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逻辑
2014-04-29姚孟泽
姚孟泽
在今天,当人们需要肯定一个人的才能时,往往只会说他有才华,而很少再严肃地说他是天才了。很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在使用“天才”这个词时,往往暗含有“难以解释”的意味,或是和“少年”这样的词连用。举例说,我们愿意称赞喜欢指挥的舟舟是天才,却只愿说作曲家谭盾有才华。如果我这样说还算符合事实的话,那么这个事实正说明了人们对“才”这个字的某种理解——天才是只有“天”才能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而舟舟指挥音乐的能力,使人除了“天赐”以外,想不出别的解释来。一旦有“才”的是脱离了纯净根基的成年人,那便失去了“天降奇才”的神秘光环了。
但我们可以马上举出反例来。比如,李白是天才,曹雪芹是天才,莎士比亚是天才,达·芬奇是天才,等等等等。这些古人(而且都是成年人)都可以被冠以天才之名而不会有任何的错位感,那么,会不会是谭盾还不够天才?才华和成就高低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我想,造成用词不同的原因并不在这儿,而是在于,谭盾是我们熟悉的人,是一个和我们一起,经历人的降级、艺术降格的同代人。
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才华似乎都有一段时间不只源于个人,而更多地是来自一个更高的存在,比如天,缪斯,或者是上帝。那时的人类还受着神的眷顾,在众生有序的生命链条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而不只是冰冷宇宙中的一根芦苇。中国古有“谪仙人”和“文曲星下凡”的说法,而当伟大的荷马要歌颂阿基琉斯的愤怒时,他则要邀请缪斯来歌唱。同样,当莫扎特以不可思议的才华将音乐从头脑中“誊抄”到乐谱上时,他的崇拜者、嫉妒者和毁灭者安托纽·萨列瑞对上帝呼喊道:“我听到了你的声音——你的声音里只有一个名字——莫扎特!”
上面这个情景出自英国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的戏剧《莫扎特之死》(英若诚译)。说来有趣,这部戏剧的本名为Amadeus(阿玛丢斯),正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名字中间的那个词,意为“上帝的宠儿”。这也恰好证明了上文的论述:天才是上帝的宠儿,他的艺术和创作是上天的馈赠。
然而,这样的逻辑是令人沮丧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像莫扎特一样有着艺术上的野心,但却不够“受宠”的艺术家——例如萨列瑞——来说。剧作中,萨列瑞自小热爱音乐,内心虔诚,一心想用音乐来歌颂和侍奉上帝。十六岁那年,上帝垂恩于他,让他离开了家乡伦巴第,来到维也纳学习音乐,并顺利地成为了宫廷作曲家。三十一岁时,他已经成为一个多产而广受欢迎的音乐家。为了报答上帝的宠爱,他恪守道德和宗教戒律,加倍努力,一心想做上帝的奴仆。
然而这一年,莫扎特来到了维也纳。在彼得·谢弗的笔下,他是一个品位低下、举止粗俗、满嘴脏话、行事幼稚的怪胎。“此人一刻也静不住,手脚总是不停地在活动,他的嗓音单薄,调门很高,他还有一种令人难忘的习惯,动不动就痉挛地格格尖笑——声音刺耳,状态幼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用音乐的绳索”,把萨列瑞捆了起来。在第一次听到莫扎特的音乐后,萨列瑞说:“是痛苦的绳索又捆住了我,又刺到我的心里。啊,那种痛苦啊!是我一辈子没有经历过的痛苦,我抬头寻找我的老相识,我那位精明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告诉我呀,我的主!那种痛苦是从哪儿来的,谁需要这种声音,但凡听到它的人,都能充分得到满足。上帝,是你需要它吗?难道是你?……我忽然感到恐怖,我觉得我好似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而它竟然来自这样一个家伙,我亲耳听到的,这样一个伤风败俗的娃娃!”
然而对于莫扎特来说,他似乎不认为自己的音乐是上帝的声音,而是上帝应该听到的声音。他在描述《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构思时,说:“我告诉你们,我想写一个延续半个小时的尾声!四重奏变成五重,五重变成六重,越变越多,越变越广——所有的声音重叠,倍增,同时升起——在一起造出一种完全新的声音来!……我敢打赌,上帝就是这样听见世界的,成千上万,上亿的声音飞升到他耳朵里,变成了永不结束的音乐,我们无法想象的音乐!(对萨列瑞)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作曲家的职责!要把他,还有他,还有他,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内心世界融合在一起——有丫头的,也有宫廷作曲家的——这样就叫听众变成了上帝。”
多么惊世骇俗的话语!在这话语的震慑下,萨列瑞愈显平庸,愈发痛苦。与萨列瑞相比,莫扎特似乎是不敬神的——他要让上帝听见世界,要让听众变成上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上帝的宠儿,是个天才音乐家。为什么?萨列瑞问。上帝选择宠儿的逻辑是什么?更令他痛苦的是,上帝在他身上开启了对音乐的野心,却不给他相应的才华;给了他理解天才的心灵,却拒绝使他也成为天才:“那个尖声狂笑的娃娃, 手里耍着那个台球杆,心不在焉地往乐谱上随便一涂一抹,就能把我呕心沥血创造的音乐变成一钱不值。谢谢吧,我的主,是你给了我为你效力的愿望——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个要求,——然后你又叫我一听我自己创造的东西就无地自容,谢谢吧!是你叫我懂得了神的世界无比的完美——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然后你又不遗余力地叫我明白,我一辈子只能是个庸才!……你给我的唯一奖赏——我天赐的特权——就是让我成为当代惟一能够看清楚谁是你化身的人!”接着,萨列瑞像是突然拥有了莫扎特的力量:“狡猾的上帝!——你是敌人!我现在就给你命名,——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我还要宣誓: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会竭尽全力在人世间破坏你的意图!(他恶狠狠地向上瞪着上帝,然后,对观众)说来说去,要是不给上帝点教训,那人还有什么用?”
那个崇敬上帝的、忠贞的庸才哪里去了?他开始像莫扎特一样不敬神,甚至走得更远,成了撒旦的宠儿。然而,尽管剧作中不断将莫扎特和萨列瑞进行对比,作者却并不试图引导我们蔑视萨列瑞。既然册封天才的权力归于上帝,那么凡人又有何资格指责庸才呢?因此,在整个剧作中,萨列瑞更多的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值得同情的角色。他理解什么是卓越,却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无力前行。他的艺术野心越大,他的痛苦就越大。更有甚者,上帝又不断通过莫扎特来嘲弄他,激怒他。渐渐地,他萌生了罪恶的念头,打算着手破坏莫扎特的生活。毕竟,上帝的宠儿生活在俗世,光靠着创作音乐,他无法维持肉体的存在。
如果抛开前后的关节,那么莫扎特和萨列瑞在这里的关系便很容易被理解为善和恶的对立,然而作者并不这样认为。那是一个受到上帝垂怜的世界,但萨列瑞的痛苦和罪恶似乎又不断地质疑上帝的逻辑,甚至是上帝的存在。萨列瑞说:“上帝需要莫扎特打开他通向这个世界的路,莫扎特需要我才能在这世界上出头露面……你们看我下决心在这个世界上堵住上帝的路,而他一边赏给我额外满足,同时又放手让我破坏了一个我讨厌的竞争对手的前途。”这样,“上帝的宠儿”这个主题也就愈发含混不清,也愈发有悲剧意味。
就在莫扎特的才华不断绽放,几乎要冲破萨列瑞的阻挠时,他的父亲,里奥波德·莫扎特去世了。对于莫扎特来说,父亲像是上帝在人世的化身。他给了莫扎特才华和命名,真正使莫扎特成为“宠儿”;同时,他又是扼住莫扎特咽喉的人,使莫扎特在精神上受到控制,不敢擅自行事。他的死给莫扎特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时的莫扎特和萨列瑞之间产生了神秘的感情联系,于是有了下面的场景:
莫扎特: (悲痛地)我不听他的恳求,结了婚。我把他一个人丢下,我跳舞、打台球、胡闹,让他一夜又一夜地在空屋子里孤零零地待着,连个照顾他的女人都没有……哦!上帝啊!
萨列瑞: (惊惶地站起来)伍尔夫冈,我亲爱的伍尔夫冈,不要责备你自己!……靠在我身上吧!只要你愿意……靠在我身上吧……
萨列瑞伸开双臂,充分摆出一副慈爱之父的姿势。莫扎特朝他走来,差一点就屈从于这个拥抱……
在这一刻,萨列瑞成了慈爱的父亲,而莫扎特则是受伤的宠儿。有趣的是,正是通过莫扎特对自己心灵创伤的暴露,萨列瑞发现了控制莫扎特的终极手段:他装扮成里奥波德的鬼魂,向莫扎特索要《安魂曲》,最终耗尽了他的生命。在莫扎特临死前,萨列瑞说:“上帝并不爱你,阿玛丢斯,给你起这样的名字,阿玛丢斯,上帝的宠儿,也没用!上帝谁也不爱!他只是利用,他利用了谁,他剥夺了谁,对他说都无所谓!你现在没有可利用的东西了,你太虚弱——你病入膏肓了!他把你用完了!你现在只能去死!”
莫扎特死了,萨列瑞成了欧洲最有名的音乐家。然而他也没有摆脱命运的悲剧——“我被名封闭起来了!紧紧地裹住了!埋葬了!——可是叫我出名的那些作品我自己清楚,毫无价值!这就是对我的判决!我必须容忍被人叫做 ‘卓越!……而到了最后,上帝还留了最狠的一手!他等到我淹没在名利,等到我对名都恶心了——突然,我的名消失了,一点不剩!……他叫我活到亲眼看见被所有的人遗忘!……莫扎特的音乐在全世界越来越响!而我的音乐完全没声音了,最后没有人演奏了!”
上帝通过对庸才的折磨来践行自己的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除了庸才萨列瑞之外,谁也无法理解,包括作者谢弗,包括作为读者的我们——尽管萨列瑞是作品中最质疑上帝的人。在作品的最后,萨列瑞选择了自杀(未遂)。按照他的逻辑——叫一个人堕落,就是叫上帝堕落——来说,自杀实际上等于否定上帝。似乎萨列瑞想说而未说的是,神设秩序,上帝有限的宠爱只是为天才准备的,而庸才则是被上帝冷落的人,遗忘的人。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守护神。那么,上帝还是那个全能的神吗?在我们这个最终失去了他全部宠爱的世界,又有谁不是被神祇冷落和遗忘的呢?也就是说,又有谁不是庸才呢?或许正是如此,萨列瑞才对观众(舞台下现实中的观众)奉上他的“神谕”:“轮到你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就站在周围的黑影里。你们也会被失败折磨,你们也会听到那个高不可攀、麻木不仁的上帝的冷嘲热讽——到那时候,我就在你们耳朵边上自报姓名,‘萨列瑞,保护一切庸才的圣人!……世界各处的庸才——现在的和未来的庸才——我赦免你们!阿门!”无论自知与否,我们都是庸才,都需要萨列瑞的赦免和庇护。
然而,又有谁是天才呢?是否真的存在完美无缺的艺术,如萨列瑞眼中的莫扎特音乐一样,“去掉一个音符,整个曲子就有了缺欠,删去一个乐句,整个结构就垮了?”这是人类艺术的真正高度,还是作者对现实艺术的想象?对此,我更愿意理解为,萨列瑞的野心不仅是自己的野心,同时更是谢弗的野心;萨列瑞的痛苦,也是谢弗的痛苦。因此,莫扎特不是上帝的宠儿,而是萨列瑞和谢弗的宠儿,是他们野心的化身,以及痛苦的源泉;萨列瑞需要摆脱莫扎特,而谢弗则需要莫扎特来不断提醒他艺术上的缺憾。
从这个意义上说,《莫扎特之死》这部戏剧不仅是在为莫扎特作传,也是在为萨列瑞作传,为天下的庸才作传。因此,整部戏剧是由萨列瑞来讲述的,而莫扎特只不过是一个被展示、讲述和观看的对象。在剧作一开始,萨列瑞就如开场道白那样对着观众宣布:“高雅的先生们,慷慨的女士们!我现在向诸位提供——只公演一次——我最后的作品,题目是‘莫扎特之死又名‘上帝的宠儿……”
剧作的作者是谁?萨列瑞还是谢弗?抑或二者为同一人?观众们从一开始就看不清楚,正如同看不清楚上帝判定天才和庸才的逻辑一样。清楚的是,莫扎特作为“上帝的宠儿”,昭示着上帝可能的存在;又如星辰一样,提醒我们当中的佼佼者——那些艺术家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