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艺术初探
2014-04-29梁晓泉
梁晓泉
紫阳北五省会馆是陕西省陕南地区祭祀关帝的场所,该会馆正殿壁画是陕西省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古代建筑壁画之一,是研究陕西地区清代关帝信仰的重要一环,对丰富中国民俗信仰美术图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壁画的内容题材入手,对壁画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北五省会馆始建于乾隆末年,位于汉江任河下游的一座名为“瓦房店”的古镇,这里地处紫阳县城西南八公里。瓦房店历史上水路畅通发达,连接着西南与四川的主要水路商埠。北五省会馆俗称山陕会馆,初期仅建有戏楼一座。道光至同治年间,这里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会在此建造会馆,以秦、晋、豫为首的北方五省共同出资,耗时数年,在山陕会馆原有的基础上相继建起钟楼、鼓楼、过殿、正殿等建筑物,形成了今日之规模,故有“北五省会馆”之称。作为紫阳县水运兴衰的历史见证,这里不仅是明清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明清会馆崇神文化的载体。1982年紫阳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年代后期,因为安康电站库区蓄水,瓦房店作为淹没区被迫搬迁。湖南馆、武昌馆会馆、黄州馆被拆除,而北五省会馆因地处淹没线之上得以整体保留。本文将以正殿内的壁画艺术为重点展开讨论。
一、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的题材
《三国演义》题材在清代壁画中较多见(楚启恩 《中国壁画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34页,2012年9月)。众所周知,中国明清时期的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各地涌现的富商中,以晋商最为活跃。在会馆设置的最初阶段,乡土神是最基本的祭祀对象( 王日根 《中国会馆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392页,2007年7月)。晋商长期以来受到自己乡土神关公“忠义”的影响,对“义”所代表的的“信义”,“诚信”有着深切的感受。他们把关公作为自己在外谋生的守护神,所以在晋商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中都设有祭祀关公的主殿。同聚一地的同籍客商大多以建造“同乡会馆”的方式彼此联系,为其共同利益服务。会馆成了商人们集聚会、娱乐、祭祀神祗于一体的场所。
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东西两个墙面上的壁画内容共有11幅,其中东壁5幅,西壁6幅。共有各式人物170余,与山西晋祠关帝庙壁画的大幅巨作相比,虽然篇幅不多,但不影响其题材内容的认定。正殿东壁壁画高约3.82米,宽约4.88米,约18.64米。根据三国演义的的描述对正殿东壁进行初步识别和判断,本壁应包含5段三国故事,除右中部分不详,其它分别为;左上:“关云长单刀赴会”,右上:“元直走马荐诸葛”,左中及左下:“孔明二气周公瑾”,右下:“吴国太佛寺看新郎”。西壁画面高约3.83米,宽约4.84米,面积约18.54平方米。上部从左到右依次为:疑似“赤壁之战”,右中:“关云长义释曹操“,左下:“玄德进位汉中王”,右下“赵子龙单骑救主(罗贯中 《三国演义》,三秦出版社,目录,1992年4月)”。
二、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艺术风格
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是陕西省现存古代建筑绘画艺术的重要一部分,也是陕西清代绘画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更深一步的体现了明清时期绘画的表现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工笔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它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统的散点透视构图
构图,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胡萍,唐书安编 《张立辰中国画理法讲习录》,人民美术出版社,67页,2008年9月)”。它不仅使绘画作品的构思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而且使作者的情感在画面中得以充分表达,更对画面能否符合形式美起关键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构图决定的。正殿壁画在构图布局的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散点透视”,是相对于西方焦点透视原理而说的,这种流动的视点在正殿壁画空间里表现为不固定,画家对多时空下的视觉形象进行散点布局式的整合,每一幅画面都是反映独立情景的画面,主要通过建筑、山石、树木、云气对画面进行巧妙的分隔,起到和谐自然的作用,观看者可随意根据自己的主管需要任意观看。这种呈流动性的布局主观上的需要而任意扩展了画面空间,打破了焦点透视的限制。
均衡的对称。紫阳北五省会馆存在明显的对称形式,除去建筑外形上的对称,壁画的对称则呈现为以正殿中央为对称的“左右均等”,两边分别为东壁壁画与西壁壁画故事场景彼此对应,如东壁右下的“大佛殿”对应西壁左下“的太和殿”,坐在“大佛殿”中的吴国太对应“太和殿”中央的刘备,两人身边左右又各有一位手执仪仗扇的仕女,两张壁画构图上的特征是平稳规则的结构,装饰意味浓厚,也体现东西均衡的关系。这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发展的均衡,体现在外观上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异形等量”的关系。依靠视觉重心平稳度的原理获得美感。不仅在造型上,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也有所体现。
虚实的关系。正殿壁画为了表现实际空间中的深度与广度,采用化实为虚、利用虚实的对比表现实际空间中的前后远近关系,同时也使画面空间体现出意象的特点。人物、建筑、战马等直接的艺术形象属于“实”,而壁画中最远处的树林则做了相对弱化的“虚”处理。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表述:“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节奏表达出来( 林同化主编 《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43页,1994年)”。
(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
肖像、仕女、忠烈、帝王将相一直属于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特殊范畴之内。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中人物形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
生动性。
在正殿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上出处体现了生动性,如西墙壁画右中部描绘关羽义释曹操的场景:关羽身着盔甲绿袍,跨赤兔马,右手执刀左手捻须,与身后将士驻足向曹操观望;军士中有的持剑,有的执矛,有的神情疑惑,有的双目圆睁。画面设色赋彩,在周围赭石色的衬托下,各个人物的神态非常突出,从人物的呼应关系中,观者能感受到一种画面空间的灵动,人物服饰的鲜艳色彩与周围沉闷的环境色彩形成了对比,产生了这种空间效果。每个人物的动态通过背景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也突破了现实空间的限制,达到画面空间的和谐。画家巧妙的利用了动静相兼的表现手法达到了自然和谐的效果。
真实性。
正殿壁画上的人物形象因小说中的身世、地位以及性格而各具特色。如所向披靡的关羽、赵云等武将人物全副武装、气势威严;主公曹操和刘备衣着华贵,举止稳重;仕女毕恭毕敬、身材窈窕,嫣然一笑给人一种亲切感。画家把对现实的情感和对故事情节加以艺术加工描绘于画面,使小说的情节与艺术的夸张融为一体,恰当的反映出三国故事原有的面貌。
三、结论
古代建筑壁画除了装饰建筑,它的题材内容也对广大人民群众其宣传作用,这些壁画大多产生于民间画家之手,其中大部分壁画正是画家用生活中的艺术形象来解释历史故事和宗教典故的产物。古代建筑壁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各地的艺术交流在技术手段、创作表现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传统。紫阳北五省会馆正殿壁画正是目前陕西省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代建筑壁画,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明清三国演义题材图像的了解,其置阵布势的构图、生动真实的形象、体现了它的艺术风格,是清代艺术家生活感受与聪明才智相结合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