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守山区 播撒爱心铸师魂
2014-04-29张英
张英
他,十多年如一日,迎着茫茫大山初升的朝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一批又一批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伴着坎坷崎岖的山道,跋涉在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上,宛如一支红烛点燃了山区的智慧之火,照亮了文明之路。他就是现任沙河子镇钟锋小学校长黎小卫同志。46岁的他家住沙河子镇长川村三组。1999年7月,他抱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无怨无悔地加入到了“人民教师”这一行列。先后被组织分配于碾子凹小学任教整整十多年,2011年9月又被组织调往钟锋初小任校长至今。
白驹过隙,不经意间15个春秋已悄然而逝。在这15个年头里,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山区小学教师,为了不耽误孩子们读书,他时刻坚守于三尺讲台;作为一名山区学校教育领头人,他深爱着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地用爱心与执著谱写着山区小学教师的壮美之歌。
无私奉献,以校为家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前苏联的捷尔任斯基这样说。黎校长正是这样的人,他中等个儿,脸稍黑,言语少而精神矍铄,做事沉稳而显乐观。
5年前,由于长期废寝忘食奋战于教学一线,黎校长终于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住院期间,他躺在病床上,惦念的还是工作与学生。病未痊愈,就再三请求出院,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不仅感动着医生和护士还有身边的每个人,如今,他还是药不离身。除了繁杂的管理工作外,他主动要求带了全校安全和四年级的数学与品德课。尽管四年级只有9名学生,但他教书育人仍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除了公差,从不因私请假而耽误孩子们学业。若是遇到寒冬,大雪封路车辆无法行驶时,他会天不明从家步行20多里赶往学校,为的就是给学生上好那一节课,照看他们安全到校,安全回家;为的就是看到孩子们花儿般的笑脸。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他善解人意、幽默随和,学生都很愿意亲近他,并心悦诚服接受他指出的缺点与错误。课堂上他严格要求,课余亦如老顽童与孩子们一同运动,一起游戏,倾心交谈,并适时地渗透科普知识和人生观教育。只要他出现在校园内,学生们就会一窝蜂似地围上来,说说笑笑、欢欢闹闹。他爱学生,对学生的爱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儿女。他所带的四年级的学生王红军说:“黎老师很爱我们,从来不打骂我们,总是给我们讲道理;他还经常给我买学习用品。那天,我父母进城没人给我做饭,黎老师还亲自给我做饭吃,我很感激黎老师。”
四年级学生于燕馨说:“黎老师教育我们,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都是顶门立户的人,女孩子也可独当一面,同样可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问一位二年级的小男生:“在学校里,你最听谁的话?”小男生不假思索地说道:“我最听黎校长的话。”“为什么?”记者问。他笑嘻嘻地对记者说道:“上个月的一天早上,我冻得肚子疼,是黎校长用他的摩托车带我去诊所看病的,药钱还是他付的。”听完这些,记者又多问了一句 :“你长大想干什么?”“我长大后要像黎校长一样在这儿教学。”
爱的力量竟然如此神奇!难怪一位教育家这样叹道:“教育就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中缺少了爱什么都不是。”
心怀大志,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钟锋小学位于沙河子镇最北端的钟锋村,离市区有70多里,是由原钟锋村、高峰村、石翁沟村三村合并而成。海拔1400多米,山大沟深、住户分散在七沟八岔,崎岖的山路给群众出行与孩子上学带来了不便。钟锋小学现有5名教师,有学前班到小学四年级30多个学生。他刚来时,除了一座像样的教学楼之外别无其他。教师宿舍还是80年代的土木结构的瓦房,已在风雨中飘摇;师生灶房更是破旧不堪,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师生厕所多年失修、倒塌严重,安全隐患重重;操场坑坑洼洼,早操及体育课无法正常开展;课桌椅损坏严重,教具十分缺乏,以致影响到正常教学。他发动老师和学生,自带工具平整操场,上山挖回独特的草木绿化校园;利用建教学楼剩下的边角料和教师们一起修建厕所,修房补漏;在仅有的经费内,节减无谓的开支,增添教具、实验体材及体育用品,满足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要;经过他多方努力,在中心校的支持下,建起了崭新的教师宿舍和师生灶房。在他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西安一位爱心人士为学校捐赠30套课桌椅;也有爱心人士称,愿意为学校捐赠10多台电脑,建立微机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后,他又为寄宿学生的生活焦虑不安。由于时间关系,离校较远的学生早上放学都不回家,午饭就在学校将就吃。一般情况下,学生早上来校时从家带馒头与咸菜,师生灶只负责一碗稀糊汤,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日复一日,营养的不足,面黄肌瘦,纤弱矮小,他心里十分难过。历经多方努力,他为这些上灶学生都申请到了“一补”与全校学生的“营养早餐”。如今,每当他看到这一张张天真活泼的脸蛋,一双双对知识无限渴望的眼睛,黎老师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股强烈的使命感:山村的孩子们虽然穿着破旧,但他们需要知识,只有知识才能摆脱贫穷,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使他们走出山门。因此,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总是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虽小又处深山,但教育质量却连续多年在全镇十多所学校中名列前茅。
精诚团结,共同进步
钟锋小学共有5名教师,大部分离家较远,时常以校为家。在生活上,他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免除其后顾之忧安于教学。郭铁柱老师常年受高血压病困扰,他总是对郭老师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郭铁柱老师经常是带着药瓶去上课,因为他的感动反而很少请假。他主动请缨,把郭老师代的音乐和美术也交给自己带。郭老师常常与人讲:校长都身先士卒了,于情于理我们都没的说。董振富老师烦心的事也挺多,儿媳的服装店生意不景气,儿子干的建筑活时有时无,这些琐事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董老师的工作、生活和心情。黎校长就逐个为董老师排解,先将自己的工资借予老董扶植他们服装店的生意,再是在州川一带为其儿揽活、找事。董老师的脸上慢慢恢复了笑容,工作干劲十足。
他用人格魅力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大家有难同解,有责共担,建立了深厚的手足之情。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每周三是雷打不动的教研教改研讨会,教研教改是他和同事们的必修课。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他始终坚持落实三个方面:情趣、发现、培植。在课堂上,用“情趣”培植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课堂视觉,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生活品味;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色并强化为学生学习的自信;培植终生学习与人格完善的种子,形成自强自立、健康阳光的人格。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他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评价体系。那就是:“严、爱、细、活。”
“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师生,让师生在日常的教与学中养成严以律己的行为习惯。“爱”就是多用爱心来感染师生,让每个师生都要有爱心,用爱温暖彼此以达到团结奋进的目的。“细”就是在学校与班级的管理方面,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方面,教育工作要扎扎实实,从细微的小事抓起,从身边点点滴滴抓起。“活”就是教育管理学生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古板单一,多通过有益活动来发现孩子的优点与潜能,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严以律己,廉洁从教
黎校长的生活很节俭,对于学校的开支总是精打细算,把省下来的钱毫不吝啬地投入到了教学和寄宿生的生活当中。说句实话,他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他对自己很苛刻,但对孩子们却从不计较。当记者问他有什么困难时,黎校长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能每天看到这些山区孩子的笑脸,能让他们生活的好、学得好,将来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处的人。”他没有说自己的困难,只说学校校舍有点陈旧,30多套桌凳用了十几年,都已破烂不堪,能给换下来就好了。如果能有几万元钱,他就和老师自己出点力,把校园和校门口到村公路的一段路硬化一下,再给教师更换一下床铺和办公桌椅,改善下办公条件。他说,自己是山里人,也爱山里的孩子们,一辈子呆在山里教书育人很知足。我们知道,他还有一位75岁的母亲有病常年卧床;一双儿女正在上学,妻子在外打零工。家庭困难可想而知,但他只字未提;心里装的还是学校和师生。如今,像这样的人不多,他才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当我们离开时,董振富老师悄悄地告诉我们:黎校长为了不耽误工作和给孩子上课,已经把患病不能自理的母亲接到了学校照顾。黎校长既要做个好老师,还要做个好儿子,真不容易啊!
黎校长对教育事业的一往情深、执著追求、默默奉献,得到了组织与师生的好评,社会的认可,也多次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奖励。面对一项又一项荣誉,他这样告诫自己:“人生的宗旨是对事业的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人生的品格是为人作风正派,处事公道;人生的价值是对社会有所作为,为众认可。”他就像边远山区里一支燃烧不息的蜡烛,为农村人传播着文明和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