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如何进行中学德育教育
2014-04-29刘全文
刘全文
【摘要】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使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同时对中学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1-01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1.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世界观总是受到社会教育和学校的匡正。而在网络世界里就可以自由放纵自己。同时,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加上避害就利的心理又促使青少年将现实世界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迁移到网络世界中去。长期下去促使青少年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从而自己的虚拟世界,易产生“网络孤独症”。
2.心理状态的影响
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这将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同时,大量的不良信息对人生观确立阶段的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他们会逐渐地抛弃原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种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产生。
3.认知水平的影响
互联网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视野,将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水平,使学习的自主性和广阔性明显增强。在促使青少年形象思维能力发达的同时,又会减弱他们逻辑思维能力。阅读量的减少又极大的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减缓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提升。
4.价值观的影响
互联网让青少年产生并强化了注重效率、平等意识以及全球眼光和多元知识等观点,但也极易造成青少年的价值观的认知错误。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他们能以完全自主的方式开拓自己生存的领域,创立自己的生存规范和道德标准,也能以完全平等的方式与成人世界展开对话。因此,青少年很容易迷恋上这种生存方式,并将在网络社会中创立的规范带入现实生活中,并作用于社会主流道德,从而极易产生一些极端甚到非法的行为,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二、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所面临的机遇
1.网络为中学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时空
2.网络可以增强中学德育的吸引力
三、网络时代对中学德育工作者的挑战
网络时代在给德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令中学德育队伍面临新的挑战。学生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无律——他律——自律”的以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自律发展的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和自律的道德原则都城要能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①而传统的德育准则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网络时代由于教师和学生接受信息是平等的,中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超过教师的并不鲜见。中学网络德育过程中往往是德育工作者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少,不能熟练地运用、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使得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中学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往往显得过于无力,不能有效承担起对中学生上网的指导与监督责任,网络时代教师“道德代言人”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网络既是一个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各样的学术、娱乐等信息与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据调查,因特网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图片进入互联网。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络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犯罪的行为或冲动。②中学生喜欢猎奇,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对于一些网络信息垃圾往往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在不知不觉是深受其害。另外,由于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与人交往的成就感、满足感较易获得。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更加消极地对待现实,陷入网络中不能自拔,带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感的冷漠。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网络虚拟性的危险正在不断地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四、网络时代中学德育的对策
面对网络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学德育工作者们要及时研究新的情况,更新自己的德育观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要以德治班,优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要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途径,明确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要求。因此,个人应承担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并受到社会和集体的制约。其次要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要使青少年明知,社会公德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破坏社会公德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遣责。因此我们要着力塑造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让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社会公德深入人心。
2.更新德育观念,构建德育教育新模式
中学德育工作者不能以老的思维方式来消极应对网络德育,更不能一谈到网络就只看到其负面的影响。要积极、深入地研究德育在网络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有基础有特色的网站,使之成为利用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采取变堵为疏、积极参与、正确引导的做法,将德育渗透到媒体教育和信息教育之中,把校园网办成中学生之家,成为广大师生的良师益友。
同时要充分挖掘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广泛运用广播、影视、橱窗、板报等阵地,形成强大的思想功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
3.开展各项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通过与学生不断交流,在心与心的碰撞中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校正自己的前进方向。教师更要有宽容之心,允许他们犯小错误,在过失中反省自己,从而能逐步构建正确、优良的道德体系。与此同时要多开展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如参观工厂、革命纪念馆,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全身心地融入到活动中去,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要逐步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网络与其它认知渠道的關系,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接纳外来意识形态的关系,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网上虚拟的人际关系,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正确的社会观和历史观。
总之,对网络时代,我们不能视之如猛兽,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只要我们冷静分析、科学处理、提高信心、更新观念,就一定会在网络时代中开辟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天地,抒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