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2014-04-29王青玲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1期
王青玲
摘 要:小学生写作文时常常苦于没有什么好写的作文素材。其实,人际茫茫万千景物,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该写的东西并不罕见。欠缺的是教师的正面引导和指导。
关键词:写作;实践;积累;观察
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到文字表达,首先就要观察和体验生活,使之乐见、乐闻、乐写,其后是见有所思、闻有所感、写有所得。
如:校园锄草,在安全教育或劳动总结时,问学生:为啥要锄草?多数学生回答:清洁环境。再问:还有什么?爱学校、爱劳动、锻炼身体、培养劳动观念和热愛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在逐层拔高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补充:锄草可清洁环境,但对思想行为的毛病该怎么办?也要像:锄草一样去克服、净化心灵,完善自我。这样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回味劳动中的愉悦,产生想说想写的心理,使学生的真情实感溢于笔端——日记或短文。诸如,扫雪、球赛等活动,皆有可写的内容和乐趣,一经指点,何忧学生缺东少西。
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劳动中、生活小事中挖掘新意,积累素材、发散思维、进行创作、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题,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就算扶学生“下马观花”吧。
小学生精力充沛,课余活动多,课余生活丰富,特别是家住农村的小学生,通过对他们的正面引导和实际观察,在他们的脑海中对生活和万千景物进行素描,进行写生,这样学生继而可吟咏万紫千红的大自然、蒸蒸日上的人民生活……也可从小动物的习性姿态、一颗千年古树的树姿、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联想开来、生发出去,素材积累与日俱增,厚积博发地表达欲望。
可见,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在于“为师一点”和学生的观察。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中
心校)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