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副刊要在“专”字上做文章
2014-04-29杨金凤
杨金凤
专副刊作为正刊内容的补充和延续,它在宣传相关政策、重大新闻等方面不如正刊来得及时,在内容上它又偏重于服务性和娱乐性,在纸媒上似乎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于是有人认为,专副刊可有可无。其实,打开任何一张报纸,文学版、体育版、文娱版等均占据相当多的版面,读者对专副刊也时有评点,这说明专副刊的内容还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任何时期都大有必要存在。即使是专业报刊所面对的读者——往往是相关领域的群体,在了解了有关的政策动态后,还是会关心一下如何养生保健等专副刊的内容,这也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办好专副刊,对报纸的发行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近年来,《锡林郭勒日报》为了提升报纸影响力、竞争力,打造报纸品牌,推出各种各样的专副刊,而且专副刊在该报纸版面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专副刊,已经成为《锡林郭勒日报》广大读者的看点和亮点之一。
那么,作为有着光荣传统的报纸,怎样办好专副刊?怎样才能突出专副刊的特色?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专副刊在于“专”,要注重深度
以《锡林郭勒日报》为例,专副刊部先后开辟了《道德与法》《教育科技》《文体博览》《百姓生活》《关注服务》《健康养生》《民生热线》等版页,由于读者群明确,内容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为《锡林郭勒日报》增添了亮色。这些专副刊既有传统的内容,又在新兴的法制、教育、文化、休闲、娱乐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每个版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读者群、自己的市场,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那么,怎么把专副刊办得有特色有活力呢?笔者认为,专副刊大部分稿件不同于一般化的动态报道,专副刊中有力度、有深度的报道越多,那么专副刊的个性、特点也就越突出。有些问题即使本报新闻版或其它报纸已做过报道,但只要报道角度新、挖掘深、剖析透,同样可以使读者通过读专副刊上的报道而对已经了解的新闻有一个新的更深的认识。
二、贴近读者,反映读者的心声
报纸专副刊不同于一般版面的重要标志,就是在于更紧密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读者是报纸专副刊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审美情趣,决定着他们对报纸的取舍和认可。所以专副刊要吸引读者、征服读者,就必须保持“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注意反映读者身边的事、身边的情,让读者一看便能产生共鸣,这样的专副刊自然就会受到读者的青睐和好评。
怎样贴近读者的心?这就要求专副刊编辑要注重创新,不断赋予专副刊新的活力。专副刊编辑是专副刊编辑思想的策划者,是专副刊稿件的选择者和加工者,是专副刊版面语言的运用者。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专副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以,专副刊编辑要做到主动策划,主动突破,在选题方面求新。
策划要贴近实际,注重在报道层面上的拓展,增加读者喜爱的内容。不了解受众的需求,专副刊编辑培育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社会生活一天天在变,受众的口味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变,专副刊编辑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受众的需求脉搏,并在专副刊稿件组织、版面设计上做出反映。
风格要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要求我们打破一成不变的编辑格局,跟上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我们专副刊的风格,就是要表现在把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关注人民平凡的生活侧面,聚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入情入理,富有勃勃的生气。
服务上要贴近群众。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我们许多编辑通过实践体会到,专副刊必须要有一副可亲的面孔,才能使近者悦、远者来。
三、以版面语言来提高专副刊质量
报纸的版面,就像人的脸面,是报纸的“门面”。它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社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报纸编辑的思想水平、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版面不只是稿件的简单排列摆设,而应是编辑对稿件进行有机地艺术组合。设计版面犹如产品的包装装帧,只有大方、清爽、好看、得体的版面,才能赢得读者的共鸣。
笔者认为,专副刊要大胆运用图片,在版面上放大图片,增加图片量、灵活多样的使用图片,成为每个报人的共识,凡是报面设计好的报纸,几乎都是图片运用得好。
充分使用好留白。留白是近些年来报纸借鉴西方版式较为突出的表现。版式总体要大方舒展,不能沉闷。内容涉及要广,稿件长短要搭配得当,编辑可以不局限于编排技巧,在“多样统一”这个形式美的最高法则下,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与尝试。
(作者单位: 锡林郭勒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