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变形神 难歪意韵
2014-04-29闫小飞
摘 要: 中国地大物博,民间舞蹈艺术千姿百态,以傲视群雄的姿态屹立于中国舞蹈界。在中国舞蹈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中,民间舞始终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内在所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笔者通过近十余年的民间舞教育教学研究,分析研究民间舞教育教学的基本现状,剖析民间舞动作规格与表演风格的关系,提炼二者存在的艺术性质,将民族民间舞蹈融会贯通,为广大舞蹈教育者、爱好者献出自己的粗浅之见,以激励更多舞蹈人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民间舞 教学法 教材 互补
民间舞蹈教学法指导是民间舞蹈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传授和辅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实际运用于自己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学、自练、自选、自评、自管的能力。其最本质的特点是不仅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参与,而且还要主动地投入和亲身体验。这一特点决定了民间舞蹈教学法中学习方法的主体是理解动作技术、掌握动作技能,达到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学法指导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重点放在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民间舞蹈教学法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内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民间舞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民间舞教学现状
新世纪的人才要求和当前国家提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民间舞蹈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注重全面性、全体性、整体性和差异性。但是在民间舞蹈教学理论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完善的前提下,民间舞蹈课的教学过程却难以抛开“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比较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和技术,但却勿视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性。严格地说我们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教法”,轻于或没有“学法”。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确实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独特的学习方法,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技、能”,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方法。因此,对于学法指导的分析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加强学法指导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更具有完善和发展民间舞蹈教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从整体上看,它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互为联系,互为转化。因此,在民间舞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学会”跳民间舞、“吃透”民间舞,除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认识之外,还要从民间舞规格与风格上去剖析探究、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悟出其中的规律性。舞蹈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在授课前,必须掌握好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地进行授课。综上分析,在民间舞的教学中,严格要求、细致训练、统一规格(动作内在的规定性)是基础,鲜明生动、色彩浓郁、舞韵风采是呈现的结果,风格是宏观的、规格是微观的。
二、 民间舞蹈教材与教学法关系
民间舞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及目的是:通过系统规范化的教学内容,配合相适应的、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民间舞基础知识、技术运用方法、基本能力(形态技能、心智技能)等诸多方面得到培养开发和训练,以适应掌握各种民间舞所特有的节奏、动律和风格,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为学生在舞台艺术实践和将来从事民族舞蹈教学科研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笔者认为民间舞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在教学中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学生按课堂教学中教授的学法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细致地做好民间舞教学指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
1.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教材
民间舞的课堂教学教材,是以中国各民族独具风格特点、生活气息浓郁、个性特点突出、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训练价值的教材为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不能解决的技术技能问题。同时,通过民间舞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民间舞的基本技能、美学思想和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其教学目的和训练意义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民间舞蹈教材问题的设置,尽量不要以“是与否”的判断形式发问;讨论民间舞蹈教材的形式要多样化,可分组、自由组合,或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形成热烈的气氛。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去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必要时可由教师或学生做总结性的概论。那么作为教师,必须明白舞蹈最基本动律和最基本的训练价值。选择教材,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教材,这样在专业舞蹈教育教学的课堂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风格性较强的民间舞教材,会使得学生在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大脑支配开发等方面有莫大影响。
2.松弛有度、灵活多变的教学
动作组合风格特点概括,是以动作慢出慢回、急出慢回、有动有静、一张一弛的变换,把舞蹈元素单一训练的枯燥、无味组合烘托生动。在动律和风格上,舞台化的地概括出所教民族的地区地域、韵律美感和审美精神。民间舞与其他舞种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形式、风格、动态都有着其固定或特有的地域风格,这是中国民间舞区别于其他舞种所固有的一种舞蹈形式。不同地域的民间舞,其舞蹈的形式、风格、动态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而民间舞蹈内在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教学中要着重解决学生的身体松弛和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气质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弹性、速度、节奏感、乐感、技巧性和表现力等问题。民间舞的課程教学特点,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教学中,而其教材是经过无数艺人和民间舞专家、舞蹈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的悉心研究、提炼升华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规范而形成的,非常丰富而具有代表性,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使之变成课堂教材来培养训练学生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有很大的训练价值意义。
三、神形意韵不变、相辅融会贯通
在民间舞的教学中,严格要求、细致训练、统一规格是基础,鲜明生动、色彩浓郁、舞韵风采是其艺术性的呈现结果。保证好训练价值与表现风格的关系,使其有机地成为一体,互为联系,互为转化,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不顾此失彼,才能避免“形不变、神不歪”,从而达到神形同意、意蕴融合的高度和谐。
舞蹈教材与舞蹈教学法在舞蹈教育中可以看作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载体,但同时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主要以言传身教、视觉知识灌输,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教学,由于方法不得当,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兼顾学习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总之,学法指导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四、结语
全面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法必须从培养目标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积极锻炼身体的方法,努力掌握多种能力。还要抓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普遍性,拓展和延伸民间舞蹈教学法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民间舞蹈教学法的安排和选择,应通过许多项目的练习手段来促进身体各部位、系统、组织、机能、素质和活动能力的发展,做到因人因地和因时制宜。力求避免“形似神不似”,从而达到神形兼备、意韵融合的高度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失民间舞教学的本色和教学目的。对于民间舞蹈教材在学习和练习中的得失有必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讨论,做到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这对开发思维力、创造力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 林强.谈谈教学方法与方法教学[J].山西医学教育,2004(1).
[2] 颉锐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甘肃科技纵横,2005(5).
作 者:闫小飞,洛阳师范学院舞蹈系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