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新区的“热水瓶”理论

2014-04-29滑璇郁玫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热水瓶浦东海关

滑璇+郁玫

最近,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对全国外资企业投资成功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全国平均水平约为32%,上海浦东则高达68%。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认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的投资成功率,是浦东近年来致力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成效。而与物理环境、相对硬性的投资优惠比较,“软环境的营造意义更加重大”。这意味着,在打造投资环境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浦东新区终于发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道。

当别人还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优惠层面大做文章时,浦东已经把目光聚焦在培育软实力上。这种软实力不经大张旗鼓的宣传,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但它带来的却是产业、市场、商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浦东开发、开放到今天的24年中,有很多成果是看得见的。但是我们着力打造的的‘营商环境却是看不见的。”沈晓明表示,浦东的营商环境,不仅在规则方面与国际基本接轨,而且竞争公平、公开透明。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孙永强,将营商环境的打造称作“热水瓶理论”,基础设施就像热水瓶的外壳,“用什么材质做内胆,胆里装什么样的东西、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才能真正决定一个热水瓶的温度”。而现在,浦东的“热水瓶”打造好了,是决定往里装什么东西,以便真正决定它的温度的时候了。

服务创新

为了打造营商环境,浦东在服务上不断创新,推出31项措施。而政府在服务层面的创新、改革,正是吸引企业投资的一大原因。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93.22%的企业认为,政府创新服务对投资环境非常重要;96.61%的企业对浦东的政府创新服务感到满意。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白皮书》提供了智力支持,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蒋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企业对政府创新服务的满意率是94.86%,想要在这么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实非常困难。”

在政府创新服务的8个纬度中,企业最关注的是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而浦东在此纬度上得分最高。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浦东海关开展了专门针对总部企业的集中报关试点,同意由总部统筹安排下属子公司的报关事务,在上海关区内的进出口报关事务统一由浦东海关受理。截至目前,共有52家地区总部申请参与试点,其中17家总部企业及52家下属子公司开展了集中报关业务,累计报关单15183份,货值9.7亿美元。

2013年5月,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新疆乌鲁木齐海关阿拉山口口岸进口的一批“点燃式发动机用曲轴总成”,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申报取得成功,使得总部集中报关覆盖范围更广,操作更加便利。

对于企业来说,集中报关政策为他们降低了约20%的物流成本。

海关之后的检验检疫环节,同样开创了一门式服务的新模式。浦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用了“集中报检、集中施检”的工作方法,以资生堂公司为试点,改变了原来进口货物必须分散在各个口岸完成木包装检疫、中文标签CIQ标签贴制、样品采集检验的流程,使通关时间从过去的7天缩短到现在的3天。仅此一项,资生堂公司每年就节约物流成本1200万元人民币。

而针对赛默飞世尔公司的进口生物检测试剂业务,检验检疫部门在事前就进行了备案分析和仓库实地考察,规范了企业内部流程,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实际操作时,这种新方法将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化学试剂进口时限长、成本高的难题。2013年,该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600多万元,同时带来该项业务30%的业绩增长。

与此同时,浦东的多个政府部门在业务框架内对服务进行着创新。而所有的改变,都致力于打造优异的营商环境这个终极目标。

集成服务——

“总部经济共享服务平台”

“营商环境”建设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作为国家战略,得益于财政、税收政策优惠以及上海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基础、人力资源配套,浦东新区从1990年开发,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跨国投资进入中国的首选地之一。

然而,时至今日,在与亚洲和国内的投资环境竞争中,浦东的某些优势正在渐渐失去。“其实在过去,浦东是靠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吃小灶吸引投资者,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孙永强坦言,房屋租金的上涨、财税等优惠政策的下降,事实上正在提高浦东的商务成本。

面对这一发展瓶颈,参与浦东开发20年的孙永强,在长期观察和思索后,提出政府要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像企业一样思考,同时把企业营销运用到政府工作当中。

浦东决定转变角色,成为企业的服务者,不过,转变并不顺畅。“一开始,真的比较难,”孙永强说,“商务委的职责是牵头引进企业并为这些企业服务,但我们和其他政府部门只是平级关系,有些事情想要协调解决,不那么容易。”孙永强解释,政府部门之间以一种条块式的管理模式运作,各部门只对条块内的分管事项负责。但随着新经济的出现、发展,原有的条块分割体制难与企业的需要相适应,由此引发了不少摩擦。

创立于2003年的春宇集团,是一家以专业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公司,业务覆盖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大宗交易和整合供应链服务等多个领域。落户浦东之初,工商部门的企业类型中尚不含有“供应链”企业一项,因此,春宇的注册登记就成了一个难题。为此,浦东找到了北京国家工商总局,几经协调,工商部门的经营范围里出现了供应链企业一项。如今,春宇集团已经在欧美、香港等地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客户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提供精准周到的服务,浦东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破除了条块分割的工作模式,将政府资源整合起来。2012年6月,他们建立了“总部经济共享服务平台”,地方政府各委办局、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等中央垂管的各个机构,共同在一个平台上为企业服务。共享平台定期向区内企业收集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研究部署后,寻找解决方案。

共享平台还与区内一些顶尖级服务行业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瑞惠实业银行、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君合律师事务所、招行、建行、交行以及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全都作为社会力量加入到共享平台中。它们既能将自己收集的问题信息向政府反映,又能作为智库参与到政府的决策当中;同时,它们还会针对收集上来的问题,为区内其他企业集中开展培训、讲座、政策解读等活动,无形中拓展了潜在客户群。

在蒋颖看来,这是企业、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赢,“企业是主导,政府是引导,社会力量是倡导。作为社会力量,我们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双向沟通,还能完全客观、中立地为企业进行政策信息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对政策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同时提出的,可能还有建言献策性质的解决方案”。

共享平台的服务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最初政府办活动,企业有些反感,不愿参与,现在局面打开了,大家知道共享平台的的作用,参与者特别多。”孙永强介绍,2013年共享平台共举办各类活动160场,“按工作日计算,平均每3天两场”,“有时候一场活动发出100张通知,最后参加的有150人”。

蒋颖以一家公司负责人的立场反观共享平台的实际效果,也发现政府的效率确实提高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浦东在有意识地培养一支为企业服务的专业化团队。因为产业之间差异很大,需求、问题等都不同,所以政府先要了解不同的产业,才能把服务细化、专业化”。

浦东一些政府部门甚至出现了服务方面的“私人定制”。比如海关。过去,企业与海关面对面的交流只限于在窗口递递材料;现在,浦东海关设立了专门的总部企业窗口,有专管员对企业提出的事项分类、引导。此外,浦东海关还与52家总部企业进行了“关企合作”,针对企业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其实,无论是想要投资的企业,还是想要引资的政府,要想具有长远竞争力,关键是要与众不同,形成一种持久的差异。差异越大,你在竞争中的地位就会越稳固。”蒋颖说。

浦东经济的持续发展证明,浦东找到了这种差异,差异就是竞争力。据最新统计,2011至2013年,浦东新区共有2100多家企业增资,新增合同外资132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量的65%。

而孙永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十年,浦东每年吸引的60亿美元外资中,有70%是企业增资,“这说明我们的服务取得了企业的肯定,他们对前期投资的回报,感觉到非常满意”。

猜你喜欢

热水瓶浦东海关
浦东从先行者到引领区
浦东开放,三十年激荡中国活力
30年 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释疑解惑
浦东开发开放
刷爆了
刷爆了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进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