,呈脉状。根据赋存部位(岩体上、下盘)可分为两类:上盘特富矿和下盘特富矿。
上盘特富矿呈脉状分布于Ⅱ矿区33~36行、1 220~1 350 m标高范围内,长25~100 m,延伸30~110 m,最大水平厚度14 m。其主要赋存于岩体上盘与围岩接触带,局部穿插进围岩体内部,走向与主矿体一致,呈NW向,倾向SW或NE,倾角70°~90°,沿走向与倾向均有明显的膨缩变化,矿体中间低凹[图3(a)],东、西两端高翘,高低差50~85 m;全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为267%、735%。岩体内部常见有超基性岩型富(贫)矿石及混合岩的捕掳体,说明上盘特富矿的形成时代也介于超基性岩型富(贫)矿体与后期辉绿岩脉之间。特富矿浆也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运移的。
下盘特富矿呈脉状分布于Ⅱ矿区33~38行、1 350~1 500 m标高范围内。矿体形态规整,主要呈透镜状,沿主矿体下盘就地熔离型贫矿与岩体围岩接触带的内侧产出,东高西低。其主要赋存于岩体下盘与围岩接触带,走向与主矿体一致,呈NW向,倾向SW,倾角50°~70°,走向长40~70 m,最大水平厚度13 m,沿走向和倾向膨缩变化较小,全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为221%、653%。根据实际编录及观察,下盘特富矿附近的辉绿岩至少有2期:一期辉绿岩形成于特富矿以前;另一期辉绿岩形成于特富矿以后。特富矿浆的运移方向还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
2.3 特富矿分布特征
(1)产出部位:岩体下、上盘与岩体围岩接触带内侧,或岩体内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中原生裂隙构造中,局部插入岩体围岩中。
(2)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形态多为透镜状、大脉状、漏斗状等;沿走向和倾向膨缩变化明显;规模不等,长几十米至200多米,厚1~14 m,延深几十米至100多米;总体产状与岩体和(或)主矿体基本一致,倾角较陡,局部反倾。
(3)矿体内常见就地熔离型贫矿、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超基性岩和脉岩的捕掳体。
综上所述,块状特富矿体的形成晚于含矿超基性岩体、就地熔离型贫矿、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和深部熔离贯入型富铜矿,其形成与构造裂隙性质密切相关。
3 块状特富矿石特征
3.1 含矿岩石及脉岩
块状特富矿主要赋存于蚀变大理岩、混合岩、超基性岩(次闪石蛇纹石片岩、纯橄榄岩、含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含斜长二辉橄榄岩)、搓碎带中构造片岩。脉岩主要为辉绿岩,块状片状构造,辉绿结构,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含少量钛铁矿、金属硫化物。岩体内部块状特富矿多与细脉浸染型贫矿伴生,少数与富矿伴生,但后者规模往往较大,其金属硫化物矿物细脉从特富矿向富矿逐渐由多变少。
3.2 矿石结构、构造
块状特富矿的主要结构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他形不等粒晶粒结构、海绵晶铁结构、脉状穿插结构、脉状充填结构、梳状结构等。其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图4(a)]、半块状构造、脉块状构造、半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等[12]。其中,半自形晶粒结构和块状构造为特富矿矿石的典型组构,其成因系岩浆熔离分异作用非常充分、硫化物溶液高度富集、再沿构造裂隙贯入所致。
5.5 找矿标志
细脉浸染状贫矿与块状特富矿关系密切。细脉浸染状贫矿石的含矿母岩主要是混合岩,特富矿伴生和胶结的脉石矿物和捕掳体也正是混合岩成分。因此,细脉浸染状贫矿的岩浆与特富矿浆同期,可能为特富矿浆的前导性物质,其流体中气液成分较多,挥发分亦多,贯入后易与前期超基性岩体、混合岩和大理岩等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这也是造成细脉浸染状贫矿石的含矿母岩复杂的原因之一。另外,特富矿浆后期贯入后也可充填至前期形成的深部熔离贯入型矿体中裂隙发育部位,形成和发育黄铜矿、黄铁矿细脉,因此,细脉浸染状贫(富)矿石的出现可以作为块状特富矿的找矿标志之一。
本次采集的3件辉绿岩样品都有不同程度的矿化。从特富矿与辉绿岩脉的空间关系和物质组成来看,特富矿体与侵入超基性岩体的辉绿岩脉关系密切,并相伴产出。受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超基性岩会先于金属硫化物结晶分异。不同阶段岩浆房的岩浆分异[37]都会或多或少衍生诸如辉长岩或辉绿岩等基性岩;尤其是富含特富矿浆的岩浆分异,产生相对更多的基性岩衍生物质,这些基性岩与特富矿浆同期相伴贯入。一般来说,由于岩浆房中硫化物比例较低,岩浆分异早期产生的辉绿岩很少有铜镍金属硫化物;在岩浆分异晚期,其富含铜镍硫化物的岩浆房(主要为矿浆),这时产生的辉绿岩中会伴有少量铜镍金属硫化物。因此,含矿化辉绿岩也是寻找块状特富矿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寻找块状特富矿应在细脉浸染状贫矿石附近,尤其是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产出的部位是找矿的重点区域。
6 结 语
(1) 通过模型直观查明块状特富矿的空间分布范围和特征,明确提出了将块状特富矿分为岩体内部型和岩体边部型。
(2)块状特富矿来源于熔离分异作用非常充分的矿浆,是金川铜镍硫化物岩浆最后一期成矿的产物;其结晶温度较低,在100 ℃~320 ℃范围内。
(3)块状特富矿由98%以上的金属硫化物和少量硅酸盐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没有方黄铜矿。其中,磁黄铁矿均系单斜磁黄铁矿,无六方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非常发育。
(4)块状特富矿与细脉浸染状矿石、含矿化辉绿岩脉密切相关,特富矿浆常常沿前期形成的矿岩接触带、发育的裂隙和节理、NE向深大断裂等软弱结构面贯入成矿。应在细脉浸染状贫矿石和含矿化辉绿岩脉附近寻找特富矿,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产出的部位和含矿化辉绿岩脉附近是找矿的重点区域。
成文中得到房国顺、陈兴义高级工程师的细心指导以及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2 岩体边部特富矿
岩体边部特富矿的容矿场所主要为超基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部分地段穿插于超基性岩体内部或围岩中,总体产状与接触带基本相同,呈脉状。根据赋存部位(岩体上、下盘)可分为两类:上盘特富矿和下盘特富矿。
上盘特富矿呈脉状分布于Ⅱ矿区33~36行、1 220~1 350 m标高范围内,长25~100 m,延伸30~110 m,最大水平厚度14 m。其主要赋存于岩体上盘与围岩接触带,局部穿插进围岩体内部,走向与主矿体一致,呈NW向,倾向SW或NE,倾角70°~90°,沿走向与倾向均有明显的膨缩变化,矿体中间低凹[图3(a)],东、西两端高翘,高低差50~85 m;全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为267%、735%。岩体内部常见有超基性岩型富(贫)矿石及混合岩的捕掳体,说明上盘特富矿的形成时代也介于超基性岩型富(贫)矿体与后期辉绿岩脉之间。特富矿浆也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运移的。
下盘特富矿呈脉状分布于Ⅱ矿区33~38行、1 350~1 500 m标高范围内。矿体形态规整,主要呈透镜状,沿主矿体下盘就地熔离型贫矿与岩体围岩接触带的内侧产出,东高西低。其主要赋存于岩体下盘与围岩接触带,走向与主矿体一致,呈NW向,倾向SW,倾角50°~70°,走向长40~70 m,最大水平厚度13 m,沿走向和倾向膨缩变化较小,全部由块状矿石组成,Cu、Ni平均品位为221%、653%。根据实际编录及观察,下盘特富矿附近的辉绿岩至少有2期:一期辉绿岩形成于特富矿以前;另一期辉绿岩形成于特富矿以后。特富矿浆的运移方向还是自下向上、自东向西。
2.3 特富矿分布特征
(1)产出部位:岩体下、上盘与岩体围岩接触带内侧,或岩体内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中原生裂隙构造中,局部插入岩体围岩中。
(2)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形态多为透镜状、大脉状、漏斗状等;沿走向和倾向膨缩变化明显;规模不等,长几十米至200多米,厚1~14 m,延深几十米至100多米;总体产状与岩体和(或)主矿体基本一致,倾角较陡,局部反倾。
(3)矿体内常见就地熔离型贫矿、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超基性岩和脉岩的捕掳体。
综上所述,块状特富矿体的形成晚于含矿超基性岩体、就地熔离型贫矿、深部熔离贯入型富矿和深部熔离贯入型富铜矿,其形成与构造裂隙性质密切相关。
3 块状特富矿石特征
3.1 含矿岩石及脉岩
块状特富矿主要赋存于蚀变大理岩、混合岩、超基性岩(次闪石蛇纹石片岩、纯橄榄岩、含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含斜长二辉橄榄岩)、搓碎带中构造片岩。脉岩主要为辉绿岩,块状片状构造,辉绿结构,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含少量钛铁矿、金属硫化物。岩体内部块状特富矿多与细脉浸染型贫矿伴生,少数与富矿伴生,但后者规模往往较大,其金属硫化物矿物细脉从特富矿向富矿逐渐由多变少。
3.2 矿石结构、构造
块状特富矿的主要结构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他形不等粒晶粒结构、海绵晶铁结构、脉状穿插结构、脉状充填结构、梳状结构等。其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图4(a)]、半块状构造、脉块状构造、半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等[12]。其中,半自形晶粒结构和块状构造为特富矿矿石的典型组构,其成因系岩浆熔离分异作用非常充分、硫化物溶液高度富集、再沿构造裂隙贯入所致。
5.5 找矿标志
细脉浸染状贫矿与块状特富矿关系密切。细脉浸染状贫矿石的含矿母岩主要是混合岩,特富矿伴生和胶结的脉石矿物和捕掳体也正是混合岩成分。因此,细脉浸染状贫矿的岩浆与特富矿浆同期,可能为特富矿浆的前导性物质,其流体中气液成分较多,挥发分亦多,贯入后易与前期超基性岩体、混合岩和大理岩等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这也是造成细脉浸染状贫矿石的含矿母岩复杂的原因之一。另外,特富矿浆后期贯入后也可充填至前期形成的深部熔离贯入型矿体中裂隙发育部位,形成和发育黄铜矿、黄铁矿细脉,因此,细脉浸染状贫(富)矿石的出现可以作为块状特富矿的找矿标志之一。
本次采集的3件辉绿岩样品都有不同程度的矿化。从特富矿与辉绿岩脉的空间关系和物质组成来看,特富矿体与侵入超基性岩体的辉绿岩脉关系密切,并相伴产出。受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超基性岩会先于金属硫化物结晶分异。不同阶段岩浆房的岩浆分异[37]都会或多或少衍生诸如辉长岩或辉绿岩等基性岩;尤其是富含特富矿浆的岩浆分异,产生相对更多的基性岩衍生物质,这些基性岩与特富矿浆同期相伴贯入。一般来说,由于岩浆房中硫化物比例较低,岩浆分异早期产生的辉绿岩很少有铜镍金属硫化物;在岩浆分异晚期,其富含铜镍硫化物的岩浆房(主要为矿浆),这时产生的辉绿岩中会伴有少量铜镍金属硫化物。因此,含矿化辉绿岩也是寻找块状特富矿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寻找块状特富矿应在细脉浸染状贫矿石附近,尤其是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产出的部位是找矿的重点区域。
6 结 语
(1) 通过模型直观查明块状特富矿的空间分布范围和特征,明确提出了将块状特富矿分为岩体内部型和岩体边部型。
(2)块状特富矿来源于熔离分异作用非常充分的矿浆,是金川铜镍硫化物岩浆最后一期成矿的产物;其结晶温度较低,在100 ℃~320 ℃范围内。
(3)块状特富矿由98%以上的金属硫化物和少量硅酸盐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没有方黄铜矿。其中,磁黄铁矿均系单斜磁黄铁矿,无六方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非常发育。
(4)块状特富矿与细脉浸染状矿石、含矿化辉绿岩脉密切相关,特富矿浆常常沿前期形成的矿岩接触带、发育的裂隙和节理、NE向深大断裂等软弱结构面贯入成矿。应在细脉浸染状贫矿石和含矿化辉绿岩脉附近寻找特富矿,NE向平推断层发育且有细脉浸染状矿石产出的部位和含矿化辉绿岩脉附近是找矿的重点区域。
成文中得到房国顺、陈兴义高级工程师的细心指导以及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