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企业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4-04-29杨帆

2014年1期
关键词:社会企业公民社会

杨帆

摘要:中国公民社会遇到了发展瓶颈,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寻找公民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路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企业将商业运作模式与社会公益目的相结合,成为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本文在对公民社会以及社会企业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对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企业;公民社会;社会企业家

各类NGO、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公民主人翁意识的提升为公民社会的构建和完善打下了基础。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同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它与欧美国家的公民社会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点会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反向作用力。社会企业作为最早起源于英国的一种社会组织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尚属萌芽阶段。随着对国外的学习不断加深,国内看到了社会企业将商业企业运营模式与追求社会公益目的相结合的优势,逐渐开始接受并涌现出一批怀揣社会企业创新理念的社会企业家和社会组织管理者。社会企业作为传统社会组织的创新模式,需要克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发展困境,为组织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好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相关理论研究阐述

1.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国内学者有着众多的见解。学者俞可平在其著作《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中,把公民社会定义为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1]P2。学者何增科认为,公民社会是公民们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和资助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2]P1。从以上列举的三位学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学术界较为普遍地将公民社会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相独立开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是公民以及由公民所组成的各类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

理想中的公民社会应包括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是民主的社会,具备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第二,公民在政治、社会事务中具有较高的参与度。第三,尊重公民权利,明确公民应得的法定份额。第四,确保权利、义务和利益的合理分配。第五,确保公民的合法要求、利益诉求、意愿等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和满足。

2.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源自于英国,是一种将商业运作手段与社会公益目的相结合的新的组织模式。由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带来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关于社会企业仍旧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Jeremy Nicholls指出,社会企业应当利用理解和衡量社会价值的方法去改善它们的商业表现、影响消费者、满足顾客的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3]P5。英国贸易与工业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对其给出的定义为,社会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实现社会目标,产生的盈余被再投资到企业业务或社会中,并非为了给股东和所有者创造最大收益[4]P205。

在国内,学者舒博认为社会企业是由社会责任感而非利润驱动,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以创新精神和商业行为整合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或者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旨在实现社会目标和公益理念的社会经济组织[5]P47。学者时立荣认为,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它必须具备以企业战略和社会目的为共同目标的特征,在组织运行上表现为同时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6]P355。学者潘小娟认为社会企业是介于传统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和民間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以社会责任感而非利润驱动的,为实现既定的社会、环境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商业交易的组织[7]

从以上国内外关于社会企业定义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两个共同点:第一,社会企业是以实现社会共同利益为目标的。第二,社会企业采用了商业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盈利而非营利。

二、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1.中国公民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

(1)八大困境。学术界有较多学者,如俞可平、何增科等人都指出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存在八大困境:注册困境、定位困境、人才困境、资金困境、知识困境、信任困境、参与困境和监管困境。其中,笔者认为值得特别提出的两个困境是注册困境和资金困境。注册困境指的社会组织很难依照双重管理制度找到业务主管单位,加上登记注册的门栏很高,导致准入成本的大幅提升。部分组织由于无法登记注册而游离于行政和法律的监管之外。资金困难指的是来源于政府的资金和社会组织自筹的资金非常有限,无法满足社会组织日常运作和进一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2)对公民社会与政府间关系的误解。部分民众错误地认为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政府是零和博弈。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公民社会自始至终都与政府保持紧密的联系,如政府对各类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制度和年度检查制度、政府的物资支援等。公民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失灵,二者并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3)照搬国外的理论与经验。国情的不同使各个国家的公民社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需要摆脱对西方理论的直接引进和套用。尚处于发展期的中国公民社会需要按照自己的国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

2.对社会组织存在认识误区

(1)社会组织不需要考虑多方利益博弈与平衡

现实并非如此,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与多方利益群体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社会组织为例,登记注册需要接触到政府登记主管部门和业务挂靠单位、年鉴审核需要接触到相关年检审核部门、筹集资金则需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捐助。这一切都包含着利益博弈和责任的承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社会组织运转的链条发生断裂。

(2)社会企业不需要追求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

社会企业的相对于传统社会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造血机制,不过分依赖政府和社会的捐赠。然而,社会企业作为一个与金钱打交道的组织,就必然要关注成本和收益的问题。扩大社会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会给社会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充足的资金能够保障组织的持续运转,社会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其社会公益的目标。

(3)政府将社会组织视作合作伙伴给予大力支持

一方面,政府的支持能力有限,不可能惠泽辖区内所有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政府在选择支持对象上有其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并非所有的社会企业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政府支持。这决定了社会组织要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找发展的资源和机会。

三、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杭州携职大学生求职旅社是一家致力于为求职大学生提供低价住宿和就业指导的社会企业,是杭州唯一一家经工商注册的正规大学生旅社。在对此案例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分析社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主观问题

(1)缺乏资金。首先,社会企业在成立初始阶段缺乏用于购置各种办公设备、租赁办公场所和聘用管理人员的资金。社会企业在成长初期,需要依靠社会企业家和其工作人员的社会资本予以支撑,难度很大。其次,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社会企业如何在成立后保证资金链顺畅也是其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2)缺乏富有创新精神和公益慈善理念的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作为社会企业的领袖人物,对社会企业意义重大。

由于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刚刚起步,一些有才干、有魄力的管理人才更倾向进入营利性的企业任职,社会企业家的后备人选并不充足。此外,社会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并不必然导致长期对企业或企业家产生利润回报,社会企业家在吸引资源和证明存在合法性上面对许多挑战[8]P4。这更为找寻合适的社会企业家增添了难度。

(3)社会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有限,官僚化倾向依然存在。处于创始阶段的社会企业,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对组织的管理水平偏低,運营效率低下。社会企业具备盈利的特性,这也为工作人员的官僚化和谋求私利带来了可能。

(4)使命偏离。社会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必须始终在其运作中体现出社会公益的目的,否则便会偏离使命。过分看重商业运作,很容易让整个组织向营利性企业方向发展。消费者会把这样的社会企业看作是纯粹的商业企业,而受助群体则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2.客观问题

(1)政府尚未对社会企业做出明确的界定,使社会企业既得不到政策法规支持,又缺乏应有的监督。社会企业作为新兴模式的代表在各方面均不完善,仅凭自身的力量很难可持续地发展。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企业在起步阶段最渴望得到政府的物资支持和政策优惠,而在后期的运作中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社会企业进行监管和指导,以保障其运作不偏离使命。另外,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加上政府角色的过度膨胀,社会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的自主性被大大削弱。

(2)国内对社会企业的认识不深,慈善文化有待培育。民众对社会企业的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该社会企业在商业运营上的效率,而缺乏效率的运营势必不能给企业带来充足的资金。慈善文化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并没有起到主力的推动作用,想要社会企业发展,需要在全社会培育慈善文化。

四、推进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的途径

1.明确社企定位,提供政策帮助

政府是决定中国社会企业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在合法性问题上,政府应当明确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的身份,解决其合法性问题。在政策帮助上,政府应制定出契合社会企业特点的相关政策法规支持社会企业成长,如为社会企业提供前期的物资支援、为社会企业营造平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社会企业挑选并培养适合的管理人员、为社会企业的日常运行提供一定限额的补助等。在角色扮演上,政府要把社会企业看做是合理运用市场交易原则实现社会目标的主体,理性对待;要主动充当社会企业发展的伙伴,为其牵线搭桥,鼓励与商业企业的合作。

2.制定法律法规,落实社企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社会企业的考核审查标准,以监督社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是否侵损了受助群体的利益、是否在利润分配和产权归属上符合规定、是否通过商业化运作实现了其初始的社会目标等。

3.打破陈旧思维,公益嫁接商业

社会企业的创新在于它的双重目标体系。当社会企业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其社会公益目标时,政府要从自身出发,理性看待社会企业的作用。全社会应当注重培育民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公益精神,让慈善文化融入到社会血液中去。

4.培养管理人才,鼓励道德消费

除了发掘和培养社会企业家,还应注重培养各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只有他们具备了较高的管理技能,社会企业才能以出色的运营为社会带来价值。社会企业想要拥有出色的运营,就不得不提“道德消费”[7]。通过消费践行价值取向,使消费不仅仅是一种金钱交易关系,更是一种“道德买卖”。将社会公益作为最终目的社会企业,对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1]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 Jeremy Nicholls.Why measuring and communicating social value can help social enterprise become more competitive[J].Office of the Third Sector,2007(11).

[4] Jacques Defourny,Marthe Nyssens.Social enterprise in Europe:rec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J].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Vol.4 No.3,2008.

[5] 参见舒博.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6] 杨团,关信平.当代社会政策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7] 潘小娟.社会企业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8] J·格雷戈里·迪斯,杰德·埃默森,彼得·伊科诺米.企业型非营利组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社会企业公民社会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路径分析
公民社会治理主体作用及其角色的历史性分析
实事求是看待公民社会
社会影响力投资在中国的运用研究
善治视角下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完善
论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治理视角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的比较分析及建议
洛克公民社会财产权视角下的中国房产税改革
探索补充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积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