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化学实验强化教学体验

2014-04-30张伟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积极性化学实验教学

张伟芳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堂实践活动.化学实验巧妙地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体现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目前的沪教版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存在者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内容

1.强化物质性质的教学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物质性质的教学,摆脱以往只注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层面,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记忆和应用,进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巧妙运用.

2.注重预习工作

在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避免学生由于对内容不熟悉,在实验过程中处于茫然的境地,进而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实验效果.

3.注重操作步骤的规范

化学实验的具体操作一定要做到谨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假如不按照实验步骤规范操作,将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进而使得实验失去意义,严重的可能导致人身和财产的损失.严格按照操作步骤的要求进行实验,并不是要求学生呆板、机械地做实验,而是在做实验时,对于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灵活掌握.

4.仔细对待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仔细观察

在做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态度不认真,最终导致得不出实验结果或者得到与实际不相符的结果,进而对于实验数据进行伪造、拼凑.遇到实验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的情况时,学生应想到一些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而获得进步.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实验想象,要仔细透彻地观察分析,用专业的化学术语进行描述,并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等.

二、改进初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手段

1.创设实验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重视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进而不能够使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观察,积极为学生创设实验氛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一旦对某一方面产生学习兴趣,将会去积极探索.在这种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自主进行化学实验活动,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培养化学实验的爱好,并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初中化学课本中所涉及的实验有:白纸上出现红字、魔棒酒精灯和手帕烧不坏等.上述实验均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演示化学实验,可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后,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和经验进行实验操作,进而能亲身体会实验带来的乐趣,课堂气氛可以得到充分调动.鉴于化学实验的诸多优势,教师要注重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升化学教学水平.

2.结合生活实践,强化创新

在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化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创新,不只是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而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且相对自由的化学学习氛围,彻底摆脱以往化学课堂枯燥的教学模式.化学教学不能单单只停留在课上,教师还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进生活和社会,积极地对化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此外,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氛围,当学生陷入困境时给予其帮助和支持.贴近生活的化学实践,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对于化学的学习和理解,不能仅听留在课堂和实验室,而是要贴近生活,有所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培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教师应做到:(1)安排学生熟悉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和具体操作等;(2)安排学生熟悉和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过滤、蒸发、溶液配制过程、仪器正确的洗涤方法和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等相关技能;(3)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现象,而且会用化学语言进行相应的描述;(4)通过习题等,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相关内容进行温习.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化学实验的改进,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此,对于教师而言,应充分利用实验器材,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和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积极性化学实验教学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