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4-04-29刘彩琴
刘彩琴
【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实际操作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来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结题,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而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二是效益的最优化.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高效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从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实际操作来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归纳结题的、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课前准备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仅是单纯地写教案,更重要的是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例如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即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证.
二、课堂上的实际操作
1.提出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新课引入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新课引入方法要做到让同学们将已学过的旧知识和将要学的新知识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一个好的新课引入方法要让同学们燃起对新课学习的兴趣,要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我们要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引出新知识,例如运用“数学小品”(主要指“数学典故”、“数学趣味”、“数学谜语”、“数学名题”及来自学生的“巧思妙解”等)导入.
2.分析问题
现在很多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上课是条虫,下课是条龙.这是为什么呢?很大原因是他们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感到乏味等.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尽量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把教学加以艺术化,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效果不言自明.同时,这样也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杨辉三角”时,引经据典,告诉学生:“这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贾宪首先提出的.可是,法国人认为这个成果是帕斯卡的,其实,杨辉的发现就要早200年,这在我国清朝的《永乐大典》中有记载,可惜这大典的唯一真本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被英国掠夺,至今存放在剑桥大学博物馆里.”我当场激情高昂地朗诵诗句,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杨辉风流贾宪娇,千年轶事话前朝,永乐大典今何在,举头西望英伦岛.”当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如炬,我相信他们心中的烈火正熊熊燃烧!这不就是高效的课堂吗?
3.解决问题
(1)立足教材,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我认为,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通性通法教学,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3)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分析和解决问题,必先理解题意,才能进一步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
(4)重视解题的回顾.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4.归纳结题
“结题”即一节课的“课尾小结”,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结题”对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巩固知识理解、加深知识记忆、把握知识重点以及活跃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结题”环节在充分注意“目标性”、“针对性”的前提下,着重启发性: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参与回顾、归纳、概括课堂学习内容,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或“提纲挈领,提炼关键”,或“由此及彼,展望后课”,或“课中设问,结题释疑”,或“串联知识,搭建网络”……结题的方式很多,但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参与是关键.“结题”中参与,让他们在知识“最近发展区”参与,更能够让他们获得成功.这样,有成功就有快乐,有快乐就有兴趣,有兴趣就能产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促进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如果说课前的备和课后的思是为课堂教学中教、学服务的话,那么课堂教学中教也是为学服务的,因为学是主体进行尝试、探索、自学,教是主导,起到疏导、组织的作用,所以落脚点是学.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数学》人教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高中《数学》人教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3]中学数学,2012年2月份上半月,湖北大学、湖北省数学学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