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综合活动:我是配音师

2014-04-29杜豪杰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设计意图

在“电影”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我喜欢的动画片”“看完动画片问一问”“我的卡通偶像”等一系列活动,和幼儿一起了解动画片的秘密。在了解动画片是如何制作的时候,孩子们对动画片里的声音产生了兴趣,他们提了许多问题。比如:动画片里的声音是怎么来的?配音是什么?这些声音是真人的声音吗?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分享的过程中亲身体验配音的魅力。

活动目标

1 感知动画片中的各种声音,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为动画片配音。

2 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体验配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段,分组牌,塑料袋、报纸、瓶、球、纸盒、珠子、小棍、竹片、毛巾、泡沫板等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今天我们来聊聊和配音有关的话题,什么是配音?

小结:配音就是为影片加入声音,可以是人物的对话、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好听的音乐和解说,加上配音能让我们看到的场面更加生动、真实。

(分析:该环节教师用问题导入,目的是让幼儿将自己对配音的了解与大家分享,再由教师梳理并提升)

二、观看动画片,模拟雨的声音

1 尝试用嘴巴模拟雨的声音。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雨声、大雨声、暴雨声)请你们试着用嘴巴学一学。

2 尝试用材料模拟雨声。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摆弄摆弄,听听哪一种材料发出的声音最像雨的声音。

3 幼儿分组尝试并讨论哪种材料最适合模拟雨的声音。师:这么多材料中,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最像雨声?

小结:我们都听到过雨的声音,所以一下子就发现揉搓塑料袋和纸发出的声音最像下雨的声音。配音师在给电影和动画片配音时,经常使用生活中很普通的材料来发挥神奇的作用,用它们模拟出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分析: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孩子初步了解和体验配音的过程。幼儿选择材料配音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并捕捉幼儿的独特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模拟动画片中的声音

1 观看动画片段:鸟飞、马跑、跑步、锯木头、拍球、鼓掌。

2 引导幼儿用身体或借助合适的材料为动画片配音。师:请大家来做配音师,试着给动画片的几个小片段配音,

3 幼儿分组,佩戴上分组牌,商量并选择各种材料配音,

4 分组表演,感受音画同步。每组展示后请幼儿介绍本组选择的材料。

5 集体表演,感受配音的乐趣。师:我们一起来配音,把这些动画片串成一个故事,老师来做旁白。

(分析:故事是教师根据几个动画片段随机创编的,意在把幼儿的配音展示过程做提升,让幼儿时画面、声音、剧情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小结:配音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是给动面片中的声效配音,还可以给人物、动物配音,为动画片加入好听的音乐。

(分析: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孩子们要探索如何使材料发出的声音与画面的声音匹配,还要互相配合着完成配音,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没有过多地干预和指导,而是以观察者的身份掌握各组情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

四、自选角色,为动画片里的人物配音

师:之前我们做个一个电影主题,叫“鼹鼠与棒棒糖”,我们试试为里面的人物配音吧。

小结:今天你们成功地体验了配音师的工作,制作一部完整、精美的动画片需要很多的工序,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和发现里面的奥秘。

(分析:这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高潮部分,因为幼儿对动画片《鼹鼠与棒棒糖》很熟悉,所以他们非常投入。这部动画片原本只有音乐和音效而没有对话,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了对话,使动画片更加生动形象,也让整个活动过程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