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要牢记自己的仁爱与责任
2014-04-29迟道春
迟道春
新闻媒体是“信息流通的动力”,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新闻人作为社会信息的传递者,不仅传递消息,而且传递意见、反映社情民意,已经成为了社会实现意见交流与沟通的纽带。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媒体,越来越依赖媒体,对新闻人来说,保持自己的博爱胸怀,秉持和坚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被诱惑驱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新闻人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弘扬博爱精神
去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名叫姜仁瑞的汽车修理工,背着瘫痪的病妻参加《中国达人秀》,制作“孔雀开屏”装置就是为了博取妻子的笑容,人们都称呼他“孔雀哥”。我对他进行了采访,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事迹,从而感动和影响更多的人。
采访中得知,姜仁瑞还有两个女儿正在上大学,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撑者,高昂的医疗费和学费渐渐压弯了他的身躯。我问他,现在已经是网络红人了,为什么没有刻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呢?他说:“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这些就只是尽一个家庭里男人应该尽的责任而已。”
姜仁瑞的事迹令人感动,经过采访,编写了《孔雀开屏博妻笑,千斤重担一肩挑》的稿子。经报纸刊登后不久,当地总工会、红十字会等机关从报纸上得知此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很快姜仁瑞孩子上学的学费就凑齐了。还有很多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纷纷进行帮扶,姜仁瑞家很快经济有所好转,他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这个报道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反响良好。
这次采访经历,引起了我的思考。采访人物身上彰显的是人性之美,这种美感动了很多人,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价值观,表现出信仰危机,金钱至上,道德沦丧。受这些负能量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扭曲变形,有的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那么,如何走出信仰危机的误区?怎样以一种健康向上的态度做人做事?无疑这种传递正能量的声音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因而新闻人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坚持弘扬博爱精神,使其得以相互的影响和传递,让爱与和谐深入人心。
新闻人要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做好事被讹诈的新闻报道,导致很多老百姓都认为现在的社会环境之下,最好不要做好事儿了。对此记者深思:这个社会真的不可救药了吗?真的不能做任何好事了吗?事实上,特殊个例事件是被媒体给放大了。这种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助长了不正之风。报道者欠缺深入思考,报道得也不够全面,是一种缺乏责任的表现。
新闻人身上的担子非常重,任何事件都要看本质,除了需要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之外,更要注重事实的“完整性与普遍性”,尤其要考虑社会影响。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体现在坚持正义公平的价值判断上。要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不是随波逐流。据央视报道,调查100个救人和被救的案例,会发现真正不被感谢或者被讹诈的现象不足5%;深入追踪下去,就会发现讹人者最终会受到处罚,被讹者最终会还其清白,这才是原原本本的真相。这些真相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达到打击邪恶,弘扬正义,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标新立异的东西会吸引眼球,但会导致整个社会都走向另类与“非主流”,那是非常可怕的。选择什么题材、怎样报道,起码要坚持秉持公序良俗的考量。即使是在标榜“新闻高度自由”的西方社会,暴力、色情等内容,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新闻媒体是面对公众的,新闻人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公共利益的维护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准确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维护大众心中的“真、善、美”,维护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这不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还要有引导,有引领,要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要在利益诱惑下允中守直。人性里面最基本的价值与道德观念应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在这样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平等博爱、关怀弱者、互相帮助的声音将成为常态化,正如同一句歌词所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荣通讯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