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 《基础英语》 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2014-04-29陈栩

考试周刊 2014年101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英语专业语音

陈栩

笔者自2006年8月至今,已在上海政法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岗位上奋斗了八年时间,期间长期担任基础英语课程的主讲教师。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3)所述:“基础英语是一门基础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目前本校英语专业使用的基础英语课程教材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中的《综合教程》(1-4册)。基础英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的重点课程之一,课时和学分的比例为其他基础技能课的三到四倍(每周6学时),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与知识提高最为关键的一门课程。

《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我校英语专业成立于2006年,属于新建地方非外语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面临入学生源起点偏低、参差不齐的问题。如何培养符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人才市场所需求的具有较强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是摆在我们这些专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由于我校是二本类院校,入校新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虽然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十年左右的英语学习,但仍然存在严重的“哑巴英语”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当中,很多中小学教师长期习惯用母语组织课堂教学,长期利用语法翻译法及应试法教学,直接导致学生习惯通过做语法、阅读练习题学习英文,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较差。很多学生进入英语专业之后,面对老师的全英文授课,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少。进入大学之前的十年英语学习,大都仅限于教材而非原著,做各种语法练习而非大量原版材料的听力和阅读输入,输入量欠缺,直接导致语言输出的阻塞。进入大学之后,仅以《综合教程》第一册为例,全书共14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精读课文讲,最少需要6-8个学时,按照每个学期实际授课15周计算,一个学期完成14个单元的教学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尽管教材中的课文都选自一手英文材料,内容涵盖也十分广泛,但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仅仅通过阅读这些课文获得语言输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大纲》对基础阶段的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我们这一代教师中大部分人仍旧深受传统英语教育的影响,多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不太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对于单词、句型、语法的精讲,基本还处于老师满堂灌、学生忙于记笔记的层面,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方式比较死板,缺乏互动。

第四,英语专业学生阅读量过少,知识面狭窄,缺乏对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背景知识的了解。文化素养的缺乏,直接导致对于英语水平提高产生障碍,不能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到后来,发现自己英语水平没提高多少,外加中文书籍的阅读量大幅度减少,本身的母语,即中文水平也大幅下降,最终落得英文中文都不尽如人意,十分尴尬。

第五,近两年本校英语专业扩招,教学班级规模由2006年最开始的24人增加到如今的30人一个班级。跟我国八十年代英语专业15个人为单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小班教学相比较,人数是成倍的增长。在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而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英语综合技能的训练如若以学生操练为核心,做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则必然耗费大量课堂时间,不仅会延误教学进度,还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有限的师资要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更是难上加难。

综合以上对本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现状的几点分析,我们该如何针对性地改善甚至解决这些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课堂上如何使老师和学生都有所转变,充分地适应当代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些都是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时时观察、常常反思的问题。

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中,“听、读”是语言输入,“说、写”是语言输出,它们彼此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的整体。输入量不够,听读训练不到位,势必语言输出遭遇阻碍,说写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

在长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观察到,要提高听说能力,重中之重是要切实打好学生的语音语调的基础。英语语音是英语口语交际的基础,正确的英语语音有助于与别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教授吴冰说过,语言是有声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把语音的基础打好。只有发音正确,别人才能听得懂你的话,同时便于自己用听来学习新的知识。语音语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音决定着沟通交际的效果,语音基础和我们一个人的听说能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听的过程是音义结合的过程,如果语音不好,就无法正确地听音、变音和理解,也就不能顺利地进行音和义之间的转换,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由于我校英语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来自各地的学生中小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差距比较明显,部分学生既没有经过系统的语音语调学习,又没有接受过听力训练。部分英语入校成绩较高的学生也很难自如地用英语进行交流,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语音语调极度缺乏自信,一张口就紧张焦虑,还有很多学生甚至无法顺畅地朗读一篇初级水平的文章,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入校后面对老师的全英文授课感到无所适从。因此,笔者在学生第一学年的《基础英语》课上,会特别重视学生语音语调的教学、练习与纠正。《大纲》中指出:“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学生应该能自觉地模仿纯正的发音和纠正错误的发音,正确掌握多音节单词、复合词和句子的常见重音模式;初步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并注意轻重变化对意义表达的影响;初步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的技巧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到第四学期结束,则要达到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续、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Gimson认为,一个人要学会说任何一种语言,必须学会几乎100%的语音,但只需掌握50%~90%的语法和1%的词汇就足够了。由此可见语音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它起到的交际作用是有多么重要。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在模仿与讲解及练习中切换,让学生以模仿为主,反复操练,加深发音部位的肌肉记忆;同时教学单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让学生暂时放下对于单词的死记硬背,重视音素及字母的发音规律;课堂上让学生模仿MP3中英美人录制的课文朗读,培养学生的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意识,课下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水平的听读材料,让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当中,大量吸收并模仿地道的英语,逐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练就连贯的、可理解的、可进行有效交流的英语语音语调,为接下来的“听说”打好坚实基础。

目前,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是:课前预习-阅读文章-词汇学习-背景知识导入-阅读理解-分析中心思想-消化细节-解读结构-中英翻译等多项综合练习。课文讲解一般采用的是语篇(discourse)教学法,老师通过语篇分析,指出课文的篇章结构,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衔接和相关意义,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把握全文主体和中心思想,正确理解课文的细节及难点。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步骤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呢?胡壮麟教授曾经指出:“英语教学方法可以是多样的、灵活的,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革新的。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存在和实践的价值。一个好教师应该学会和发现哪一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教学处境,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并让其释放出最优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对学生有明显帮助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地重复“复习—新课—新课—作业”和“单词、句型—语法—课文—练习”的模式。打破传统的“重讲轻练”的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突出授课重点,突破难点,精心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胆地进行言语能力的实践,形成真正的教学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主要依赖几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科书。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进入教学领域,英语的教学辅助手段越来越多。DVD教学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英语电视节目,特别是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为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们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可视性,也为我们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合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十分有益。教师可以将电子教案直接与网络链接,让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知识点,以及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背景知识,加上多媒体声像的结合,从听觉到视觉多感观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记忆,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体系的形成,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网络及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信息共享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更多地获得语言输入,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因此,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模式,也不能过分夸大新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应该与时俱进,新旧结合,找到最适合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

基础英语的综合性十分突出,既包含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又集语法、语音、词汇等英语基本知识和规律于一身,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根据不同水平及特点的学生,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Underhill把老师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讲师、教师和导师:“讲师拥有专业学科知识但不具备教学技能或方法;教师既有学科知识,又熟悉各种教学方法,然而却不熟悉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个体间关系的发展过程,缺乏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的系统理念;导师除了熟知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之外,还积极关注和研究学习的心理氛围和学习者内在的心理认知过程,并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自主能力。”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担负起导师的责任。首先以彼此尊重为基础,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让他们尽快消除畏惧和胆怯心理;充分信任学生,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敢于张口,不怕犯错。实践证明,学生从教师的鼓励肯定当中体会到信任,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效率会有明显改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可以通过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每堂课根据上课内容布置课前预习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规定学生准备一个5分钟的演讲,要求制作相关内容的PPT,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全班学生做出展示。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又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可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及个人特点,把他们分为4~5人一组的学习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各自分工,集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是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实现学习预期目标的一种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强化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团队协作,教师的目的都在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慢慢减少对老师的依赖,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地学。

当然,基础英语教学还涉及许多其他方面问题,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仅要在专业上向精深处不断挖掘,还应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于我们这些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来说,应该根据我们的职业特点,多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我们根据不同特色的学生,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从心理学的层面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热爱学生,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错误及时纠正,对他们的进步更要鼓励与肯定。师生间如若取得良性的沟通和交流,则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Gimson,A.C.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M].London:Edward Armold,1980:50.

[2]钱晓霞.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研究型教学的讨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TP),2009.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谢正新.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

[5]胡壮麟.当前外语教育中高耗低效的成因分析[DB/OL].(2009-10-09)[2009-11-30]http://www.jylw.org.

[6]何兆熊.我们的一些教学理念在《综合教程》中的体现[J].中国翻译,2008.

[7]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英语专业语音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微课在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