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地理复习中的气候教学策略探究

2014-04-29李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拉丁美洲气候

【摘要】高本文以拉丁美洲为例,探讨了区域地理复习中的气候教学策略。提出在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选择学习侧重点;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从基础知识、成因分析、知识迁移等方面实施策略性教学,并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 气候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72-02

区域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众多地理问题的考查都是在区域背景中进行。纵观近些年学生考试和学习情况,在区域气候问题这一高考地理的重点和难点上,老师普遍感觉教学上有压力,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理解上有难度;尤其是目前高考地理呈现出越来越重能力的趋势,即注重考查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区域气候教学的难度。

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上,有必要进行气候问题教学探讨,有责任将气候这一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地理学习的难点内容让学生融会贯通。基于此,怎样确定区域气候的教学内容?怎样把气候分析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区域地理复习教学?怎样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和分析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都比较突出,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有较好地体现,(如图所示)笔者尝试以拉丁美洲为例探讨区域气候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教与学在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1.“教什么”?

“教什么”的问题,不是我们想当然就能得出结论的,首先应该寻找依据。在笔者看来,教师的“教”要依据高考大纲教。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纲涉及到这部分的最重要的表述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要结合实际情况教。依据目前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状态来确定教学内容。进入到区域复习之前,学生对世界气候的总体状况已经有了认识,气候的类型、特征、分布、成因、判读,都已经有了系统的学习。

其次要确定内容。有了这两个依据,“教什么”就能确定了:

(1)帮助学生梳理拉丁美洲的基本气候状况:类型、分布、气候总特征。

(2)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成因,尤其注意从宏观的角度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去把握,同时注意综合因素作用的分析,教会学生有层次、有主次、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在全球范围内体验气候分布的共性和个性。

2.“学什么”?

“学”要依据教师的“教”来确定,同时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断,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有侧重、有详略的选择学习。例如:学生对拉美气候类型的分布记忆很困难,建议其先结合拉美的纬度分布去理解拉美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结合地形分布去理解气候分布的界限,以此来强化记忆。简单来讲,就是在巩固基础知识、学会分析方法、加强知识迁移的基础之上,分析自我,有的放矢。

二、教与学在方法上的有机结合

“怎么教”和“怎么学”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是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灵活应对的。

1.基础知识。

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拉丁美洲的南宽北窄、倒三角的陆地轮廓很有特点,纬度范围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形分布分区明显形成了气候分布的天然纵膈,洋流呈现岸暖流西岸寒流,教学中教师应把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铺垫,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和推测记忆,然后归纳总结,最后进行强化记忆——填图考查,如下:

给出拉丁美洲区域地图,让学生画出重要纬线的分布——0°、23.5°、30°、40°、60°等,画出重要地形区——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等,画出沿岸的洋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秘鲁寒流等,标注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所以这部分教师采用讲授法、启发法和归纳法。而学生采用的就是理解记忆、填图法。

2.成因分析。

氣候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已为气候成因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因分析,不是文字的简单表述,它必须置于区域环境背景当中去阐释,去逻辑的推理。

第一步:运用基础知识的填图,标出重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第二步:举一反三,给学生一个示范,强调紧握“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这一主线,即: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教师举例:世界上最大面积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纬度位置:0°赤道附近,终年炎热。

大气环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多雨。

下垫面状况:东临大西洋,东南信风经暖热洋面带来大西洋丰沛水汽;宽广的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山地环绕、东部开口的地形,加大了降水的强度;东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学生演练:

(1)西海岸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2)安第斯山脉南端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差异的成因。

(3)拉美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

这一步,教师用到的重要方法是读图指导法、演绎法和启发法,以及对比分析法。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紧跟教师推导的节奏,探究学习,找出普遍性和特殊性,并通过训练加深认识。

3.知识迁移。

拉丁美洲气候分析只是局部地区的探讨,从平时考试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做题时很容易想不到、联系不上,这说明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还很局限,知识的迁移还存在较大的障碍,所以气候分析除了本地区的分析之外,还需适当的提出有一定思考难度,区域跨度较广的问题,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结束对拉丁美洲气候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开放性的问答法,要求学生找出其它地形明显影响气候的例子,通过此类问题,让学生建立全球思维,感受地理知识迁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三、结束语

区域气候教学只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教学中教师不能占据过多的篇幅,破坏区域地理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可通过精心的设计,如上文所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让这个环节体现特色。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乐趣,让其在轻松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为不久之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道才名师工作室.“气候形成与变化”专题[J].地理教育,2013,9

[2]严英英,蒋程程.非洲自然带分异基础的“观点交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

[3]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作者简介:

李娟,湖南常德人,1984年8月出生,职称:中教二级(岗级十一级)。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气候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拉丁美洲油气探明储量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