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
2014-04-29吴的
吴的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新课改的重点。音乐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重要理念之一,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可以让他们更主动地学习,使他们自发地探索音乐,从而热爱、学习音乐,达到教学目的。本文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一、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生要学好音乐,必须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掌握基本音乐基础知识。小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才会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展开了探究,总结了一套有效方法,旨在为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二、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
(一)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全面了解与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的新颖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首好的歌曲具备悦耳动听的感觉是基础,同时要具备能挥发巨大魅力的曲调,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使小学生在优美的曲调中不断升华,让学生呈现想听、想唱的良好学习状态。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应综合运用自身学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将歌曲的美妙之处充分展现出来,使其诱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或者编织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另外,小学音乐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听、体验、师生互动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情绪,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小学音乐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为主,以新颖的手法将教学内容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音乐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以取得学生的信任,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况,同时全面把握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水平及能力状况,更好地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小学音乐教师还要保持音乐课堂教学良好环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同时要多鼓励学生良好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音乐时应确保音乐的音量适当,避免因音量过大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的现象,并避免因音量过小导致学生听不到,而降低学习效率的现象,只有确保有愉悦、适当的听觉效果,才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进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教学手段
小学音乐教师应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语言教学。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是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优美的语言可以更好地突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掌握及运用好语言教学的作用,例如在教四年级上册《美丽的黄昏》时,教师要先酝酿好音乐情感,然后语言描述:“美丽的黄昏下,远远看去,家家户户都升起袅袅炊烟,红彤彤的晚霞照映了半边天空,此时响起了美妙的钟声……”与此同时,教师将《美丽的黄昏》音乐放出来,让学生在感受曲调美妙的同时,走进自己想象中的黄昏画面,感受音乐下的黄昏之美,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次,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运用优美的体态进行教学,身体的刚柔结合可以演绎出生动的画面。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金孔雀轻轻跳》歌曲时,可以边结合节奏边教学生简单的舞蹈动作,具体如下:第一拍时,双手向里扣腕,双膝微曲,教师先演示,让学生跟着做动作,并适当予以正确指导;第二拍时,让学生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脚,使其膝微微弯曲,右脚则向右侧开胯,脚尖点地(这个动作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难度,教师要注意叮嘱学生要小心练习以免扭伤脚趾),然后弯曲膝盖,同时左手在胸前翻腕,右手向右侧翻腕打开,动作要一起做。待学生熟练动作后,教师可以一边打拍子一边带领学生做动作,最后完成边唱歌便跳舞的教学。通过结合体态进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更容易展现音乐的美,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组织音乐课外活动
小学音乐教师应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音乐活动,如班级文艺汇演、创办音乐专题墙报、歌咏比赛、“我是小歌手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如举办“我是小歌手竞赛”,参赛要求为:以小组为单位;以个人或集团合唱的形式为主;歌唱内容不限;若有舞蹈结合,则得分较高;以班级教师为评委,分数计分法评价。这种个性化较强的形式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化,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充分展现具有个性化的音乐风采。另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激励与表扬,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以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飚.让钢琴演奏的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升华[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06).
[2]张燕.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进行节奏训练[J].广西教育,1994(05).
[3]安伟.浅淡听觉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校园歌声,2006(02).
[4]邓遥英.音乐教师为什么做不到以“音乐为本”[J].中国音乐教育,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