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心雕龙·知音》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2014-04-29孙雪峰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文心雕龙知音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通过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两个维度的论述,使文章升华为一颗贮满诗意和哲理的璀璨明珠。集体无意识的主客二元对立的立场,是导致文学接受过程中知音难觅现象产生的根源。但在“博观”等层层递进的合力作用下却又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境界,创作者与接受者、接受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情感的对话和哲思的交流。彼此成为心灵默契的知音,主客对立的关系演变为主体间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文心雕龙·知音》 主体性 主体间性

知音原指通晓音律,后演变为知己的意思。如《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譹?訛这里的“知音”就是擅长音律的把握和理解的意思。后来《列子·汤问》和《吕氏春秋·本味》中都有关于伯牙精通琴艺和钟子期擅长听琴的记载,伯牙用琴声弹奏心中的高山和流水,钟子期就能够倾听到伯牙心中的高山和流水,后来人们渐渐地把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所达成的默契关系称赞为知音关系,并且渴望在人生有限的时光中遇见自己的知音。

《知音》中论述的“知音”显然刻有先前“知己”意思的烙印,但要更具体一些,主要指文学接受过程中创作者与接受者以及接受者与作品之间达成的心灵默契关系。文章通过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两个维度的阐述,指出在集体无意识主客二元对立的环境下,“贵古贱今”等因素导致了文学接受过程中知音难觅现象的产生。但是在“博观”等层层递进的合力作用下,创作者与接受者及接受者与作品之间又实现了心灵的对话、交流和沟通。主客对立的关系演变为平等交流和沟通的主体间的和谐关系,双方实现了相互的认同和肯定,获得了心灵默契的诗意享受。

一、知音难觅——个人主体性的畸形膨胀

人类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在认识和把握世界时,往往会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站在主客二元对立的立场上来对世界进行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又不自觉地和狭隘地以有用和无用为标准,摆脱不了尘世中是非功利关系的束缚。好像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彰显人类的主体性,并且狂妄地认为只要人类运用理性就可以征服世界和宇宙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可以为自然任意立法。但是现实世界的经验和教训告诫人类:在主客对立的情境下,人类不可能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世界,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危害性。《知音》中“贵古贱今”等因素,导致了文学接受过程中知音难觅现象的产生。实质上是个人主体性不断膨胀的接受者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站在主客对立的立场上对作品和创作者进行了狭隘、片面的认识和评价。

(一)陌生化的作祟:贵古贱今

受陌生化或新鲜感的影响,人大都具有“贵古贱今”的倾向。“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譺?訛从前韩非子的《内外储说》刚刚开始传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刚写成。秦始皇为不能见到韩非子、汉武帝为不能见到司马相如都感到怨恨。后來二主都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才子,韩非子却被秦王囚禁了起来,司马相如受到了汉王的冷落,这是轻视同时代人的明显表现。

“贵古贱今”自古以来是很多人的共同倾向,刘勰在这里举出了秦皇汉武也“贵古贱今”的典型事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旨在说明像秦皇汉武这类见识高超的人都犯如此普遍性的错误,其他人也在所难免。人之所以会犯“贵古贱今”的错误,原因在于随着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和新鲜感的渐渐淡化,自己在对同时代的人进行评价时,会不自觉地把他人仅仅当作一个客体来看待,个人主体性片面膨胀,实现不了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难以对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评价。

(二)自恋情结:崇己抑人

人类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过分的推崇自己贬低别人的自恋情结,会导致个人主体性的极度膨胀,最终会走向唯我论或个人主义的极端。“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譻?訛意思是说,才华横溢的班固和曹植推崇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之所以会出现“崇己抑人”的现象,就在于自己和他者处于一个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当中。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中,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不断地升高,给予他者的评价却是不断地贬低。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立场,会导致“他人认同自己,自己就肯定他人;他人不认同自己,就给予他人犀利的嘲笑、反驳和批判”的现象产生。“崇己抑人”的极度自恋情结,阻碍了接受者对创作者和作品做出公正的判断和评价。

(三)真假混淆:信伪迷真

个人主体性的不断膨胀,往往会导致个体的盲目自信,犯一些荒诞的低级错误。“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譼?訛楼护的学问达不到评论创作者和文章的水平,却盲目自信地进行评论,竟然把谬误当成了真理,导致了贻笑大方的后果。

楼护之所以会犯这样荒谬的错误,问题在于他过分地相信自己的能力。自认为口才出众,评论别人文章的才能也应当潜力无穷,结果导致真假混淆,沦为笑柄。立足于主客对立的基点上,个人的主体性得到过度彰显,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个人往往又会陷入盲目自信的泥淖,犯一些低级和荒诞的错误。

(四)盲人摸象:知多偏好

全面地把握事物的信息,有利于我们对事物做出客观、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园该。”?譽?訛文章十分复杂,质朴和华丽交织着,接受者往往又各有所爱,不能全面地认识、把握和评论文章。接受者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但是刘勰的用意不在于阐释我们通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而是旨在论述接受者过分放大个性化所导致的问题。

文章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接受者仅仅依赖自己的爱好对文章进行欣赏和品评,自我个性得到无限放大,共性却被挤压到一个边缘化的小角落里,也就不可能充分挖掘出文章所蕴含着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在主客对立的环境中,主体性过度发展的接受者以自我为中心,文章和作者只是等待自己去以点代面加以认识的附属物,结果只能导致“盲人摸象”现象的产生。

(五)真谛和狭隘的交织:文情难鉴

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在对人生拥有深刻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的结晶。经典高超的文学作品又往往是创作者“站在人生的制高点,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在瞬间中把握永恒”,向接受者传达人生的真谛,但这种人生真谛并不是任何人轻易就可以理解和把握的。“形器易徵,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譾?訛具体的事物有形状可以考察,都会发生这样的谬误;文章中抽象的思想感情不易鉴别的现象,也就不会让人费解和难以接受了。

文情之所以难鉴,原因如下:一方面从创作者来看,为了把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在瞬间和有限中进行艺术创作,追求永恒和无限的创作效果。这无疑增加了接受者理解和把握的难度。事实上,大多数的创作者都是站在主客对立的基点上进行创作的,忽略了创作者与接受者及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对接受者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从接受者来看,文学素养参差不齐,且又局限于自己的狭隘天地当中,缺乏客观、公平和全面的接受态度,习惯于带着主客对立的隐形眼镜去看待创作者和作品。总之,站在主客二分的阵地上,个人主体性不断放大,创作者与接受者以及作品与接受者之间形成不了平等对话和沟通的和谐关系,导致了“文情难鉴”现象的产生。

(六)漂浮盛行:深废浅售

肤浅的作品易于理解,比较关心读者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巨大的受众群体。深刻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需要接受者反复地体会和咀嚼,拥有着少数的受众群体。“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譿?訛摆脱不了世俗中欲望和利害关系束缚的接受者,往往会把深刻的作品抛弃掉,对肤浅的作品加以推崇。“深废浅售”这一现象的发生也是根源于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接受者判断和评价作品的标准仅仅是:是否合乎世俗的是非功利关系。肤浅的作品迎合了接受者的兴趣、利益和欲望等具有世俗利害关系的事物,深刻的作品注重对接受者精神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肤浅的作品很容易就成为物欲熏心的接受者追逐的香饽饽,深刻的作品却鲜有问津。主体性畸形发展的接受者站在主客对立的立足点上,奔波于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的追逐,不能给予创作者和作品以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实现不了最终的心灵对话,体会不到诗意栖息的审美快感。

“贵古贱今”等因素导致文学接受过程中知音难觅现象的产生,接受者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站在主客二分的阵地上,个人主体性不断膨胀,不能够客观、全面和公正地判断和评价作品和创作者,这是知音难觅现象产生的根源。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主体间性的登场

刘勰并没有停留在知音难觅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接受过程中知音可遇的方法和途径。在“博观”等层层递进的合力作用下,创作者与接受者及接受者与作品最终形成了心灵的情感共鸣和哲思共振,主客二元对立的关系转化为主体间的和谐关系。

(一)博观方能“有神”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讀?訛博览群书之后方能拥有着广阔的视野,才不会局限于自己的狭小天地里,成为一只井底之蛙。写起文章来才能站在制高点上,创造出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仿佛有神灵在背后相助一样。

刘勰早在杜甫出生之前,就在《知音》中写下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讁?訛演奏过上千首曲子之后,才能够真正地懂得音乐。观赏过上千把剑器之后,才能够鉴别出真正的宝剑。接受者要想全面地把握文章,必须先从博观开始。接受者博览群书和大量实践之后,拥有了开阔的视野和高超的见识,走出了那片狭隘、自私的小天地。为接受者后来在接受过程中,克服主客二分情境下个人主体性过度膨胀的局限性,达到主体间“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的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六观文章

常言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般用来“形容人機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輥?輮?訛。刘勰在文章中提出了“六观”文章,“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輥?輯?訛所以想要考察文章中所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需要首先从六个方面来着手。一看文章的体裁安排,二看作品的文辞,三看文章的继承和创新程度,四看文章表现手法的新奇和雅正,五看作品的用典,六看作品的声律。

历来学者们对“六观”说众说纷纭,一些学者认为是批评标准,一些学者认为是批评方法。结合文章的主旨是探索如何让创作者和接受者及接受者与作品成为彼此的心灵知音这一思路,将“六观”说解释为从六个方面观察和分析文章才是比较恰当的。从六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全面的把握和分析,有利于克服主客对立处境下个人主体性过分凸显的弊端,为达到主体间性的境界提供巨大推动力。

(三)情感共鸣:披文入情

内心情感的积淀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作者运用艺术创作手法将这种情感蕴藏在作品当中,使作品成为一颗贮满诗意的珍珠。“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輥?輰?訛创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涌动,因此接受者按照沿着波流寻找源头的方法,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可以寻觅到作者抒发的情感。

语言文字作为创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接受者在“博观”和“六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阅读文字寻觅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实现同作品和创作者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达到内心情感的共鸣。事实上,创作者和接受者及接受者和作品所达到的情感共鸣只是主体间性境界的一个较低层次,仅仅升华到了感性层面。

(四)理性的琢磨:见异和绎

“见异”和“绎”是由“披文入情”向“深识鉴奥”过渡的桥梁,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见异唯知音耳”接受者不人云亦云,能够看到独特之处才是创作者的知音。“书亦国华,绎方美”?輥?輲?訛。书籍作为国家的精华,需要接受者不断地反复体会和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

在“博观”、“六观”和“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接受者对文章进行理性分析,在相同之处洞察出不同之处,充分发掘出文章的独特闪光点,并对文章进行反复的咀嚼和琢磨,品味创作者折射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从而把主体间性推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五)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深识鉴奥

如果把刘勰论述的主体间性比作一个步步升高的登山过程,那么“深识鉴奥”则达到了巅峰境界。“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輥?輳?訛只有见识深远的人,才能鉴赏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奥妙,之后心中涌动着审美快感,好比春天里登台,看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动人、迷人景色之后的喜悦心情,也好比音乐和美味佳肴能留住过路客人一样。这种审美快感的高峰体验,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達到了创作者与接受者及接受者与作品之间心灵的情感共鸣和哲思共振。

在“博观”等层层递进的关系链上,主体间性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和逐步显现的过程,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逐渐演化为主体间的和谐关系。接受者与创作者之间形成了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双向互动,彼此之间倾听和诉说着内心的思想和感情,互相肯定和认同对方,成为心灵的知音。而且文学作品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接受者在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二者在交谈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

综上所述,《知音》重点探讨了文学创作者与接受者及作品与接受者如何成为彼此的心灵知音问题。文章通过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两个维度的论述,指出在集体无意识的主客对立的环境下,“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知多偏好”“文情难鉴”“深废浅售”造成了知音难觅现象的产生。但在“博观”“六观”“披情入文”“见异”“ 绎”和“深识鉴奥”等层层递进的合力作用下,接受者与创作者及接受者与作品之间最终形成了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彼此倾听和诉说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心心相印的知音关系。

戴圣:《礼记译解》(下),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年版,第528页。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第435—439页。

吴康舜等:《杜甫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倪文杰:《形容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sxscx2013-04 mdjnu

作 者:孙雪峰,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文心雕龙知音
知音
山水知音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文心雕龙》象喻批评的逻辑建构特征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