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水共治:母亲河的文明之约
2014-04-29徐雅萍
徐雅萍
中国梦的其中一环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浙江,承担这一任务之一的是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核心内容的五水共治。由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和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共同推出的“五水共治·吾水共治”圆桌会,从2014年2月起,便开展起来。
让时光倒回到二十年前
“我小时候山下金河水很清,现在却变得这么脏。”温岭市山下金村的村民这样对圆桌会的主持人范大姐说。在江南的水域中,深藏着每一个老百姓最深处的记忆,也深藏着文化与文明。20年前,河水清澈见底,随处可见鱼虾;盛夏时节,总有许多孩子在河里游泳嬉戏。什么时候河水能够再现清澈灌溉庄稼,是百姓最大的愿望。
当代治水,必定是一场全民治水。圆桌会不论去哪个城市举行,当地民众都有一席之地。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侵占了母亲河,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在圆桌会上,村民们思绪积极,献计献策。他们有时会拍桌子争执,有时甚至从听众席走上会场发言。在这一场场圆桌讨论中,他们担任着最重要的角色。
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老百姓都争做治水的宣传者和监督者。大伯大妈晚上出去散步,习惯拿个手机,遇到非法排污的,马上拍下照片,录下录像。有了千千万万双眼睛的“侦查”,企业再也不敢偷排污水了。
人人参加治水,人人都有意识护水。生活垃圾减少的同时,文明也来到了我们身边。
绿色浙江作为“吾水共治”行动的发起组织,与电视台密切合作。他们起自民间,不为名利。在圆桌会的背后,他们还开辟了网络渠道,为治水征集建议。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到了治水行列。如今,走在河边,总能不经意间看见一群年轻人一手拎着环保袋,一手在捡拾垃圾。众人齐心协力,持续治水,让河流再回到从前的清澈。
将运动治水变成持续性治水
圆桌会上治水的专业性,体现在各类专家的每期必到。
3月12日,绿色浙江环保志愿者一行前往东阳市卢三小溪,因附近石材厂经常不经处理排放废水,往日清澈的小溪已成为了一条“牛奶河”。时隔一个月后,当钱江频道记者再次走访东阳时,却发现短短的时间之内,“牛奶河”已有了大幅度的改变。许多不合格的石材厂被拆除,卢三小溪的水也不再是乳白色。这不禁让人心生怀疑,过于快速的整治是否只是一场运动治水?经过治水专家的讨论,圆桌会主题临时更改为:“吾水共治”必须是持续性治水!而这也成为了后续治水的基本方针。
方门村是奉化市最大的养猪专业村,巨大的生产链每天产生几十万斤猪粪和污水。污水排进了方门江,它逐渐成了一条“猪粪河”,下游水质受到极大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母亲河奉化江也被间接污染,治水迫在眉睫。但大家关注的不仅是江水的治理问题,也是养猪户们不再养猪之后,如何维持生计的问题。
圆桌会上,农林局的专家前来帮忙。奉化向来盛产水蜜桃,若是给村民提供技术,他们就能种起果树。治水的同时,改善了环境,也为村民们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
河道污水除了工业污染,不可小觑的还有生活垃圾污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杭州市文晖街道备塘河边堆满了生活垃圾,它们基本来源于沿岸农民房里的租户。除了对租户们进行环保教育之外,也有工程专家提出,对于暂时没有条件截污纳管的住户,可以先采用相对易操作的生化池、生化处理装置,来进行污水处理。
尽管接下去备塘河的整治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但在此期间,绿色浙江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去进行垃圾清理。恢复清清河水需要时间,持续性治水更需要大家的耐心和坚持。
寻找可游泳可饮用的河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温饱和生存,健康的生态和环境越来越成为生活的重中之重。喝到放心的水,吃到安全的食物,摆脱雾霾天,是每个老百姓渴望实现的“中国梦”。
以治水为突破口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转型,成为浙江的新一轮改革之路。2014年的“三公”经费削减了30%,为了更好地投入五水共治;各地领导带头捐款,引领起社会捐助热潮,为了更好地投入五水共治;“吾水共治”圆桌会不断开展,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五水共治。
不论圆桌会开到哪个城市,当地的职能部门都会到场。很多次圆桌会的选点都是当地政府部门打进热线,主动要求电视台前去。在圆桌会接近尾声之时,他们会给出一个承诺,确定治理的目标和时间。有了切实贯彻的行动,政策也从一个个文件变成了真正惠民生的现实。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城市的河流水质是否过关,最直观的标准是能否下河游泳、能否拿来饮用。今年,各地领导干部纷纷带头试水。我们相信,可游泳可饮用的河将一条条被找回来。
今年正值“范大姐帮忙”栏目十周年。作为民生新闻栏目,他们从邻里小忙,帮到了治水大忙。将五水共治的战略目标,做成了接地气的“吾水共治”圆桌会,在政府和老百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家园之水是吾水,五水共治是吾责”,这新时期的呼声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心中。如范大姐所言:“跑了浙江那么多个城市,感受最深的,是水的重要性。水污染了,我们的饮用水、灌溉庄稼的水、整个生物链都会受到影响!”作为绿色浙江的公益大使,她更加懂得保护生态的迫切。
每到一个地方,“吾水共治”行动的热情便被带到了那里。不仅是省里的钱江频道在行动,每一家市县电视台也在行动。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各种治水专题栏目,随着圆桌会的进程不断推出。圆桌会拟定跑全省11个城市,治理11条典型污染河道,这些典型最终都将被收录进《治水方略》一书,成为五水共治案例集。钱江频道新闻部的蔡志豪主任说:“在治水成果验收时,我们将办一个PK晚会,对每个地方的河道水质做一个排名。有了竞争,各地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
除了“范大姐帮忙”之外,钱江频道的“新闻007”栏目共同承担着“吾水共治”圆桌会的任务。接下来,他们将前往安吉县和(杭州市)余杭区,联合两个地区进行首个跨区域的整治。来年,“吾水共治”行动还将扩展到其他“四水”。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河道污染正在减轻,饮用水的放心度正在提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看见的是未来美好生活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