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抒怀
2014-04-29王福和
王福和
凭吊丝路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回音。
在我的脑海中,阳关是一个十分荒漠且遥远的地方。数年前,从吐鲁番到敦煌的列车上,在朝阳之辉中,我目睹过大西北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那,应该是最接近阳关的一次旅程了。在我的印象中,阳关是一个十分凄凉的地方。唐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经深深地镶嵌在不知多少国人的心中,以至于提及阳关就会想到别离,就会涌起伤感。久而久之,阳关就成了一个意象,成了遥远、荒漠、苍凉、神秘的代名词。我想到阳关去一睹它的风貌,回溯它的风采,既是多年的奢望,亦是不曾中断的梦想。
久远绵长的中外交通史,在阳关刻下过深深的辙印。透过岁月的烽烟,我们依稀可寻阳关往昔的辉煌。当大汉帝国叱咤天下的时代,阳关就矗立着。多少年代过去,多少王朝逝去,这个丝绸之路的关口,这个对外交往的要道,这个震慑外敌的咽喉,身兼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重任,在连接欧亚,直通西域的使命中,不知目睹了多少守关将士的征战,不知放行了多少商贾的驼帮,不知记载了多少使臣的出入,不知耳闻了多少僧侣的磨难,更不知聆听了多少文人慨叹的诗赋。
浩浩大唐盛世,除了王维的《渭城曲》外,还有多位大家在阳关赋诗留作:既有骆宾王“莺啭蝉吟有悲望,鸿来雁度无音息。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的悲叹,亦有杜甫“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的悲伤;既有岑参“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的悲情,亦有钱起“战处黑云霾瀚海,愁中明月度阳关。玉笛声悲离酌晚,金方路极行人远”的悲壮;既有白居易“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的悲感,亦有张祜“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的悲凉;既有李商隐“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的悲吟,亦有冯延巳“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的悲怆,还有李昂“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的悲沧。唐代之后,既有苏轼的“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也有苏辙的“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既有范成大的“西出阳关有旧知,薰风渌水泛莲时。烦君传语诗书帅,更寄台城别后词”,也有张九一的“为赋阳关杯酒句,霜风瀚海正西流”。及至近代,还有谭嗣同的“回首长城望杳冥,阳关一曲醉难醒”等。别情、离情、伤情、悲情、苦情、战情,以及凄凉之情、悲壮之情、思乡之情、感叹之情等尽情宣泄于诗句之中,可谓声声吟尽阳关苦、行行洒尽故人泪。
阳关就这样存活于文人的诗赋之中,存活于历史的长卷之中,一步步、一行行地从公元前的大汉帝国走来,走进国人的想象之中,走进国人的视野之中,走进国人的文字之中。或虚或实,亦幻亦真,阳关在数十代国人的意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意象。从东海之滨到西北戈壁,并非短途之旅。即便在交通发达,国人生活水准提升的当下,走近阳关,走进阳关,并非人人易举之为。于是,那大西北茫茫戈壁上的阳关,便成为多数国人心中的一种想象、一种遥不可及的梦幻。而想象的载体则来源于由王维的《渭城曲》领衔的历代文人留下的诗作。那是一种尚停留在唐宋时代的阳关景象,一种穿越到那个时代,并且定格于那个时代的阳关。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国人的集体想象。
那个冬日的午后,我来到了阳关。前日的沙尘暴余威未过,给原本晴朗的天空、原本和煦的骄阳戴上了一个曚昽的纱罩,灰蒙蒙的,给黄色调主打的西北笼压下铅一般的凝滞与沉重。放眼望去,无垠的戈壁滩以及那阳关一片寂静。初冬的大西北,少有行旅过往,这更让人平添想象的空间。刚刚去过的玉门关尚有一堆黄土模样的城池堆砌在那里,还能令人借助这堆早晚要消逝的黄土堆联想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景。而眼下的阳关却早已被狂风卷起的流沙掩埋得无影无踪,所能留给世人的,只有一座残垣断壁般的烽燧。只有这座千疮百孔的烽燧还在见证着这里的世事无常,只有这座颓圮败缺的烽燧还能让不远千里乃至万里来这里凭吊的人们想象到这里就是历代文人曾经为之吟唱、为之慨叹的阳关。站在烽燧下向西远眺,除了蒙蒙的午后斜阳下蒙蒙的茫茫戈壁外,几乎见不到、闻不到一点活动的气息。但我恍惚感觉,冬季的大西北在褪去河西走廊的绿色后,就像一个体格健硕的男人甩掉了外衣,露出有棱有角有型的上体,彰显出一种男人的体魄、男人的风格和北方爷们儿的胸襟。黄种人、黄皮肤,与脚下的黄土地浑然一体,在黄色的朦胧中袒露出一种迷人的阳刚。也许,真正的中国历史、包括其中对外交通的章节的书就便是如此,我想。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在河西走廊的日子里,我仿佛一直循着被风霜雪雨冲刷得七零八落的古长城在寻觅,我似乎不停地在一座座废墟中找寻。登嘉峪雄关,探历代古墓;瞻神奇大佛,仰敦煌洞窟。古代的丝绸之路留下了太多的文化遗迹,也带来了无尽的联想与遐思。直到站在已不见一丝踪迹的、地理意义上的阳关位置上,那残缺的思路似乎联成了一体,思考的步履方才停歇下来。因为那“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的战场已成往昔,那“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的思情已在身后;那“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的悲惋已然成史,那“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的悲凉已难寻踪。直到那一刻,躁动的心绪仿佛才从先入为主的阳关意象中挣脱出来,才从古诗中的阳关场景中穿越出来,穿越到千余年后的眼前,方才醒悟到心海中那定格在唐宋诗词中的阳关早已荡然无存。阳关历史上那或繁荣、或衰败,或战乱、或辉煌的情景早已踪迹皆无,所留下的,只是一座破败的烽燧和茫茫的戈壁滩。
那日的阳关之行,短暂而匆匆。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我生怕自己这个外乡人和当代人的脚步声不小心惊动了被掩埋在流沙下面的阳关古城。那个沙尘暴肆虐过的午后,我这介远道而来的无用书生对阳关作一番遐想,并写下这苍白且无病呻吟的文字。在众人奋不顾身地投身于名利场并乐此不疲的当下,文人以及文人的忧患不值一分,或被打压到边缘,或被丢弃在角落。那些苍白且无病呻吟的文字也将无一幸免地被尘封在那里,落满尘灰。然而,假如没有古时的文人墨客对阳关的无病呻吟之作,我们这些后人还能知晓阳关、了解阳关、想象阳关,并风尘仆仆地前来凭吊吗?假以时日,当这里仅存的烽燧也痕迹不再、踪影全无时,或许我这无病呻吟的文字也能给日后的人们留下继续无病呻吟的理由。所谓的历史是不是就这样写成?所谓的文化是不是就这样传承?是也罢,不是也罢,其实都已经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