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师角色推进教学创新

2014-04-30刘英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情境思维

刘英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实施新课程仍值得深思和探讨.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教育观念决定行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方式等诸方面,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师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精神实质,就可以由不多的几个公式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生动结论.因而,教学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使学生不仅知道许多重要的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领会到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掌握学科的精髓,使文化知识成为他们手中得心应手的武器,终生受用不尽.这应该是教学追求的目标,这是衡量教学成败与优劣的最根本依据.

其次,学生观的转变.怎么认识学生?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需要得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相应的知识疑点,进而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二、转变教师角色

首先,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中间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掌握,道德规范的内化、事物的理解和加工,主要依赖于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地构建心理表征.因此,在传播知识时,教师应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不再仅仅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向学生解释和讲解学习任务,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做实践者和研究者.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角色观察和研究学习过程,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启迪学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教师要做教练员角色.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渐变得主动和独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技术,指导学生练习.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比较突出,不少学生已被训练成立解题机器,但在相当一部分学校里,普遍的情况是学生的训练强度不大,要求很不到位.多讲不如多练,只有对基本的、重要的内容进行认真训练,才能真正领会学科的精神实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教师要做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讨论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梳,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不是要寻找一个最终答案,而是寻找各种可能性,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成为讨论的参与者.

三、提高课堂效率

1.培养学生的兴趣

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的表扬奖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使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文化知识,独立完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热情.

3.善于用实例作为教学的催化剂

(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要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激发其思维,让学生在精神愉快的状态下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朝活跃、变通、寻异的方向发展.

(2)巧妙设计问题,揭示思维过程.“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只有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3)诱导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一定的思维时间,让有潜质的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尤其是在处理典型例题和习题之后.一般要给学生留些时间进行思考和提问.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重新发现所学知识,并提出一些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重视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