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野、情怀与责任

2014-04-29黄彩霞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7期

苏州市立达中学是一所极有渊源的品牌初中,校名“立达”源自《论语 雍也》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前身是1927年由著名教育家汪懋祖先生创建的江苏省苏州中学初中部,后因历史变迁,几度浮沉,1996年立达中学重新在苏州中学本部成立。

苏州市立达中学一方面根植于具有“府学千年,新学百年”办学传统的苏州中学,继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的办学理念和高远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斑斓多姿的时代大潮中,立达中学不断审视自己,求新求变求突破。

立达中学“立己达人”的校训是学校不断前行的宗旨,其间所传达的意义——通过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从一开始就成为了贯穿立达教育生活的精髓。立达中学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富有爱心、懂得合作与双赢的大气人才。与本次会议主题词“国际理解教育”所指向的拥有世界眼光,具有本土情怀,富有广度、深度、热度的人才培养,是不谋而合的,是相互促进的。

在古老校训与现代理念各自架构的建筑上,立达中学找到了相互贯通、彼此融合的点,以更为自信、更加自觉的态度开始了国际理解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设系列课程提升国际理解意识

(一)中美绿叶课程

2011年,美国思库网总裁主动找到立达中学,推荐参与中美“绿叶虚拟文化交流项目”。自此,立达中学就与美国纽约州的白原中学(White Plains Middle School)在固定时间通过网络完成全英文环境下的“绿叶课程”。 “绿叶课程”内容包含自我介绍、伙伴介绍、社区生活、未来愿景、世界地标等,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和电子邮件的方式确定课程实施教师、课程实施计划并确定班级和学生。苏州市立达中学挑选了初一年级英语基础较好的27位学生,美国方面挑选了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6至8年级的54位学生。这样每两名美国学生与一名中国学生进行配对交流。双方教师都采用Team Teaching(团队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中方团队由两名英语教师和一名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师组成,美方团队由一名社会学教师和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组成。中美双方教师每周都通过网络视频交流教学准备和教学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双方教师组织学生根据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包括查询资料、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等,学生将学习反馈通过Email、博客、论坛、图片、视频、PPT、海报、表演和调查报告等形式与美方国家的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交流。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价。

通过对中美双方学生的反馈调查,我们发现,对中方学生来说,富有创造性的成果展示为其使用英语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舞台,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让中国学生有机会向美国学生传播中华文化,而美国学生也通过课程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汉字,同时他们也有机会向中国学生介绍美国文化。中美双方的教师都普遍感到课程为中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这种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文化交流课程,为学校实现数字化、国际化教育社区提供了可能。 课程由中美教师与美国思库网共同开发与实施,实现了文化、语言、技术等综合教育的提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国际教学环境,从而全面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英语能力、交流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课程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与美国同龄人进行项目协作的全新体验机会,在语言水平提高的同时,更提升了他们的“国际理解”意识。

(二)“梦想与团队”课程

此课程由英国文化协会与英国青年体育基金会联手推出,旨在打造以体育运动和人文艺术为载体的交流平台,提高青年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能力。2012年我校通过英领馆文化教育处,特聘英国的专业培训师到立达中学对老师进行培训,然后接受培训的老师再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将此纳入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了第一届“梦想与团队”体育节、校运会国际开幕式等活动,国际理解融汇于体育文化之中,趣味无穷。学生们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不仅增长了国际体育知识,组织能力、领导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三)“韦斯帕克”数学课程

从2005年开始,立达中学每年组织300余名学生参加澳大利亚数学联合会举办的韦斯帕克数学竞赛,历年获得的奖项级别及获奖人数在参赛的30多个国家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2009年3月,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数学竞赛执行主任PETER TAYLOR教授专程赴立达中学,亲自为获满分奖及高级荣誉奖的同学颁奖。通过这种竞赛,学生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

(四)“昆曲——莎士比亚”课程

该项目由英国埃塞克斯郡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同推出。2010年1月,立达中学委派教师赴英国参与培训。随后,挑选出十余名学生,进行莎士比亚戏剧的学习和排练。同年7月,这批学生赴英交流演出。出色的表演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大大提升。

二、参与和创设多项文化交融项目

(一)传统的友好学校互访

自1999年与新加坡立化中学建立友好关系以来,我校先后与新加坡立化中学、英国埃塞克斯郡本特米尔中学、美国波特兰市浩津中学、美国夏威夷岛屿太平洋学院、美国白原中学、爱尔兰天主教会学校等结为友好学校。师生每年定期互访,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二)“天鹅之旅”舞蹈项目

《天鹅之旅》是由英国国家芭蕾舞团(English National Ballet)及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在全世界推广芭蕾的活动,每年由英方出资,邀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舞蹈界跟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的教育部门合作,制作一台由青少年舞者演出的年轻版《天鹅湖》。2010年英国方面派员来到中国,先后跟香港、北京和上海的舞蹈界接触,邀请这三个地方的舞蹈单位负责挑选年青舞蹈精英,跟来自英国五所舞蹈学校的芭蕾学生一起排练年轻版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立达中学芭蕾舞团作为苏州市著名的学生舞蹈团一下就被选中,30多位学生接受了英国皇家歌舞团专业舞蹈演员3个月的登门培训,6月14日,其中2位学生赴英与英国五所舞蹈学校的芭蕾学生一起在英国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隆重首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同年10月,立达舞蹈团30多位学生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参加“英国日”演出,获得英国王子高度赞赏。

(三)亚洲学生领袖会议

“亚洲学生领袖会议” 是由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辅助活动发展署鼎力支持,并由新加坡立化中学主办的亚洲学生领袖交流与座谈会,汇集了亚洲各地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台湾、香港、澳门和新加坡,20多个城市、70多所学校的15岁至18岁的学生领袖,在新加坡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度里,对政治、企业、品格拓展和领袖素质等课题进行坦诚的交流与探讨。自2008年首次举行该会至今,立达中学每年从毕业班学生中每班挑选一位学生干部参加该会。这种国际性的交流盛会,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的学生领袖以启迪,令学生在多元文化中碰撞、交流和成长。

三、打通国际升学途径,

参与和创设多个升学项目,开拓平台

(一)新加坡立化项目

自1997年以来,新加坡知名的立化中学每年都从我校初三毕业生中择优录取数位奖学金学生,赴新加坡完成4年学习后,参加相应的升学考试,被英、美、新等知名大学录取,迄今,我校已有一百多名学生被此项目录取。

(二)UWC世界联合书院项目

UWC汇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宗教、政见、贫富背景的青年精英一起学习生活,与世界130多个国家有着合作关系,是众多欧美名校重点关注的生源基地。截止2013年9月,我校已有三十余位学生被该校录取。

著名语言学家、苏州中学校友吕叔湘先生曾言:放开眼孔读书,立定脚跟处世。放眼与立足,注定是树叶的两面,他们不是矛盾的存在,而是彼此补充,丰富、独特的所在,就像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只有建立在和世界的比较之中的,建立在理性批判思考基石之上的,才能真正成就保有民族特色和民族自信心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情怀。恰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当我校在积极累积国际眼光、国际胸怀的同时,我们更在切实努力、信心满满、新意多多的推介着我们的“根文化”。

1.汉推项目

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我校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先后派出11位教师赴海外担任汉语助教和志愿者。这些教师用努力的工作和出色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当地教育部门和友好学校的高度评价。

2.英语导游项目

随着我校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学校在学生中组建了一支小小英语导游团队,每次外事接待,学校就安排导游团的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立达的渊源、格局,中国的文化、风俗,让学生在自然的英语交流中,更获得一种本土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

3.三语诵读项目

立足三语(苏州话、普通话、英语)学习的共同推进。学校巧妙融汇古今中外经典诗词篇章于一体,让学生用三种语言同台演绎语言之美,体会文化之韵。近年苏州市三语比赛,我校均获头奖。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相互砥砺,让学生更加明了社会责任的担当内涵,而“立己达人”的深刻含义更在此刻绽放光彩。源于2003年成立的立达管乐团,及多次联手海内外学生乐团演出的经验,我校于2011年5月,联合苏州市实验小学、江苏省苏州中学等学校,正式成立了苏州市首个学生乐团——苏州市爱心乐团。其实,自2007年开始,我校就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爱心传递”慈善音乐会,目前已举办六届,第七届即将于本月28日隆重上演,迄今已募集善款60余万元。2011年8月,我校多位已经毕业、留学海外的乐团成员,回苏度假期间,自发筹办爱心助学音乐会,募得善款6万余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中,03届毕业生,当年新加坡立化项目参与者王嘉同学在回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后,联手伦敦大学其他学友,举办迎新义演,持续爱的演绎,这是心胸、责任、道义的更高境界的呈现,是国际理解教育另一层面的成功收获。

在立达中学《“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学校明确将“国际理解教育”列入《纲要》七大任务之一,成为学校“优才教育”的重要环节。立达中学将从注重学生的长远需求出发,着重国际项目的优化提升、内涵挖掘,采用更多样的方式,更有效地推动师生的发展,学校转型升级。

(黄彩霞 文章系作者在2013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分论坛上的专题发言)

编辑 赵峥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