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影》一课探究初中语文“三步”教学法
2014-04-29李树锐
李树锐
摘 要: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朗读、理解和欣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感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体验到大语文教学观念的美妙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共同学习,让课堂无处不精彩。
关键词:课程标准;朗读;欣赏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这一学科的认识,每一位语文教师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虽说教学无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总要胜过那些毫无章法的乱教。回想一下,在世纪之初,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也涌现出了很多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新的教学方法。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适合自己的学生?不是把最好的方法搬来用,而是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才叫适合自己的好的教学方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我用起来就显得很笨拙;魏书生的模式我也学不来。最后,还是静下心来,研究一下自己用起来顺手,学生能够有很好效果的方法,下面就是笔者概括出来的“讲前读—主问题—模块品”三步教学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更重视朗读和默读,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此,我就结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背影》来诠释一下我的这种三步教学模式。
在讲课之前,为了能让学生仔细品读这篇散文,我首先给学生朗诵了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人间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在人世间这位生我们、养我们的无私的母亲对我们是何等的含辛茹苦,那么做为子女的我们不应该回报她的爱吗?”学生回答:“应该。”于是我顺势引出:“在这个温暖幸福的家里,爱我们的人,只有妈妈?不,还有那任劳任怨、沉默寡言的爸爸?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读,朱自清父子之间的这种深厚的爱。”在引导之后,要求学生小声轻读全篇,体会文中这温暖而略带酸楚的亲情。学生读得很投入,很认真。
学生质疑。
学生甲:朱自清在文章中多大年龄?这是真实的故事吗?
学生乙:文中的“蹒跚”“踌躇”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朱自清的家里遭受了什么变故?
学生丁:课文中朱自清为什么有好几次都流泪?
……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首先让其他学生回答,分组讨论,各抒己见。首先扫清字词障碍,像学生乙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对于学生甲、丙这样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后,我做适当的补充。
回答学生乙:朱自清已经二十岁了,当时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作者也认为自己能照顾自己,是一个成年人。可是,在父亲看来总是不放心,把我当孩子看。从体裁上讲,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回忆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应该是真的。
回答学生丙:插入收集到的有关这篇文章的背景——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作者的父亲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了五百元的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
对于像学生丁这样的问题,也找几个学生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认识,因为这个问题涉及文章中心,需要深入品析作品语言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回答采用鼓励原则,能解决的可以讨论后明确,不能解决的可以写在黑板上,留在第三个环节中去理解。
虽然在“讲前读”这一环节占用的时间长一点,但对于学生在下一节课深入钻研文本,感受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教学的第二环节抛出了两个主问题:
1.这篇散文回忆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哪些事?重点描写了哪一个场景?整篇文章流露出作者的哪种情感?
2.课文以“背影”为线索,是如何安排这些材料的?
因为有了前面讲前读的浓厚学习氛围,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同桌互议后,回答问题。
学生甲:我认为作者首先回忆了祖母去世,父亲和我回家奔丧的事,接着回忆了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别我的场景,后来写我收到父亲的家信。
学生乙:课文重点描写了浦口车站望父买橘的场面。
学生丙:整篇文章,自始至终都流露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学生丁:作者在文中几次提到“背影”,背影就是父亲,父亲就是背影,其中重点写了望父买橘的背影。作者写得比较详细。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更流露出作者不尽的思念。
在充分把握课文内容之后,我把学生分成三组,把课文的三个美点,扔给学生,让学生把它挖掘出来,从而使他们感受、分析领悟其方法,这三个美点,就是三个模块。
模块一:课文中几次出现“背影?每一次背影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模块二:课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我因何而流泪?
模块三:文中的父亲,你认为有点木讷吗?他说了几句话?从话语背后你悟到了什么?
这三个模块的教学,虽然是分組进行,但也可以互相评价,互提意见,互相启示。最终使学生感受到了朱自清和父亲之间有着令人感动、令人羡慕的亲子之爱。
其实,对于一篇文章,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把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确实如此,它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都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异同,为了能更好地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希望同仁们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