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
2014-04-29田东平
田东平
摘 要: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交互与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角色;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
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现今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大面积推广,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在操作上,
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适应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在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上取得突破。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一般来说,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学模式,二是教学程序。新课程放开了对教师的束缚,使得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绝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要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建立并运用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一、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教学
模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教堂教学中学生要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仅仅是依赖教师主观的讲授;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因为物理氛围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的有利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实际与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和兴趣。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究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习惯物理学习的主动探究的模式。
在主动探究的这种教学模式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兴趣、举措、态度、焦虑、厌倦等,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对探究模式产生抑制和阻碍;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会像催化剂般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效率和质量。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误差分析实验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物体如何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实验过程中无法确定的受力情况及如何平衡摩擦力之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在不同角度的倾斜面上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的基本规则是:以教师向学生的单方向的信息传递为途径。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教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虽然,在教学中学生也会有一些反馈,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目的是为了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能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教。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没有自身的个性,思维方式单一,缺少探究心理,更不会主动创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养成学会学习的好习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交流互动、团结协作的教學模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主要以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为目的,以合作学习、建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发挥学生潜能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在团结协作、互利互助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在动态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中,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协作,积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课堂教学深入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整体参与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协作、生生多向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真正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学习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很长的时间里,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被充分地重视,使物理知识与生活应用脱离,对于怎样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涉及甚少,学生们不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根本思想就是要教育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使物理学习与运用物理知识能有效地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学习物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日常的生活现象逐步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思考,并得出实践研究的成果结论。
参考文献:
[1]冯清华.论中学物理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2]潘长有.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措施[D].延边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校)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