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2014-04-29孙岩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1期
关键词:具体方法兴趣培养小学体育

孙岩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学习的效果。小学体育教育在现阶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对于我国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老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角色转换,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等三方面阐述了对学生体育学习习惯进行疏导和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11-02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起步阶段,小学体育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将会对学生后期体育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要以兴趣作为铺垫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小学体育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的初期就养成积极、健康的体育学习习惯和状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兴趣,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后期的更高阶段的体育学习,使体育最终成为对学生终身有益的工具。学习兴趣是体育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培养小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其第一要务,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发挥自身专长和运用不同教学风格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教学实践,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是:年龄比较小,情感比较丰富,有很强的活跃性,比较好动,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有着比较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比较容易产生好奇,充满新鲜感,但是新鲜过后,马上就抛到脑后,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对这一阶段的利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培养兴趣、开展学习、养成习惯的黄金阶段。[1]在实际的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目前,在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要么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组织小学生绕操场跑两圈,然后解散,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一堂体育课就变得毫无意义;要么体育课就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占用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所以教育体系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促进學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利用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的性格,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培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适当锻炼,为终身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角色转换,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老师作为教学的核心,所采取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从过去的教学经验来观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一种被动的从属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感受。在新课程教学指导下,现在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实际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多尊重学生自身的选择和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的注重学生集体参与体育的热情,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综合方面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老师可以使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改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教育方式就是要求学生要尊师重道,在课堂之上,学生要无条件服从老师,尤其是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知识是被动的,这是被抑制天性与想象力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根本没有兴趣一说,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在一些课堂上对立起来。而素质教育的新原则下,要求重新建立师生关系,使其在平等、和谐、自由、民主等基础上有效开展师生之间的课堂以及课下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我国体育教学一般是室外课程,相对室内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时体育教师更加应当照顾好学生的情绪,传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知识,努力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让体育课程更加充满活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地位,因此当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就会逐渐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学生也会逐渐信任老师,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告诉老师,增进师生友谊,小学生的思想是比较单纯善良的,他们喜欢哪个老师,上那个老师的课就会更认真听讲,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

总之,为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改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等,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刚.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学校体育学,2013,(5) 65-65

[2]朱国霞.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体育教育,2013,(6) 123-125

猜你喜欢

具体方法兴趣培养小学体育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略谈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