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

2014-04-29于良陈庆宝

新课程·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数学课堂

于良 陈庆宝

摘 要: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动脑及逻辑思维的习惯是数学课堂高效的本质。放手并不是放纵,这需要教师精心备课,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为载体,彻底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陋习,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高效。

关键词: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合作高效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求知欲,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刨根问底的氛围中进行的。那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与体会。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彻底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首先应该关注什么?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课堂内教师中心有学生;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把握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这三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当好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数学课堂教学要摒弃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这样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能盯着几个尖子生,使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课堂实践中笔者认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会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才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课前自主式预习,课上探究式学习,课后互助式巩固”。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效课堂就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点拨,而是主张教师“精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引导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两者如何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加深理解,在“探究”中创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遇到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深挖。课堂上教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肯定赞扬之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做“听客”和“看客”,而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自参与课堂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做到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决的题目,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而是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深入备好课,重在积极引导、耐心辅导,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路作用,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在数学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学,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如果“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就会主动地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模型解剖探究,从现象揭示本质,可以列举数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可以结合本地区的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等。

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这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地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兴趣变浓,消除数学学习的疲劳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学生若是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将难事变成乐趣,他就会主动学习,效率将会成倍的提高。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还可以减轻学生学数学的恐惧感,将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这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备课、磨课。

四、建立课内外合作学习小组,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1.在小组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按学生的志趣、情感、性格等分好组,课前按不同的组下达不同的预习题,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合作学习的空间,这样学生学习中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行解决,既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又充分发挥1+1>2的效应。

2.在小组学习中培养每个人表达交流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把阐述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新课就自然而然地铺开了……结合实际问题学生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3.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说,许多教师都能做到,但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維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把动手实践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探究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看起来消耗一点时间,实质上是给学生深入学习融会贯通的机会。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初级中学)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数学课堂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