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

2014-04-29徐凤生李永平

计算机时代 2014年1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教学质量高校

徐凤生 李永平

摘 要: 探讨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阐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和方法对促进我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教学质量;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1-53-03

0 引言

2011年,德州学院提出了建设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的目标。随着学校“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项目的推进,新一轮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也逐步展开。数学科学学院非常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为此开展了充分的调研、分析、论证等前期工作,确立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用型课程群体系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立体化教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完全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强、专心教学、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就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当时欧洲人采用班级授课制,致使教师那种师傅带徒弟般的角色从其他行业中逐步分化出来,出现了教师专业化的萌芽状态。经过19世纪整整一个多世纪的演进,教师专业化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教师职业即专业性职业”的观点,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又明确指出改善教师地位通常是加强教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教育是专业教育。我国在《教师法》中也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进入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深化我国教育改革,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悄然崛起,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潮流。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状,我们提出了“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构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四平台、三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以课程群引领的课程体系。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师资队伍建设仍是制约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的瓶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理科专业,要求教师既要求有深厚的数学功底,又要有信息处理、信息计算的专业技能。但目前该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纯数学专业毕业,不具备学科交叉的背景和知识,特别是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因此,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化的定义多种多样。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育社会学家霍伊尔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及专业实践中技能改进的过程”。国内学者刘捷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崔英锦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从新教师逐渐成长为能够熟练胜任教学活动的专家型的成熟教师的成长过程,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性向、专业技能的展现过程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和定位期望[3]。洪柳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技能、养成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专业成长过程[4]。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5]。

縱观国内外学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界定不难看出:有的从教师本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来界定,有的从教师成长的过程来界定。本文从专业化发展的内容来考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道德,也就是按照教师专业的要求而形成的教书育人、行为示范的道德人格;二是专业知识,包括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等;三是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学科能力、学科技能、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化内涵与要求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此,要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一要具有作为教师所必备的教育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专业情操等;二是要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科学素质,包括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学科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三是具有相应的人文科学素质,包括良好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等;四是具有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等;五是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它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

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3.1 政策上主导教师专业化发展[6]

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数学科学学院建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应制度和长效机制。从政策层面上,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确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责任人和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人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目标,确保了政策的主导作用和效果。在这些制度的建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体意识,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适合教师实际情况的专业化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并对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3.2 价值上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6]

价值理论认为: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离开了他人,离开了社会,个人毫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价值引导”的作用。价值引导既体现了管理者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以及管理者的价值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直接关注教师核心能力的生成,它凝聚着学校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价值引导的作用在于借助价值,唤醒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实现其自主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3.3 方法上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6]

方法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由于教师专业发展已从技术化向专业化转变、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决定了其思维方法也必须从科学思维方法向哲学思维方法转变。哲学思维方法是辩证的、批判的、实践第一的和超经验的思维方法。在方法指导中,主要是在实践中用建构主义的方法生成教师新的知识和生命意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活动中,知识、能力与生命意义的建构过程也在教师身上同时发生,教师随着教育情景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教育方式,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应该说,这种建构过程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价值理性的重要追求。

3.4 以精品课程(群)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7-8]

精品课程(群)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切实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我们组建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群(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复变函数论、数学建模4门课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团队,2012年分别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教学团队。通过精品课程(群)建设,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整合,深化了教学改革,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对教师来说,促进了教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通了教师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方面共同提高的通道,使得教师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难题和困境面前互助,从而形成最大合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以及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团队实行任务驱动、目标化管理,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而促进了成员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实现了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其合理的年龄结构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团队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平台。教学团队根据教育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5 以交流合作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8]

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自主性,大多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敬业精神,实现自我专业发展。但个体的努力是有限的,这种发展到一定时候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因此,以交流合作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必要的,这就要求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引导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明确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很好地实现思维上、智慧上的交流和碰撞,从而提高彼此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开展交流合作,不但有利于改变教师间单打独斗、相互之间不合作的局面,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共生的氛围,同时更有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使其能更好地进行自主专业发展。

3.6 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7]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要求来设计。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对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科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教师后续发展、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最有发言权。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终期效果的评价,又要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良性有序进行,进而确保教师专業化发展取得成效。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果,还要注重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的后续效应。

4 结束语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提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教师不懈地努力。本文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我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如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方面等。

参考文献:

[1] 曾峥.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意义和内涵[J].肇庆学院学报,

2003.24(1):70-75

[2] 蔡道成,张侨.教师专业化途径浅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0.17(4):

28-29

[3] 崔英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主义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9:79-80

[4] 洪柳.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

教育,2013.1:47-49

[5] 蒋竟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2004.4:

104-105

[6] 姚秀群,叶厚顺.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

学,2009.6:94-96

[7] 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时

代,2012.4:52-54

[8] 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中

国大学教学,2013.1:57-59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教学质量高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