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筑和平
2014-04-29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智力合作组织。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前沿进展一直以来都是本刊报道的重点内容。为庆祝教科文组织2015年成立70周年,本刊自2014年起开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栏”,旨在更加全面、深入地追踪和报道教科文组织在促进全球教育治理领域的新a思想、新政策与新实践。专栏包括对该组织演进历史、发展现状、治理架构、全球计划与行动以及中国参与教科文组织事业历史、现状与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拓展与教科文组织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为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为促进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分享智识。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惠赐稿件,也期待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到教科文组织事业中来。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文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的内容,从历史、使命、组织架构、总部外战略等方面对教科文组织进行概要梳理与介绍,以此透视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与作用。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使命;组织架构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是联合国旗下专门机构之一,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该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教科文组织现拥有195个会员国和8个准会员,组织架构由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组成,日常工作由总干事领导的秘书处负责执行教科文组织大会和执行局的决定。教科文组织总部被视为国际领土,属于该组织的195个会员国。此外,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各地还拥有超过50个总部外办事处和成百上千个分支机构与网络。目前,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68个国家向该组织派遣了驻巴黎总部的常驻代表。另外,包括中国在内的200多个会员及准会员国家和地区的首都设有全国委员会,作为其在对接教科文组织的常设政府办事机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1979年2月19日成立于北京。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与使命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人们盼望和平回归后重建教育体系。于是,反德国纳粹的欧洲各国政府齐聚英国,召开教育部长联合大会(CAME)。根据大会提议,联合国于1945年11月1日至16日(战后伊始)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创建教育和文化组织(ECO/CONF)。44个国家的代表决定创立一个旨在建设“人类智力与道德团结”的组织。会议结束时,由37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的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诞生了。经联合国大会批准,该组织随之宣告正式成立,该组织《组织法》也在同一天签署,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批准后,于194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教科文组织的前身机构,一是国际智力合作委员会(CICI,1922年至1946年,办公地点位于日内瓦)及其执行机构——国际智力合作机构(IICI,1925年至1946年,办公地点为巴黎);二是国际教育局(IBE,1925年至1968年,办公地点位于日内瓦),该机构自1969年成为教科文组织的一部分并根据其独立章程开展工作。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
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不同文明、文化和民族之间开展对话创造条件。正是通过这种对话,世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愿景,包括尊重人权、相互尊重和减轻贫困,所有这一切都是教科文组织的核心使命和活动。
国际社会广泛而具体的各项目标,特别是联合国确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为教科文组织所有战略和活动提供支持。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科学、文化以及传播与信息领域的独特能力也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概括来说,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促进建设和平、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间对话。该组织重点关注两个全球优先事项——非洲和性别平等,以及一些总体目标,包括:①实现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传播和政策制定;③应对新出现的社会和伦理挑战,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对话与和平文化;④通过信息与传播,建立包容性的知识社会。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架构
教科文组织主要设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三大部门。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
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该组织各会员国的代表组成。大会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会员国及准会员与会。大会还邀请非会员国、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和缴纳会费的多少,均享有一票表决权。会议一般在总部巴黎举行,有时也在总部以外的会员国举行。大会决定教科文组织的政策及工作方针,通过本组织下个双年度的计划与预算,选举执行局委员,每四年任命一次该组织的行政负责人——总干事。大会的工作语言为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
大会现任主席为来自中国的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先生。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是大会闭会期间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主要负责确保大会通过的所有决定得到落实与实施。执行局负责监督该组织各项计划的实施,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委员任期为四年。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大会议事规则和执行局议事规则是执行局履行职责和开展工作的三大基本法律文件。
根据《组织法》,执行局有以下8项职责:①为大会准备议程,审查总干事提出的工作计划及相应预算,连同其建议提交大会,并根据大会授权,负责执行大会通过的工作计划;②向大会推荐新会员;③经大会决定,通过其自己的议事规则,并在其委员中选举官员;④双年度财务期至少举行四次全会,经执行局主席倡议或应六名委员请求,可由主席召集举行特别会议;⑤执行局主席应代表执行局向大会提出由总干事按VI.3(b)条规定所准备的关于教科文组织各项活动的报告;⑥就其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与各有关国际组织代表等进行磋商;⑦在大会两届会议之间就教科文组织活动范围内发生的法律问题向国际法院征询意见;⑧代表大会行使大会授予的权力。
目前,执行局下设五个常设机构,分别为计划与对外关系委员会、财务与行政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公约与建议委员会、国际非政府组织委员会。
在某种意义上,执行局负责教科文组织的全面管理。它为大会做筹备工作,确保大会的决定得到落实。执行局的职能与责任主要源于《组织法》和大会制定的有关规定或指示。除了这些规定之外,大会的决议还对其进行补充。每两年,大会都向执行局委托具体的任务。执行局的其他任务源自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间组织签订的协议。执行局的58个委员由大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时主要考虑其所代表的文化多样性和所在区域,同时要使世界各地区分配均衡,反映教科文组织的普遍性,需要经过综合权衡。
来自中国的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曾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
秘书处是日常工作机构,分成若干部门,分别实施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和交流等领域的业务活动,或进行行政和计划工作。各部门由一名助理总干事领导,现任总干事为保加利亚的伊琳娜·博科娃,她也是该组织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性总干事。总干事任期六年,可以连任。
从1946年以来的历任总干事分别是朱利安·赫胥黎(英国,1946-1948),海梅·托雷斯·博德(墨西哥,1948-1952),约翰·W. 泰勒(美国,1952-1953,代理),卢瑟·埃文斯(美国,1953-1958),维托里诺·韦罗内塞(意大利,1958-1961), 勒内·马厄(法国,1961-1974, 1962年前为代理总干事),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塞内加尔,1974-1987),费德里科·马约尔(西班牙,1987-1999),松浦晃一郎(日本,1999-2009)。
教科文组织的执行部门秘书处由总干事及其委任者组成。截至2009年年中,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约为2000人,来自170多个国家,分为专业人员和一般事务人员。700余人在65个教科文组织设在世界各地的办事处工作。
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下设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总干事办公室;②活动领域部门: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以及传播与信息等部门;③辅助部门:对外关系和公众宣传部、管理部;④主要服务部门:理事机构秘书处、国际准则及法律事务办公室、内部监督办公室、道德操守办公室、战略规划编制局、财务管理局、人力资源管理局、总部外协调局、非洲部、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秘书处。此外,秘书处还领导总部外办事处以及教科文组织研究所和中心等机构工作。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外战略
(一)总部外协调局
总部外协调局为教科文组织的国家办事处、多国办事处、联络处和区域总部外办事处网络提供行政监督和一般支持。它是“总部外在总部的声音”。总部外协调局是继续执行教科文组织分权战略的协调中心。它确保教科文组织在总部外的有效驻扎并享有知名度,教科文组织与国家委员会、其他教科文组织系统机构和全球合作伙伴紧密协商,在总部外制定战略,开展方案和活动。
总部外协调局负责审查和改进方法、工具和方式,从而平等分配各总部外办事处之间的业务费用,监督支出情况并保证成本效益。总部外协调局与以下方面的相关中心服务合作:①促进当局代表团向总部外办事处的申请,协调方案和管理责任;②确保进一步加强总部外办事处的电力网络设备;③展示财务和预算系统的所有单元;④规划并执行适当的企业培训方案,这些方案为总部外工作人员提供对教科文组织的共同看法和认识,还提供为顺利开展方案和活动以及参加联合国国家小组活动所必需的技能。
在联合国系统框架内,总部外协调局是总部外工作人员和房地安全、安保工作的协调中心,负责全面遵守既定的安保政策。这一功能包括确保全面实施联合国安全和安保部发布的指令及准则,提高总部内外工作人员关于安保、行政、总部外安保预算管理以及参加机构内活动的认识,以制定和改善外地安保政策和指令。总部外协调局对冲突和灾害状况采取对策,这使总干事设立的相关工作在秘书处得以稳固,按照适当的教科文组织战略进行加强,促进总部和相关总部外办事处之间信息与交流畅通,并作为沟通相应机构内机制的联络处。
(二)教科文组织研究所和中心
教科文组织研究所和中心是教科文组织的专门机构,支持教科文组织的计划,并提供对各地区办事处的支持,与教育相关的一类机构主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在阿根廷设有分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IBE,位于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 位于德国汉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IITE, 位于俄罗斯莫斯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能力建设国际研究所(IICBA, 位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美及加勒比地区高等教育国际研究所(IESALC, 位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UNEVOC, 位于德国波恩)。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UIS, 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属于跨部门一类机构,其对全球教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教育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并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教科文组织还支持建立了81个国际和地区二类研究所和中心。
(三)教科文组织全球合作伙伴
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伙伴利用信息与传播技术进行知识交流,并对该组织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相关问题开展辩论,主要包括会员国、联合国系统、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媒体等。
参考文献:
[1]http://www.unesco.org/new/zh/unesco/.
编辑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