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书传香

2014-04-29王玲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幼儿教师队伍中加入了80年代、90年代的新生力量,家长群体中也普遍是80年代的独生子女。这一批“从小在甜水里泡大的新一代”如何为人师表、为人父母,又如何携起手来教育好孩子、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我园在常规性家园共育工作的基础上,开辟了“品书传香”这一新型的家园共育途径,用读书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用品书传香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一、品书传香,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李希贵老师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说到:“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教育与读书是连在一起的……”可见,读书和教育如此息息相关,读书不仅能开启一个人的智慧之门,也能梳理一个人的教育思路。

实例一:本科毕业的刘老师2010年来到幼儿园,带着对幼儿教育的一腔热情当起了“孩子王”。年轻教师的朝气和活力,让班里的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她。可是,家长们却因为年纪轻和资质浅对刘老师表示怀疑。为了得到家长们的信任,她多次向班主任和老教师们请教方法,一位老教师的话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要对自己有信心,不仅要向周围的老师学经验,还要多读书呀!”从那以后,刘老师便经常阅读《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专业期刊,从全国各地幼教同行和专家们的文章中读到了共鸣、学到了方法。她积极参加了我园的“品书传香”读书活动,经常把书中有关“如何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的艺术”等相关的经验借鉴到实践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她尝试把书里的一些教育小妙招与家长们分享,帮助大家解决家庭教育上的难题。逐渐地,家长们对刘老师刮目相看,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建立起了相互的信任……从年轻教师的成长经历中我们看到,读书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更能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自信的翅膀,让她们在广阔的教育天地里越飞越高。

实例二:赵老师已在幼教战线上耕耘了20年,读书已经成为她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热爱阅读,也更加热爱观察、思考和写作。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发展变化都让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工作之余,她写反思、记观察日记,边读书边思考,边实践边积累,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20年来,数十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家园共育”等课题研究成果被广泛学习和推广。所带的班级连年被评为“优秀班级”,受到家长们的高度信任和一致好评。在全园“青蓝结对”活动中,许多年轻教师都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她也带领着自己的学科团组不断进步……

品书传香为全园教师创设了学习、反思、传递经验的学习氛围。“好书共享”“图书漂流”都是老师们自己创设出的读书沙龙活动,大家把自己喜爱的书放在办公室的书架上,每本书的封底上贴有一个记录表,大家随意阅读,读完后在记录表上签名,留下一句心得。每学期末,全园还会评选出“阅读大师”“读书状元”。以此鼓励更多的老师爱读书,读好书。品书传香活动引领教师们走上一条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帮助大家静下心来钻业务,踏踏实实搞教学。激励教师们更加勤学善思,艺术性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

二、品书传香,引导家长转变观念

教育孩子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天下父母的首要职责。但在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是经过培训、合格上岗的呢?家庭教育如果不能与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孩子就无法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打造书香型家庭,与书香校园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好幼儿,是“品书传香”家园共育模式的价值体现,也是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输科学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

老师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教育价值颇高的书在班里传阅: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卡尔维特的《卡尔维特的教育》、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们每品读完一本书,都会留下一些心得和体会,进行传递和交流。“品书传香”活动,就像一条家同联系的纽带,让家长们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形成了教育的共识,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也越来越趋于客观和理性。家长们也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了。

实例一:杨晨小朋友比较好动,爸爸接孩子时总是第一句话就问:“你今天犯错误了没有?”老师开导他应该这样问:“你今天有哪些进步?”家长起初不理解,于是就推荐给他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在品读之后,他知道了喜欢受鼓励、得表扬才是孩子的心理特点。从此,他非常注意对儿子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孩子也在各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实例二:齐齐小朋友的妈妈给她报了很多特长班,每到周末,齐齐很少能自由自在地玩。用一,班里的小朋友都在谈论着周末的快乐生活,可齐齐却沉默寡言……齐齐的妈妈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书后感慨万分,写下了这样的心得:“的确,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获得知识,我们喜欢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我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让我的爱找到了方向……”从家长们的字里行间、言行举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在“品书传香”活动中成长了。现在的“品书传香”活动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纷纷推荐好书、沟通育儿讯息、分享教育经验。

老师向家长推荐优秀书籍的同时,各个班级还会发动家长收集家教方面的精彩文章相互传阅,开展美文漂流活动。

三、品书传香,让家长和老师共同成长

回顾近年来开展的“品书传香”家同共育工作的历程,许多家长感慨地说:“品书传香”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配合幼儿同教育好孩子。老师们也因为读书与家长结成了书友,彼此敞开心扉、以诚相待。品书传香得到了全园教师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又在网络上建立了“品书传香群”、举办了“家园书苑”等交流活动,鼓励大家畅谈育儿之道、沟通教育良方。将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融为一体,让教师和家长们在品读中反思自己教育孩子时的点点滴滴,在传阅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在分享与沟通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品书传香”,让教师和家长在书香中感悟、反思、共成长!

家园共育工作在品书传香的过程中凝聚了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力量,增强了教育合力,并发挥出1+1>2的教育能量。如何让它常态化、特色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我想,只要我们用心琢磨、大胆探索,以书香文化为切入点,合理开发教育资源,多种形式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就能在教师、家长自身成长的同时,促进孩子和谐发展,使家园共育工作更具时代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