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课文,一个问题
2014-04-29王璇璇
王璇璇
摘 要:课堂预设问题,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体现,而课堂即时问题的解决,则不仅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教育智慧的闪光点。但是,有些教师将课堂问题类同于考试试题,甚至变成了学生思考的陷阱或阅读障碍,这是一个误解。在实际课堂上,其实有很多教师并没有分清楚课堂问题和考试试题的区别。
关键词: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诗歌散文
课堂预设问题,一般是教师在备课时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的,而所谓达成教学目标,就是师生一起讨论出那些问题的答案,而且那些答案是已经预设好的,这和习题课上的对答案区别不大。在传统的讲授课堂上,就是教师的自问自答,虽然也有学生参与回答,但至于学生回答了什么似乎显得并不重要,因为教师一直在以是否符合自己的预定答案为标准判定学生回答的对错。还有些随机的问题,如:数不清的“是不是”“对不对”,实在看不出它们存在的必要性。
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篇课文,一个问题”的教学经验,能很好地避免以上倾向,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所谓“一篇课文,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备课时,先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一个供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具备以下特点:1.能够涵盖并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2.争取做到只提一个问题或具有相承性的几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即彼问题是建立在此问题的基础上)。3.所设问题应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文章、品味鉴赏语言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起点,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指向某一个答案。课堂教学流程是: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思考问题(或带着问题阅读),根据问题的指向再读、品读课文,写下自己的思考(直接在书上批注或写在学案上),然后展开课堂讨论,最后学生根据思考和讨论的结果再读课文。
首先,这个单一的课堂预设问题重过程不重结果,学生在这个问题框架内可以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展现阅读思考的个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讨论的共同参与者和评价者(这里的评价应是对学生思考结果合理性的评价),如此一来,课堂霸权就无从谈起。
其次,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摒弃课标三维目标的僵化思维,回归到学科本体教学上来——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学科化,是课堂教学简约化处理的前提,即把教学目标设置成单一的课堂预设问题,而问题之“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文章、品味鉴赏语言”的属性,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包括学案教学的习题化倾向,将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问题之“单一”的属性又可避免课堂问题面面俱到,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深入阅读文章、思考问题。学生在单一课堂问题引导下阅读课文,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结果在有共性的同时势必也带有强烈的个性,这也真实地反映出学情,教师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这些即时产生的学生问题,则考验着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智慧。从这个角度说,这种课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无限的。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一篇文章,一个问题”课堂教学方法,下面以最近教过的几篇文章为例,详细说明其具体操作。(以下文章均出自粤教版语文教材)
一、诗歌阅读教学中的预设问题
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四单元共选了五类作品,以作者分类的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散曲,以题材分类的山水风光散曲、讥时咏史散曲。其题材和写作手法与宋词有很多相似之处,故不列为教学目标;内容相对简单,没必要逐篇细读。我选了五篇——《双调·沉醉东风》《双调·寿阳曲》《中吕·红绣鞋》《越调·天净沙》《中吕·朝天子》,教学目标确定为“熟读选定的五篇散曲,理解掌握散曲的特点”“一个问题”确定为“和宋词相比,散曲有什么特点”。一节课40分钟,学生用了15分钟阅读,10分钟思考讨论,5分钟展示讨论结果,最后10分钟熟读。
学生讨论出的结果:“(1)语言活泼,自由,有很多口语。(2)句式比较自由,不像宋词那样格律严谨。(3)抒情直接,热烈。”而且每一个思考结果都有文本作证。学生有这样的表现,教师复何求?而且这还不是课堂学习的目的,落脚点还是在阅读积累上,所以,课堂的重心不是在做题,而是阅读、品读。
二、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问题
《这思考的窑洞》(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篇幅较长,学生在结构的把握和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我确定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二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一个问题”是“文章里的主要人物是毛泽东,题目能否改成‘这思考的毛泽东,说说你的理由。”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得出的结论是:不能改。理由:(1)文章的写作线索是窑洞。(2)以洞代人,可见毛泽东与窑洞之间的亲密关系,且读起来更富文学性。(3)窑洞中战斗、思考的不止毛泽东一人,毛泽东只是典型代表。(4)窑洞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更能体现毛泽东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特点。(5)革命是思想的胜利,窑洞是思想的地方,以永存的窑洞象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善于思考的精神永存。
在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把握全文,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而窑洞和毛泽东的关系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所以,此问题的解决,也是两个学习目标的自然达成,而且这个过程并没有破坏一篇完整文章本有的生命感。另外,一旦学生深入阅读了,课堂上还有很多意外收获。如:有学生问到“课文为什么要提到给神住的窑洞”“‘院子里干干净净,几棵柳树轻轻地垂着枝条,不远处延水在静静地流。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这都说明了学生思考的深入。而且这些完全是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时间再读课文,只好将这个任务安排在后面的早读时间。
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一篇课文,一个问题”的课堂处理方法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引起我的进一步思考。
首先,“一个问题”的提出是最核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的切入点,更重要的是它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品析文章,找对了这个点,可以说课堂已经成功了大半。然而要找到一个且仅仅一个能够涵盖所有教学目标的“一个问题”并非易事,就算找到了这个问题,能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也是一个未知数。有些时候,教师的预期跟课堂实际可能相去甚远。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这种课堂处理方法的实施障碍,有难度,恰恰说明我们思考得还不够。需要注意的是,课堂问题的确定是以教学目标的确定为前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确定课堂问题,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单元视野,单元一般是按某种体裁或题材等分类的,每篇文章有共性更有个性。教师可先确定单元目标,然后把单元目标分散到各篇文章中。
其次,课堂的掌控难度增大。
与传统课堂相比,这种课堂的学生自由度明显增大,课堂的掌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问题的掌控,一是对课堂走向的掌控。从以往经验看,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结果一定会超出教师预期,课堂上被学生的问题难住的尴尬情况不是没有,甚至是一种常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相当能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不过我认为这种有问题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不应是教师拒绝的理由。课堂走向一定是解决教学目标的,但学生的思考和问题难免会偏离目标,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合理的方式纠正和引导;课堂问题增多,就会增加讨论,有时讨论又会跑题,教师若不加以控制引导,就会造成课堂的无序和讨论的无效。所以,教师对学生即时问题和讨论价值的正确判断和引导,是掌控课堂的重要手段,这种智慧其实适用于所有课堂。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中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