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综合型人才

2014-04-29景建全

成才之路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实效性

景建全

摘 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物理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欣赏物理的学科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实效性;教学手段;综合型人才

成功的教学,本身是一种心理互动的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方法得当,会使物理课更精彩,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师生劳心费神,有劳无获。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扮演好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的多重角色,培养综合型人才。

一、懂得欣赏物理的学科美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立足物理学科的特点,认真发掘物理素材,多方位展示物理的学科美,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深受美的情操陶冶,借此增加物理学科的亲和力。

(1)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初中物理的内容较高中稍简单,但又涉及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在内容上、在形式上都体现了自然、简单、和谐、对称的明显特征,折射出美的花环。①简单美。物理概念、规律的描述,科学、简洁,如“温度”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一个抽象物理概念,仅以“物体的冷热程度”七个字做了概括。②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润、和谐的感觉,如运动、静止,引力、斥力,反射、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物、像,正电荷、负电荷。磁体的北极、南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中潜在的规律。③和谐美。如自由落体、竖直上抛,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形象直观的图像展示了物理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如运动学的v-t图像、晶体的熔化图像,还有完美统一的数学表达式等。只要我们勤于发掘、积极探索,物理学中美的素材比比皆是,物理学中美的享受时时会有。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物理学中美的素材比比皆是,但能否发现常常是个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发现素材并懂得欣赏。美的体验不光是表象的发现,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灵的感悟,源自内心体验的愉悦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索课程资源,领会许多物理事物的概念与规律,感受其内在联系,释疑解惑,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长期坚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素材,并从多角度欣赏,极大地缩短了物理学科与学生认知基础的心理距离。

二、激发求知热情

教学过程其实是想办法鼓励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明确学习目的,以启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需要,以强烈的认知需求进入学习状态。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刚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不乏大量的了解和误解。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师只有运用富有吸引力的物理情境,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一个生动的实验情景、一个有关物理发展的故事、一道富有启发性的习题、一幅捧腹大笑又寓意深刻的漫画等情景,会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深入学生的心灵,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

(2)加强实验,体会物理。依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不仅实现了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实现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思想,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在主体地位上眼动、手动、脑动、口动。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适时启发诱导,让学生动手实验,有意观察、积极探究,发现物理规律。这样,使学生发现了物理现象,验证了物理规律,实现了知识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化,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极大地享受了劳动成果。

(3)及时总结,帮助消化。初中物理大部分内容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上,有效地概况规律,降低难度,可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收到预期的效果。要不然,就会曲高和寡,从者渐少。如编写顺口溜:在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相互转化中,用“先找路,连成图,再补漏”;在速度单位换算中,用“3.6要记牢,千米化米则要除,米化千米把它乘”;在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中用“元件顺次连,一条路径是串联;元件并列连,有分有合是并联”等。同时,也不乏进行一些问题的专题研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推陈出新,提升学习质量。

三、督促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新课程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培养。物理教学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1)积极思维。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有点失之偏颇,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灌入式局面。学生的思维状态,直接关系教学的成败。本人在教学中一贯倡导预习,让学生找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会思考,学会交流,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主动的。同时,我们要提出一些学生够得着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独立学习。当下,需要学生有后续学习能力,独立学习是后续学习能力的体现和保障。学生脱离教师、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会学习,方可适应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不断教给学生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掌握种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走出校门时,将是一位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是师生双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如能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韦天香.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中学教学参

考,2011(26).

(甘肃省通渭县常河职中)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