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裂的格雷厄姆?格林

2014-04-29夏宗霞

世界文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格雷厄姆维维凯瑟琳

夏宗霞

现代经典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生前对他的隐私严加保护,对别人的隐私也同样尊重。他的传记《一种生活》“在二十七岁时结束了有关自己的纪录”,之后他一直拒绝再写自传。格林1980年出版的回忆录《逃避之路》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只是有很强的自传性。究其原因,如他自己所说,自传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其他人生活的隐秘。

但格林的私生活对公众来说也并不是一个谜。在1976年,格林指定诺曼·谢利作为他传记的写作者。成功书写康拉德传记的谢利,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格林跌宕起伏、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但如果比较谢利三卷本的《格雷厄姆·格林的一生》和格林的另一位传记作者麦可尔?谢尔顿的《格雷厄姆·格林:内心敌》,就会发现谢利对格林多有溢美之词,尽管偶尔也会揭露格林性格中的黑暗之处;而谢尔顿的传记则在客观的描述的同时,对格林的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是“一部旨在打碎偶像的传记”。两位传记作者都从作品入手来解读格林的性格,但得出的结论迥异。从这两位传记作者的描述中,可感觉到格林的性格高深莫测,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格林可谓是一位情种,在他87年的漫长人生中,有五位比较重要的女性。第一位当然是他的妻子维维恩。为了追到这位梦中情人,格林共写给维维恩二千多封情书。为了能和她结婚(维维恩是天主教徒),他皈依了天主教。这一事件对格林影响深远:先是在维维恩的帮助下,深入了解天主教教义,为他的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罪恶和救赎等天主教思想,他因此被称为天主教作家。但格林认为自己并不是天主教作家,只是个信仰天主教的小说家。

他们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但格林很快就厌烦了这种单调沉闷的家庭生活。对格林来说,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百无聊赖。或是求死,或是要活得更刺激,这种极端不求中庸的态度,就是格林的生活哲学。也正是这种生活态度,贯穿了格林成年之后的生活,他不断地旅行,足迹遍布五大洲,他总是去最危险的地方,总是要去赌一下他能否生还。

一个躁动的灵魂显然也试图停泊在婚姻和信仰的港湾,谁知亢奋过去,随后是更深沉的抑郁。于是, 格林搬出去找个清静的地方住。在格林租住的地方,他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多萝西。多萝西是没有结婚的女人,她和她生病的母亲一起生活。

多萝西和格林在一起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光。所以当格林移情别恋时,她的天塌了:她开始酗酒,不久身体发胖,在无望的生活中打发时间。

格林一生中最重要的情人是凯瑟琳,《恋情的终结》就是以格林与她的关系为原型,并题献给她的。格林的第三位传记作家安东尼·马勒在传记作品《剑出鞘》中指出:凯瑟琳是格林创造力的源泉。格林与凯瑟琳相恋时四十二岁,已经是一位有名的作家;凯瑟琳三十岁,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凯瑟琳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是她同龄人中最为风姿绰约的。十八岁时,她出人意料地和才认识三天的亨利结婚。

1946年,凯瑟琳写信给格林,说她因为受到格林小说的影响,打算皈依天主教,想请他做自己的教父。格林答应了,但洗礼那天,格林有事不能前往,便让妻子出面代替他。妻子回家后向他描述了这位美丽的新教女,格林便安排和凯瑟琳见面。

凯瑟琳被格林的激情与才气所吸引,坠入情网,但是她与格林的爱情并没有欺骗丈夫。从一开始亨利就知道他们的关系。格林常常在他们家做客,亨利对他都是以礼相待。在与格林热恋的同时,凯瑟琳也没有怠慢丈夫,她还是与丈夫手拉手坐着一起听收音机,他们也从来没有分居两个卧室。格林是她的情人,而丈夫则是她最好的朋友。

凯瑟琳最幸福的时候,是有格林在身边又有亨利在家中等着她的时候。亨利要的只是如何让她开心,他没有嫉妒和愤怒。他决意做一个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只要凯瑟琳过得开心,他就高兴。他没有让占有欲、男人的骄傲和嫉妒等字眼蒙住他的心。凯瑟琳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从来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亨利更宽容, 还有谁有他那种宽博的胸怀。”虽然格林几次劝说凯瑟琳和亨利离婚,但她不可能离开亨利,因为亨利给她安全感,是她的归宿。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凯瑟琳有种预感:她和格林的关系不会长久。

格林与她的关系从1946年一直持续到1959年,持续了13年。格林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依赖凯瑟琳。如果没有凯瑟琳,格林有可能会在20世纪50年代自杀,因为格林患有严重的抑郁烦躁症(指周期性情绪过度亢奋或低落)。格林的爷爷曾患有此病,再加上格林的父母是近亲结婚,导致格林的内心更加敏感和脆弱。

凯瑟琳是导致维维恩和格林正式分居的女人:当维维恩无意中发现了格林写给凯瑟琳的火辣辣的情书,她意识到格林的心已不在,守着一具躯壳过日子没意义。但他们一直没有离婚,因为他们是天主教徒。当维维恩最终看到格林扭头而去,甚至连头都没有回过,维维恩的眼泪夺眶而出、心在滴血。但格林对两个孩子还是尽了父亲的义务,他死后的财产分给了两个孩子。

格林与凯瑟琳之间关系的一个微妙之处是:在他们两个人是情人关系的存续期间,格林和凯瑟琳分别另有情人,并因此而互相吃醋。最严重的是格林,他允许自己有另外的情人,却阻止凯瑟琳有另外的情人。格林的占有欲和妒忌心最终让凯瑟琳认识到逃离才是唯一的出路。为此,他们既有偷情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苦。

格林对凯瑟琳的爱一直持续到凯瑟琳生命的尽头,甚至一直延续到格林生命的终结。凯瑟琳是格林的红颜知己、精神上的知音。格林写给凯瑟琳的信:“我对你的爱超越了我对维维恩、多萝西和安妮塔的爱,即使伊芙也不能夺去我对你的爱。”没有任何东西和任何人能抵挡他们之间的爱。凯瑟琳是格林一生的挚爱,许多年他“狂野地、疯狂地、无可救药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莎士比亚对爱情的描述适用于格林:“情人的眼睛啄瞎鹰眼。”开始时,凯瑟琳的爱是格林生命的阳光;终结时,是他绝望的冬天。

凯瑟琳生命的后期,由于酗酒等原因,毁坏了她姣好的面容和健康。在病重期间,她拒绝格林去看望她,只让丈夫和她在一起,因为她不愿让格林看到她病重的样子。倒是亨利每天守在她的床边,伴随着她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只有这接受一切失望、失败、背叛的才是最终的爱?

凯瑟琳去世以后,格林曾写信致哀。亨利给格林的回信中写道:“你是我最后一个写回信的。因为给你回信最难。我想了许多,但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不应该自责,当然,你给我带来痛苦,但是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从未给别人带来过痛苦呢?你也带来过快乐,人生是很难简单地做一个加减法的。但是你给了凯瑟琳别人无法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能说这东西改变了她的生活,但是却可以说让她变成了一个情感更为深刻的人。让我们见个面吧,下次你回英国时告诉我一声。”多么慷慨的一位绅士!

不知是不是巧合:格林和亨利都是1991年去世的,相去三个月。

格林的第四位情人是瑞典演员安妮塔。安妮塔拥有一个完美女人所具有的一切:美丽、天才、智慧、语言天赋(精通英法两门语言)、天性恬淡并且性感。如果不是安妮塔不愿意在国外发展她的演艺事业,她希望在瑞士养育她的孩子,也许她和格林的关系就永远地确定下来了。1955年到1958年他们是情人关系。他们两人的关系使格林和凯瑟琳的关系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格林最后一位情人是伊芙。他们交往了三十余年,伊芙陪伴格林直到他生命的结束(在格雷厄姆·格林去世的前几天,是伊芙在瑞士维维的省医院里陪伴他);对格林的思念,一直延续到格林去世十年后伊芙生命的终结。格林和伊芙交往的前十四年里, 伊芙的丈夫是不知情的。 他知道后,一定带给他无尽的屈辱和伤痛。但他又不能挑明,因为如果让伊芙选择的话,她肯定会选择格林。格林和伊芙同在安提贝斯生活,但是他们从未住在一起,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公寓。格林每天早上写作,伊芙中午时分会到他那里。两人一起到他们最喜欢的餐馆吃午饭,下午带着伊芙的狗出去散步或会朋友。伊芙每天在下午六点左右回自己的家之前,总是先要把格林的晚饭准备好。晚上,格林则阅读或是修改手稿。

格林除了有五位重要的女人,他还有许多艳遇像流星划过夜空,一闪而过。 除此而外,格林还去造访妓女。在当时,对于正人君子来说,嫖妓可是大忌,属犯法行为,但格林根本不把嫖妓当成是什么不光彩的事。1932年11月28日,他在日记中提出一个问题,他不是问究竟是妻子好还是情人好,他问究竟是妓女好还是情人好,因为妓女的责任就是要取悦人,而情人得被取悦,所以,他认为,有时,可能一个花钱买来的性伙伴会更好。“二战”期间,伦敦到处都是妓女。格林当时虽然有妻子在乡村,又有情人在伦敦,但是光顾妓女也是常事。在格林的许多作品中,如《恋情的终结》《喜剧演员》《名誉领事》《问题的核心》等小说中,格林描写了男主角在街上寻找妓女的过程,这些显然就是他自己的经历。

美国《时代》周刊于2005年10月评选出了自1923年以来世界100本最佳英语长篇小说。格雷厄姆·格林有两部小说入选,分别是《权力和荣耀》《问题的核心》,作为现代经典作家,格林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推崇。但就是这么一位重量级的作家,其私生活却是复杂和混乱的,作为作家的格林和光环背后的格林是分裂的。

猜你喜欢

格雷厄姆维维凯瑟琳
完美的鲨鱼
“果然”有意思
肯尼思·格雷厄姆
总是“大不了”的维维
扎克伯格大哭一场
小熊维维的信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谭维维:做一个摇滚青年
贾宝玉与凯瑟琳·恩肖的三角恋比较研究
格雷厄姆:我极少分析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