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是同根生,双花待齐放

2014-04-29郗阳

考试周刊 2014年10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郗阳

摘 要: 本文针对品德课流于形式,甚至常被主课占用的现象,从课标着眼,力求从同根生——回归生活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和并蒂莲——思品活动与合作学习的融合两方面加以阐述,并结合实例对小学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的有效建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品德教材 有效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品德虽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在实际中,从教的教师几乎都只是兼职的,一般来说由小学语文教师兼任的较多。正因为兼职,语文教师会认为备课量大,备课任务重,甚至品德课经常会被主课“冲掉”。品德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语文学科要具有人文性,可以从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汲取营养,丰厚语文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样,来自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有利于品德的教学,可见二者融合的价值远超过单一学科。

二、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的有效构建

(一)同根生——回归生活与阅读的有机结合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必须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四年级《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中,人们对于吃苹果这一生活经验,几乎都是从顶部切到底部。由一个小男孩拦腰切苹果,发现苹果核像五角星中,于是最后一段作者感悟:“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mèi)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阅读理解的研究表明:“背景知识的作用,在于对文本的综合理解,它以句子基本意义的译码为中心。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还能使读者运用必要的知识理解字面以外的意义(命题))。”[1]语文是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故事,借助语言文字形式、文本解读,获得感悟,启示学生明白道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思品新课标强调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也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可见语文和思品是异曲同工的。

另外,有人认为:“故事可以使课程学习更丰富、更有意义。故事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而是一种让世界变得更有意义的工具。”故事作为工具,所发挥的作用是影响人们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因此,《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故事,作为一个范例,形象地促进了学生道德理解力的增强。这便是语文对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的促进功能之一。

不论语文还是品德,如果教师注意和分析这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将二者链接起来,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兼互补的资源,那么,学生的收获将是增值的、饱满的、全面的。这就是学科间融合的魅力[2]。

(二)并蒂莲——思品活动与合作学习的融合

思品课程的基本思想之一是:“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这与语文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不谋而合。

比如低年级的语文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比如语文一年级上册中有《怀素写字》一文,在小组讨论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字,通过自己写字和怀素写字比较,探讨如何写好字,让学生从怀素写字的故事中体会要写好字必须勤学苦练。

思品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地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在语文每个单元练习的口语交际实则与思品活动亦如并蒂莲。比如在四上练习1口语交际——学会感谢,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能有意识地、主动对他人表示感谢,会说感谢的话。而思品如同互补般以单元呈现的方式,深入、细化一个主题,语文教材与思品教材的融合,相得益彰。总而言之。虽说语文课和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对人的培养却如同并蒂莲。

“路慢慢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学科的合力,促进了认知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强化,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语文)与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实践(品德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加大了知行合一的力度。这两门学科在携手实现共同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道”——好的品行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凯瑟琳·斯诺等主编.胡美华,等译.预防阅读困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34.

[2]郭雯霞.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http: // www.pep.com.cn/pdysh/jszx/jszx/jcjxyj/201008/t20100824_719606.htm.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
简析小学语文教材中唐诗的三个自然意象
浅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包诗”版块
小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化话语的失声
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格特质词及人物性格的分析研究
简析数字在唐诗篇目中的妙用
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拓展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