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教师的偏爱行为

2014-04-29赖圆圆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

赖圆圆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1条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体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关键词】偏爱行为 身心健康 热爱幼儿

【中圖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96-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感到教师对孩子的偏爱,俨然成了幼儿园的一种时尚。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和警惕。

据我所知,导致教师产生偏爱行为的原因大致有四个:第一,幼儿园教职工或他们的兄弟姐妹的子女,需要“特别照顾”;第二,一些老同学、老朋友的孩子也是教师的宠儿;第三,某些“聪明”的家长适时给教师一些“好处”,他的孩子也就得到教师的欢迎和喜爱;第四,部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幼儿,教师对他们又是亲又是抱。以上四种幼儿,穿衣喂饭,甚至擦屁股,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其他幼儿却被冷落在一旁。教师对幼儿的偏爱,往往会使其他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感到失望和无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在集体生活中所拥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力,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日子一长,便形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以致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次,我做了一架小巧玲珑的汽车模型,引来了许多幼儿的围观。有个幼儿怯生生地问:“老师,你的小汽车是给××小朋友吗?”我反问:“为什么要给××小朋友呢?”周围的幼儿竟不约而同地说:“老师都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他的。”听了这句话,我感到这些幼儿在思想上与××小朋友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关系。还有一件事,更是令有偏爱行为的教师脸红:一个幼儿上幼儿园半天,天天早上哭着不肯进课室上游戏课或玩一些活动等。究其原因,是他成了教师心目中的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每逢碰到什么事情。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开口就训斥他。久而久之,该幼儿就产生了对幼儿园的厌恶心理,并用哭闹的形式来抗议。这样严重的后果,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实际上,教师的偏爱行为是教师人为地将一部分孩子从群体中分离出来,给他们加上了特殊的防护罩,结果形成他们处处不同于人的优越感,助长了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去年我班有个幼儿,玩具玩最好的,凳子坐最新的,被子也要盖最漂亮的,平时经常抢别人的东西,稍不如意,就哭闹不止,躺倒在地。一次,他将一幼儿打得鼻子流血,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竟回答:“我舅妈是老师,我不怕,她不给我吃泡泡糖,我就打她。”看,小小年纪就会仗势欺人,如此发展下去,长大还得了。可见,过分的偏爱不是爱,是在把幼儿慢慢推向反面。

以上事例,已足以说明某些幼儿园教师的偏爱行为,会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幼儿园教师应该自觉摒弃这种行为,幼儿园园长也应对教师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对问题较多的教师要给予批评,并督促其改正。总之,要按照《规程》的精神,面向全体幼儿,把我们神圣的师爱播撒到每个幼儿心田里,让他们多少年以后回想起幼儿园生活时,都能够自豪地说:“老师是爱我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

[2]《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1日起施行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
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研究
老年人住宅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综述
浅谈跑步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论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