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为什么要狙击中国?

2014-04-29

现代阅读 2014年10期

奥巴马虽然搞了半天没多大成绩,但其实也不是他不努力,是美国经济实在到了糟得不能再糟的程度。

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结构性问题。美国制造业的大部分产品在美国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只能靠新旧更替来维持。而这些产品很多国家都能造,美国厂家的生产成本高,制作又不精细,所以竞争不过东亚和欧洲国家。只有像苹果公司搞出来的新产品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他的不是三大汽车公司,也是三大汽车公司的弟弟。资源类公司的前景还不错,不过也是靠垄断加上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炒作来赚钱,其实是华尔街的工具。

华尔街的问题也很多。大银行热衷于搞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赚了钱自己揣着,亏了钱就让政府担着。为了玩这种有赚无赔的游戏,还硬要求政府放宽监管、降低利率。这样玩下去,每过几年就会把泡沫吹爆一回,于是就酿成了金融危机。然后政府就进场救助大银行,用纳税人的钱来承担这些亏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指出,华尔街狡猾地将亏损转嫁给政府,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由政府承担,而市场风险则由美联储承担。最后就出现了可笑的现象,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私人市场基本上已经消失了,政府成了部分垄断企业和大银行的大股东。

万般无奈,大佬们想狗急跳墙。美国《国家日报》于2010年10月5日发表了以《费尔德斯坦和克鲁格曼认为:另外一场战争可能会有所帮助》为题的文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鲁格曼和前里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本来一个是铁杆儿民主党,一个是铁杆儿共和党,见面就掐,不见面也会在媒体上掐。现在这两位经济学大师不约而同地给美国经济出了个主意,发动战争去抢!而且他们的观点居然得到一片赞同声。

另外一位著名经济学家,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也很赞同这个主意。哈祖斯说,他对于经济前景的想象不是“很糟”就是“非常糟”。大家一致认为美国糟糕的经济状况已经无法从内部的财政或金融刺激中找到解决之道,而只有靠外部高强度的冲击,例如像“二战”那样的大战争,才能打破这次经济困局。

这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性,不管什么样的大师都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所谓经济学大师的凶恶嘴脸。看到我们中国有很多人对这些经济学大师的崇拜和盲从,真让人担心。

大师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问题是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开始,现在已经打了8年,美国经济不但没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剩下可打的国家伊朗可以算一个,但一来伊朗地大人多,比较难缠;二来伊朗是俄罗斯罩着的。如果真的打伊朗,俄罗斯就是不直接出兵,也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援助方式,让美国陷在里面。

鉴于俄罗斯核武器这种大杀器,美国的反导系统也只是实验阶段,核大国之间的战争似乎还是打不起来。在把俄罗斯弄老实之前,还是不能碰伊朗的。思来想去,奥巴马要想弄到足够的钱搞经济改革,又不敢伸手跟老百姓要,就只有货币战争这一个办法了。这也是华尔街给他开的药方。

主要目标是谁呢?欧洲?东亚?这里面有个令他如鲠在喉的中国。1998年华尔街狙击东亚,中国出来充当中流砥柱;2010年华尔街狙击欧洲,中国又跑去力挺。而且从长远看,中国是可能取代美国的,所以这次货币战争一定要拿中国开刀。

中国不乖乖地听美国摆布,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中国这次选择了针锋相对。

2009年9月11日,美国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就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立案审查程序。11月5日,美国又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11月6日,中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双反”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以及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

而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对从美国和欧盟进口的己内酰胺展开了反倾销调查。

贸易战在2010年依然打得很凶。中国商务部称:“从10月1日到15日的半个月时间内,美国商务部发起的对华贸易调查和相关案件多达24起,其中12日至15日的4天内就多达9起。”中国媒体忽然于2010年11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式脂肪危害宣传,目标直指麦当劳、肯德基,还有各种比萨饼店。

这一阵的中美贸易战拳来脚往,看上去很激烈,仔细一看,里面很有门道。美国制裁的油管是高科技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不过国内用油管的都是“中”字头的大央企,动不动就要求低价特供。钢厂觉得吃亏,还是出口更赚钱,这才往外卖的。就是油管一根不出口,那也顶多是钢厂少赚点儿,对整个国家来说没有多大损失。

轮胎倒不是高技术,不过整个国际轮胎市场是被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三家公司控制的。中国企业突然杀入,大肆蚕食这哥儿仨的地盘,自然要招来报复。美国政府制裁中国轮胎出口属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没等三年到期,美国法院就于2010年8月5日裁定,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轮胎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非法。生产铜版纸的污染很大,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这三种钾肥中国自己的农民也很需要,制裁不制裁都无所谓。

奥巴马这是向中国表明态度:不是奥巴马和华尔街不讲交情,而是国会那帮只会扣大帽子的人逼得紧。看在往日的交情上,拉兄弟一把,过了这关再说。

中国也看出来了,美国色厉内荏,对中国的商品制裁来制裁去,都是跟民生关系很小的商品。真正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美国很少搞什么反倾销。只要一反这类商品,美国人就必须从其他国家买。这么做不但减不了贸易逆差,创造不了就业机会,还会造成日用品价格上涨,导致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引起选民的不满。而美国制裁的什么油管、轮胎、铜版纸之类,在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中只占很少一部分,日用品才是中美贸易的大头。

中国的反制裁让美国很头疼,中国每次都是照着奥巴马的要害打。中国限制从美国进口汽车,这就让三大汽车公司的工会对奥巴马不满。这可是奥巴马的票仓,得罪不起的。肉鸡看起来无所谓,其实不然。这是在警告奥巴马,这次不买肉鸡,下面就会不买牛肉、粮食,而美国农民一直都是政客不敢得罪的。反式脂肪危害的宣传更是督促麦当劳、肯德基都赶紧到国会去游说,不然就走人。这也是警告美国人,你在美国市场对日本企业搞的那一套,我都能照样在中国市场搞美国企业。你自己盘算盘算到底是美国在中国投资多,还是中国在美国投资多吧。

奥巴马好像是在敷衍国会,但焉知不是投石问路,只要中国一软,后面的制裁就没完没了。中国人信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2009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仅次于美国。美国目前的经济虚弱,也不愿跟中国死磕。

当然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要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中国还是于2010年6月19日宣布搞汇改,人民币到了11月12日近期低点已经升值了2.98%。然后中国明确说就这些了,多了中国接受不了。美国无奈也只好认了,美国财政部也没把中国列成外汇操纵国。本来每次美国发飙,中国都赶紧让几步。这次中国忽然不吃这一套了,很是让美国郁闷。

单打独斗不行就群殴。美国又拉欧洲在G20会议上压人民币升值。欧洲很为难,刚跟中国求救来着,现在就翻脸,以后还能指望中国再救他们吗?不过美国老大的面子也不能不给,还是要说几句的。欧洲大国领导自然不好出面,就让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让-克洛德·容克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以及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欧盟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跑来说人民币应该升值。不过这三位也不傻,跑到中国来后马上就改口说“我们不是要求人民币戏剧性地升值”。

对于欧盟的这种滑头伎俩,中国政府很明白。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10月6日的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上指出:欧盟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当欧元区一些国家发生困难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要欧洲人明白:中国才够朋友,欧洲不要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快速升值)会给世界(欧洲)带来灾难。

欧洲也有很多明白人。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评论说,温家宝总理有句话没说,那就是如果人民币按欧美的要求大幅升值,“对于潜在的中方买家而言,听众席中所有的欧洲企业都会突然便宜40%。”言下之意,如果中国一怒之下帮着美国狙击欧元,然后再廉价收购欧洲企业,不是很可怕?这下,欧洲也不敢对人民币升值的事说什么了。

美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改拉亚洲国家来压中国。这其实很可笑,欧洲都不行,依赖中国市场的亚洲国家就能让中国低头?结果,大部分亚洲国家都不吭声,只有日本、韩国跳得比较高。但中国早有部署,在近期大买日本和韩国的国债和股票,拉高日元和韩元。韩国还好说,日本马上就受不了了,出来跟中国交涉。最后中国卖掉了持有的日本国债,日本也闭嘴不再帮美国喊人民币升值了。不过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级,中国企业又开始大买日本国债,带动市场推高日元。

拉升日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逼日本央行出来干预汇市。这么一来,美国人再说中国操纵汇率的时候,中国就有话说:日本前几天还干预汇市来着,你怎么不管管他?虽然日本这次干预的力度并不大,但美国人依然很恼火。著名财经评论家卡尔·丹宁格就撰文大骂“日本向自由市场宣战”。

经济上折腾了半天,美国也无法让中国就范,于是就开始进行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大肆围堵。

中国之所以敢跟美国硬顶,是有底气的。虽然美国仍然觉得中国离了美国市场不行,但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已大大降低。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问题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就指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仅占中国总出口的23%,而过去10年为29%。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到2010年年底也没超过2008年最后几个月危机最严重时所达到的高点。

现在中外主流经济学家都有个误区,认为中国内地是外向型经济,对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非常依赖。这也是美国动不动就要制裁中国的倚仗。其实中国仍然是内向型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没有那么高。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让人望而生畏。希拉里私下里曾经向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表示过对中国的无奈:“你能对(借款给你的)银行家多强硬?”

作为对冲基金的领军人物、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认为美国如果真的要制裁中国,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中国手里有大量美国国债,这样就对美国有相对优势。毕竟全球对冲基金总值最高的时候(2008年夏天)才不过2.5万亿美元左右,也就跟中国2009年的外汇储备差不多。

虽然“索罗斯们”可以从华尔街的商业银行拆解资金,但一则现在美国银行的状况也不好,二则私营银行对这种胜负难料的货币战争能给他们多大支持都难说。而中国的大银行都是受政府领导的,一道命令,就会全力支持。硬碰硬的话,各怀鬼胎的对冲基金对单一的中国外管局将毫无优势可言。

虽然美国政府不断恐吓中国,华尔街开始用热钱在中国布局,西方媒体也在不断唱衰中国,但中国并不害怕。因为除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外,中国半封闭的金融体制也是华尔街搞货币战争的一大障碍。虽说不能完全把热钱挡在外面,但也有一定效果。

西方媒体和经济学界拼命指责中国的金融制度落后,要求中国向印度学习,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中国当然不上当,开放金融市场有好处,但也要等到国内投行足够强大才行。中国落后的金融体制还不是反货币战争的终极武器,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才是大杀器。

独立自主就意味着美国将无法让中国制定有利于华尔街掠夺的政策。强大意味着美国将无法直接掠夺,也无法通过恐吓让中国屈服。

现在,单纯在经济上美国已经不能把中国怎么样了,就是在中国周边的武力恐吓也不管用。但中国有个软肋:从中国沿海经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再经印度洋到中东乃至到欧洲的航线,是中国的生命线。别的不说,在2009年,中国进口原油中78%是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也就是说,78%的进口石油要走这条航线。中国海军实力虽然比以前有所增强,但仍不足以保护这条商路。从琉球群岛一直到非洲,这条航线上遍布美国海军基地。

中国的大动脉上横着美国的刀子。在中国海军力量能跟美国掰腕子之前,中国始终不敢跟美国掀桌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还是让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原因。这种状态会延续很长时间,也许20年,也许30年,直到中国建成强大的海军为止。在此之前,中国还会不断地被美国讹诈,每次抗争之后,都会被迫有一些象征性的让步。

(摘自译林出版社《狙击中国:金融局,华盛顿的掠夺战略》 作者:赵亚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