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及满意度分析
2014-04-29周慧孙玫玲李健化等
周慧 孙玫玲 李健化等
摘要依据蓟县2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以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满意度和效益为基本评估对象,以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为基本方法,对气象服务调查内容和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和客观评估分析。结果发现,暴雨或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的时效、预测的准确性和气象预警覆盖率是地质灾害关注最高的气象信息;对目前气象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程度达88%,手机短信以其传输便捷、迅速等优势仍然成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并希望从气象部门获得相应的气象预报预警、灾害易发区自动雨量监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服务。
关键词地质灾害;气象服务需求 满意度;蓟县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187-02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07ZCGYSF03300)。
作者简介周慧(1960- ),女,天津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气候影响评价、专业气象服务和科研工作,Email:shihui_zhou@126.com。
收稿日期20131210近年来,国内因暴雨或强降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频发。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也是突发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县,虽然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如南方一些省、市发生的频繁和强烈,但由于当地地质及地形地貌条件,在强降雨和持续长时间降雨条件下产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客观存在[1]。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以来蓟县山区因暴雨或强降水引发泥石流等灾害27处、滑坡8 处,死亡51人,给当地造成一定的伤亡及财产损失。
迄今,国内专家学者对地质灾害预报模式、实例分析和防灾措施研究很多[2-5],如吴永等在系统阐述四川滑坡灾害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以及各因子作用的大小,并提出在四川特有地理环境中防治滑坡灾害的对策[2];丁文广等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灾害管理体制、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灾害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调查分析方面较少涉及到。目前蓟县已开展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和应用,但暴雨预警预报的精细化程度以及灾害易发区或隐患点的防御工作仍相对薄弱,组织体系亟需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亟需扩展,同时,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预警预报及服务的需求日趋增多。笔者在调查天津蓟县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情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在地质灾害防治中气象服务的需求、满意程度和效益评估,对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能力、灾害防治的应急救灾和防灾意识有积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典型案例的确定典型案例的挑选以2012年暴雨灾害为主要致灾因子,为政府决策、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依据,相关数据和信息报道来源可靠,可操作性强。依此标准确定的2个典型案例分别是2012年7月22日天津蓟县山区局部岩质崩塌灾害气象服务案例和2012年7月25日天津蓟县下营镇滑坡灾害气象服务案例。天津2012年“7.22”大暴雨,蓟县最大降水量228 mm,为30年极值;当天14:00~16:00,天津市气象台与国土资源局紧急会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3 级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台字幕滚动播放,短信提示未来48 h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实现预警信号的全网发布;蓟县政府启动暴雨气象灾害Ⅳ级和Ⅲ级应急响应,迅速转移292户、1 106名群众和260名游客,成功处置重要山洪灾害隐患点14处、处理险情72处。随后“7.25”,蓟县再次出现短时强降水,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和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4级预警信息,广泛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地质灾害信息,由于应急响应措施得力,整个降雨过程未发生山洪泥石流灾情。
1.2调查时间及对象针对“7.22”和“7.25”强降水过程,开展蓟县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天津市的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市应急办、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旅游局、市民政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和蓟县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局、县下营镇政府、县许家台镇政府,以及典型案例发生地蓟县许家台和下营镇的社会公众人员等14个行业或单位,总共109人,问卷收回率100%。
参加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专家中,来自社会公众的专家最多,占总人数的56%,其次依次是基层工作者、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分别占总人数的17%、15%和12%;参加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技术型专家所占比例最大,占69%,其次是领导型和管理型,均占总人数的14%,财务型专家最少,仅占3%(图1)。
1.3分析方法依据上述2个典型案例,天津市气象局先后组织召开2次专家评估座谈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满意度和效益为基本评估对象,以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为基本方法,对这次调查内容和收回的调查表做出调查评估报告和客观评估分析。图1参加地质灾害防治评估专家所属部门(a)和岗位类别(b)构成情况2结果与分析
2.1气象服务需求调查
2.1.1国土资源部门。对国土资源部门专家气象服务需求调查表明,在地质灾害防御中,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技术水平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气象预警发布的及时性、预报准确率和气象预警覆盖率对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重要。在列举出的14类希望获得的气象服务产品排序中,一致希望获得气象预警信息、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和天气形势分析等服务产品,80%的专家希望获得灾害易发区自动雨量监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地质灾害气候预测等服务产品,60%的专家希望获得逐3 h降雨滚动预报、12~24 h降雨预报和0~3 d降雨预报等服务产品,座谈会上,大多数专家认为提前24 h收到气象预警信息,更有利于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2.1.2相关政府部门。对相关政府部门专家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在地质灾害防御中,一致认为气象预警对开展地质灾害防御以及政府决策非常重要,80%的专家对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技术水平表示关注,特别是天气预报准确率、气象预警发布的及时性、气象预警覆盖率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重要。 在获取地质灾害相关气象服务信息传输手段中,手机短信以其传输便捷、迅速等优势,得到专家一致认同;80%的专家认为在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应急救援的各个环节中,应急决策的确定对防灾、抗灾、救灾整个过程最重要;提前24 h收到气象预警信息,确定应急决策方案、部署人员和财产转移、灾害易发点排查和相关设施除险加固,对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最有利。一致认为乡村大喇叭、电视和手机短信等以其自有的优势,成为传播气象预警信息最有效的传输手段,其次是广播和电子显示屏,均有80%的专家认同。希望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的同时,传播有关气象预警及其级别、灾害可能影响、未来天气预报、灾害防御避险措施等内容,指导灾害防御工作。
2.1.3基层工作者。对基层工作者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人员和财产转移、应急工作的启动、灾害易发点的监控和排查、应急决策确定等环节在组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其重要程度依次为气象预警发布的及时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气象预警发布的及时性和气象预警覆盖率;一致认为影响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应急工作组织、气象预警准确及时;而相关部门联动配合、预警发布渠道畅通和公众避险自救能力,均占88%。87.5%的专家认为政府应急组织和气象预警准确及时,是影响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一致认为提前24 h收到地质灾害相关的气象预警信息可有效保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1.4社会公众。对社会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调查表明,在地质灾害发生期间,地质灾害相关的气象预警信息收到率达80%。手机短信和电视等以其自有的优势,仍然成为向公众传播气象预警信息最有效的传输手段,获取气象预警信息率分别达83%和70%(图2)。社会公众认为,目前气象预警信息准确或比较准确的占93%;所收到的地质灾害相关气象预警信息及时或比较及时的占88%;社会公众对影响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由重到轻依次为气象预警准确及时、预警发布渠道畅通、政府应急工作组织、气象信息员队伍素质、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公众避险自救能力。社会公众对地质灾害气象服务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天气预报准确率、预警发布的及时性和预警发布的覆盖率,其中预警发布的覆盖率占82%;93%的人希望获取地质灾害相关气象预警。
2.2气象服务满意程度调查在调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满意度中,拟定了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共5个档供专家选择,结果表明(图3),来自国土资源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基层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58位专家对目前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满意度较高,达69%,基本满意率达19%,另外,有12%的专家认为一般,没有不满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