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格赖斯理论文献综述

2014-04-29温荣玲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具体内容中国背景

温荣玲

【摘 要】本文从写作目的及新格赖斯理论的概念入手,然后分别从新格赖斯理论的产生背景及过程、新格赖斯理论的具体内容、对新格赖斯理论的评价、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这五个大的方面对新格赖斯理论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给新格赖斯理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以指引,并促进语用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发展。

【关键词】新格赖斯理论;背景;过程;具体内容;评价;中国

引 言

新格赖斯理论在语言学的研究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为会话含意理论以及语用学的研究拓展了又一新的领域,大量语言学家以及师生正运用新格赖斯理论来研究众多的语言使用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语言研究、教学和学习,也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增强包括跨文化交际在内的交际能力。因此,对新格赖斯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概括综述,是有其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

新格赖斯理论采用形式手段来研究一般或规约含义、探讨其生成和解释规律。新格赖斯语用推导机制,采用的是对带有意图的、非特殊含义的无语境形式推导方法,操作对象是无语境前提下的“含义优先解读”(即常规期待值)。本文拟从新格赖斯理论的产生背景及过程、新格赖斯理论的具体内容、对新格赖斯理论的评价、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这五个大的方面来对新格赖斯理论进行综述。

一、新格赖斯理论的产生背景及过程

格赖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会话含意理论问题所作的学术报告被整理成文,收集在一本专门研究言语行为的专集里,标志着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成熟,成为“古典”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核心内容。但是,古典格赖斯理论具有其自身的缺陷性,它未对四准则的具体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层次做出说明,各层次的规定都比较含糊、笼统;未构建会话含意的推导机制;对归约性的现象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会话含意类别的区分有不够严密之处。

基于古典格赖斯理论的缺陷,学者提出了改造和重构会话含意原则的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单一的“关联原则”代替“合作原则”各准则,这是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来的。另一种是将各准则,特别是量准则具体化,许多学者都有过建树,如盖茨达、阿特拉斯、何恩、列文森。其中,阿特拉斯和列文森在1981年分别提出了如何将量准则的两次则加以具体化的比较完整的构想。1983年,列文森在他的专著《语用学》一书中,在“量的一般含意”的小标题下,详细阐述了可从两个方面重构量准则:以量准则的第1次则为指引,进行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的推导;以第2次则为指引,从较少的信息得来较多的信息,并说这可以称为“信息原则”。这时候,他的文字表达还欠周密、妥帖和简练。1987年,列文森发表了一篇有关“前指代”的专论,研究前指代推导的规律;提出了他的会话含意三原则。列氏自己说,这是对格氏的各准则做出了“有点新古典意味”的阐释,一般认为,格氏理论从“古典”向“新”的发展,这时已从酝酿期到了过渡期。1991年,列文森发表了一篇再论前指代规律的论文,正式将自己的三原则称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以后,一些学者也开始使用“新格赖斯理论”“古典格赖斯理论”的说法。

二、新格赖斯理论的具体内容

语用学者一般都认为新格赖斯理论包括“荷恩(Horn)两原则(Q-原则和R-原则) ”以及“列文森(Levinson)的三原则[量原则(Q-原则)、信息原则(I-原则)、方式原则(M-原则)]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把“关联原则”也纳入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

1.斯帕伯和威尔逊的“关联原则”

1986年,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用“关联原则”把格氏四准则统一起来,他们认为,言语交际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部分,而作为认识活动,人类只对那些表现出有关联的现象才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在言语表达中,有关联的现象才易于进行话语处理。“关联”在他们提出的关联原则中被主要用来指话语内容同语境集合之间的关系。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要为处理话语付出努力,在处理话语中得到语境效果,“关联”就在这过程中表现出来。付出的努力最小而又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这就具有最佳的关联性。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外显性的言语交际行为,都表明它具有自身设定的最佳关联性。

“关联”的确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心理学有“择近原则”,说的是人类的思维活动通常会优先联系相同、相似、相近、相关甚至相对、相反的事物。因此,选择“关联性”作为研究语言交际话语的原则,看来是很有建设性的。但是“关联原则”迄今只停留在理论阐述的阶段,而且难于囊括会话含意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因素,而且未能解释“为什么说为处理話语所付出的的努力最小就会获得最大的关联性”,“怎样衡量这一努力”这两大问题。

2.荷恩两原则

1984年,何恩提出可将四原则改为两原则。这两原则互为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1)量原则

要使你的话语充分;

能说多少就尽量说多少(以关系准则为条件)。

(2)关系准则

要使你的话语只是必需的;

不说多于所要求的话(以量原则为条件)。

“荷恩两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交际中总是倾向于用最经济的话语来表达最充分的信息。因此它主要是引导人们从最小极限化的表达形式中得到最大极限化的信息内容。但是荷恩的“两原则”失之于过于原则化而缺乏话语含意推导的中介,因而影响不大。

3.列文森三原则

列文森利用荷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荷恩等级关系”。

使〈S,W〉构成荷恩等级关系,需要满足:

(1)A(S)语义蕴含A(W);

(2)S和W的词汇性质相同;

(3)S和W必须表示相同的语义关系或者属于同一语义场。

明白了荷恩等级关系之后,我们来看列文森三原则的具体内容:

(1)量原则

说话人准则:不要说从信息上来看弱于你的知识范围所允许的话,除非较强的说法会违背信息原则。

听话人推论:相信说话人提供的已是他所知道的最强的信息。

如果说话人说A(W),且〈S,W〉形成荷恩等级关系,则可推导出K~(A(S)),即说话人知道较强的陈述是不成立的。

如果说话人说A(W),A(W)并不蕴含内嵌句Q,但Q却为一个较强的陈述A(S)所蕴含,且〈S,W〉构成对比集,则可推导出~K(Q)。

(2)信息原则

说话人最简方案准则:把话说够即可,所用的语言形式只要能满足交际需要就行(但要遵守量原则)。

听话人信息扩展原则:通过找出最为特定的理解来扩展说话人话语信息的内容,直到认定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为止。但是要注意:

a:话语所指的物体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常规关系?这种关系与所期待的是否一致?说话人是否违反了最简方案?

b:假如某种存在或实情正好同已确认的情况相符,就设定这正是句子所要说的。

(3)方式原则

说话人准则:不要没有理由的使用冗长、晦涩、或有标记的表达。

听话人推论:一旦说话人用了冗长、有标记的表达,那么必有其他意思,或者说话人一定是想避免常规的联想或含义解读。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新格赖斯理论是规则性质的模块体系,而斯帕伯和威尔逊的理论是认知性质的,故不应属于新格赖斯学派。新格赖斯语用学家所做的工作,是试图用形式手段来研究一般或规约含义,并探讨其生成和解释规律的,而斯、威二氏采取的是另一种做法。

三、对新格赖斯理论的评价

(一)新格赖斯理论新在何处

(1)原则所涉及的因素更实在、确定、具体

列文森的三原则(尤其是头两个原则)所涉及的因素,要比格赖斯四准则所涉及的因素更实在、确定、具体。格赖斯的高度概括既是长处,但也不可避免地孕育了弱点:笼统而欠具体。从列文森的三原则的解释能力来看,并没有因为有关的因素规定得比较确定具体而削弱了它的覆盖面和涵盖力。

(2)加深了对语言交际性质的认识

语言交际表现为交际的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相互作用的过程:说话人把交际意图附于言语行为之中,听话人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分析达到对交际意图的理解。以语言运用为研究目的的语用学应从言语的表达与理解两个方面提供解释。然而,古典理论只是从说话人方面來解释交际行为,不难看出新理论突出了交际的双向性,也就是说从表达与理解两个方面来解释交际行为,使我们对语言交际性质的认识更深化了一步。

(3)扩大了语用学的解释力

格赖斯没有形成会话含意的推导机制,而且局限于特殊会话含意的理解,如隐喻(metaphor)、反语(irony)的解释上,尤其对一般会话含意的解释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对比之下,新理论的解释力要大于旧理论,不仅包括了特殊会话含意的推论还运用多种模式对一般会话含意及规约含意进行推导。正如Horn在依据大量的语言事实所得出的结论那样,新理论既可解释历时的和共时的,也可解释词汇的和句法的,还可解释“语言”的和“言语”的语言现象。

(二)新格赖斯理论的缺陷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较之古典理论有了更强的解释力,因而在语言学的研究中表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便无懈可击,它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徐盛桓指出:信息原则的说明只提到若〈S,W〉,则A(S)├A(W)、A(W)├K~A(S)这两种情况;分析表明,实际情况会比这两种情况复杂。

例如:

甲:打扫完教室没有?

乙:窗户抹干净了。(含意是尚未把教室打扫完)

这一例当然符合A(W)├K~A(S)。但:

甲:你今天打扫过教室没有?

乙:我抹过窗户。(含意是曾参与打扫教室)

这一例再沿用A(W)├K~A(S)来推导就不符合原意了。

这表明人们的话语含意是微妙复杂的;列文森三原则是推导的指导性原则,但如何实施,其微妙之处还是有深入研究的余地的。

四、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国内对新理论的研究始于1992年,以徐盛桓的“语用推理的新发展”,“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外国语》,1993年第1期),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现代汉语》,1993年第2期)三篇论文的发表为标志。其后,钱冠连、徐盛桓、叶百超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新理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1994年钱冠连教授在《现代汉语》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论构建语用推理模式的出发点—新格赖斯理论评论”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指出了构建语用推理模式的必要性,也指出了列文森三原则指导下的推理有成功之处也有行不通之处,徐盛桓语用推理模式解决了列氏三原则推导过程的缺陷,他的推理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实用。此外,他还指出了语用推导模式应该考虑的出发点:简单、自然,同步符号束,语境干涉,智力干涉。

徐盛桓于1994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的论文。在文章中他以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研究“含意否定句”,分析了“含意否定句”的构成、分类、特点、同普通否定句的区别、语用功能。“含意否定句”分两部分,以破折号将两部分连接起来的居多。破折号前带有否定词的部分称为“本句”,破折号后的部分称为“义句”—因为这部分常常是表达的真正意图所在。“含意否定句”分为何氏关系含意否定句和常规关系含意否定句两类,具有含意否定表达的不完备性和表层语义的不相容性两大特点。同时还具有普通否定所不能代替的语用功能,何氏关系含意否定句善于出其不意地追加一个分量更“重”的表达;常规关系含意否定句则有利于避“虚”就“实”,避免了对含意把握不准而造成的弄巧反拙,又能事实求是的加以说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语言策略。

1994年5月18日至20日,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举行了首次全国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正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后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14篇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徐盛桓、钱冠连、张克定等对新格赖斯理论及其功能和应用做了发言和探讨,并对新理论的研究前景和途径进行了归纳和阐述。这次会议推进了我国在新格赖斯理论方面的研究,为我国语言学研究事业做出了贡献。

1996年,钟百超在《外语学刊》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在我国的进展”的论文。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了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徐盛桓教授对新格赖斯理论的重建,包括制定理论框架和选择、阐发两个方面。作者在文章“结束语”处指出“新理论的影响力不仅表现在语用学领域里,而且将会渗透到跨文化交际、人工智能研究等方面”,这为我们研究使用新格赖斯理论开拓了新思路。

1999年6月,熊学亮在其专著《认知语用学概论》第六章《新格赖斯语用学》中,分“概述、新格赖斯产生的背景、分析”三个模块详细介绍了新格赖斯理论。同样,2009年1月,曾文雄在其专著《语用学的多维研究》第四章《语用学理论批评与发展》中探讨了“新格赖斯理论研究与发展”。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新格赖斯理论的了解,而且晓得了如何使用新格赖斯理论来研究众多的语言使用问题。

2005年黑龙江大学路静写的硕士毕业论文《新格赖斯主义与会话含意》,在分析古典会话含意的主要思想的基础上,对新格赖斯一般会话含意的内容、本质、推导机理、功用等进行了分类举例说明和探讨。其创新之处在于第5章和第6章,即一般会话含意的功用和一些主要的反对观点。路静从会话含意对语义当中的语用介入问题的解释、一般会话含意与历史语言学及语言习得、一般会话含意对语用与句法关系的处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一般会话含意的功用;从对量原则当中的some的一般会话含意的质疑、对数词的一般会话含意的质疑、合并一般会话含意和特殊会话含意的新的等级构想、对一般会话含意当中信息原则说法适宜性的质疑四个方面阐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观点。

五、新格赖斯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新格赖斯理论可以应用于英語教学和学习。1999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刊登了游南醇的论文《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以新格赖斯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上的实践,探讨了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上的具体运用,涉及到同义词辨析、释义、理解课文、测试及文学作品欣赏,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新格赖斯理论的应用范围。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刊载了曹喜梅的《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文章详细介绍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并提出用新格赖斯理论进行语用推导,并建议在英语学习中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这篇文章涉及到了语用新格赖斯理论来学习英语,但是没有对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来学习英语进行详细的解说。如若能够完善,则会是一篇好的论文。

新格赖斯理论可以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2009年《安徽文学》刊登了邬华、彭烨霖的《新格赖斯理论在影视作品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解析》这篇文章。文章基于新格赖斯理论,以经典影视作品语料库中的对白为语料,探讨了对白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作者以“yes,and,so”这三个话语标记语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探讨了话语标记语在影视语篇中如何与其它成分结合在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文章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论证有力,不失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好论文。

【参考文献】

[1]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福祥,吴汉樱.欧美、俄罗斯、中国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曹喜梅.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8]钱冠连.论构建语用推理模式的出发点—新格赖斯理论评论[J].现代汉语,1994(3).

[9]邬华,彭烨霖.新格赖斯理论在影视作品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解析[J].安徽文学,2009(8).

[10]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J].现代汉语,1993(2).

[11]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外国语,1993(1).

[12]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义否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13]游南醇.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5).

[14]钟百超.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在我国的进展[J].外语学刊,1996(3).

[15]路静.新格赖斯主义与会话含意[D].黑龙江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具体内容中国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送妈妈一沓“女王券”
艺术品被盗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问题1:创伤性颅脑损伤Glasgow昏迷评分(GCS)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建设多规融合项目的具体内容
英媒:“中国”成美国网络威胁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