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养殖节能减排的措施
2014-04-29李德强
李德强
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不断快速发展,各类动物的饲养量不断增加,规模场、小区、联合体、合作社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如何降低畜牧业生产废弃物的污染及有效利用废弃物。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1 强化规范管理,降低畜牧业生产污染。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合理规划确定动物养殖场或小区的建设位置,首先必须保证远离居民区,与主要交通公路要有适当的距离,地理位置要稍高,防止雨天积水。并有充足、优质的水源,有生态环保的自然环境。二是有关部门必须为政府当好参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参与制定建设方案,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法》所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的要求。三是强化动物排泄物和有害气体的处理,动物排泄物中的氮是污染环境的重要物质,动物产品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是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污染,可在单位饲料中和畜舍的垫料中添加各类除臭剂,如硅酸盐矿石、绿矾、酶制剂等,用来吸附、抑制、分解和转化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四是规范、控制、合理使用兽药和添加剂。必须严格禁止使用公害大的兽药和添加剂,规范按照规定标准使用兽药和添加剂,严格执行兽药用量标准和休药期,把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标准范围以内。
2 有效规范使用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首先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利用本地区一切可以利用的饲料资源,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配制相应的饲料日粮,充分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要合理的使用合格的饲料添加剂,用以补充饲料的全价性,预防动物疫病、保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二是采用科学的饲料加工方法,由于饲料在加工的过程中,不正确的加工方法会造成饲料的营养被破坏。因此,必须改进饲料的加工方法,对不同的原料要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如谷类饲料加工的越细,动物的消化率越高。如果将粉碎的谷物饲料制成颗粒饲料喂饲动物,可提高23%左右的饲料利用率。三是加强科学管理,动物在饲养的过程中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同时也制约着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必须根据动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和生理要求,创造适应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和科学合理的日粮,从而促进动物维持体温平衡和减少动物体的热能损失,实现减饲料、降成本、提效益。
3 加强科学规范管理,提高饲养技术。饲养过程中管理水平和饲养方法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污染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饲养水平。一是要改变传统的饲养方法,传统的放牧饲养法。至今依然存在,虽然国家已经为了保护草原资源,提出了草原禁牧,但仍然有的地方的养殖者还是在放牧。动物通过放牧会消耗大量的热能和一些营养物质,费工费时难管理,草原植被还受到破坏。因此,必须实行全部集中舍饲圈养。二是要因地制宜确定饲养方法。要根据所饲养的动物数量、本地的饲料特点,研究制定饲喂方法,可以节省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具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商品蛋鸡每日饲喂两次饲料的浪费量是8%左右,每日饲喂三次的浪费量是4%左右,每日饲喂四次的浪费量是2%左右,每日饲喂五次的浪费量是1%左右;饲养商品猪的如果采取干料饲喂法浪费饲料1.5%,采用水浸法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3%左右。三是实行科学管理。动物饲养管理的条件,不但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还影响着饲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特点、不同的生产目的,给动物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和调整日粮、调整饲喂的时间和方法。从而使动物实现健康生长、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4 强化畜牧生态研究,推广畜牧废弃物再利用。进一步研究、开发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无废物、无污染物、无公害的畜牧业生产。要遵循现代化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规律和原理,研究、开发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同时,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组织畜牧业的生产,通过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牧业生产优质、高效、科学的畜产品。实现生态畜牧业生产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废弃物,如在建设规模养猪场的同时,建立渔业养殖场,利用猪粪作为养鱼的饲料,实现养猪养鱼双丰收。所有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可以修建沼气池,利用动物的粪便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利用沼气来取暖和预温。在农村建立庭院立体生态模式,以农户为对象、庭院为依托、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可采用“鸡-猪-沼”模式,“鸡-猪-菜”模式,“牛-沼”模式,“牛-粮”模式,“粮-猪-沼-鱼”模式等等。从而实现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生物技术、物质与能量多层循环利用技术,达到立体化、无污染物、无废弃物、高能、高效生产的理想目标。(编辑: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