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以摧毁注意力的“小红点”

2014-04-29罗大木

女性天地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巴甫洛夫角标小红点

罗大木

为什么这个红色的角标会令人如此忍不住想去点,想无视它都很难呢?

寻找信息——快乐的源泉

一天工作伊始,来到办公室,不管手头上的任务有多繁重,这天距离交任务的“死线”有多紧迫,打开电脑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打开文档开始工作,而是先打开浏览器看看今天又有什么新鲜事,打开QQ或者微博,检查你从公交车上下来到走进办公室的这段时间里有没有人回复你消息。好吧,如果都没有,你会不会感到心里有一丝失落?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样点开你的电子邮箱,检查有没有新邮件,再点开快递物流网站看看自己网购的东西到了哪里。

如果上述的事情都完成了,你或许就会开始工作了。处理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查找一些数据,那么,你会在查找数据上花费多少时间呢?受访者普遍认为自己最多会在百度上耗费5分钟—10分钟。可是科学家们却发现,受试者会在与原先毫不相干的内容上逛半个小时。

我们在刷微博和朋友圈的时候,又能看见多少人在说类似于“昨晚一直在刷微博,写稿子什么的,明天再说吧”、“逛了一下购物网站,居然就逛到了下班”的话呢?甚至可能你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到了不得不睡觉的时候,一股强烈的愧疚感喷涌而出,让你在心中暗暗立誓:“明天一定要好好工作,坚决不刷微博了!”结果第二天还在刷微博。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沉迷于刷社交网站新闻网站,热衷于挖掘新闻、八卦,尽管这些东西于你的生活并没太大干系,可就是停不下来,这都是因为你体内的多巴胺系统造成的。

你可能听说过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多巴胺”系统以及负责取乐和镇痛的“内啡肽”,带来激情的“去甲肾上腺素”,还有协助我们战胜困难的“催产素”。我们把这些激素合称“快乐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多巴胺不仅让你产生快感,还会让你有追求、寻找、渴望的感觉。这不仅仅是让你得以完成肚子饿了去找吃的东西、寻找可以繁衍后代的另一半等基本的生理行为,它还会驱使你去寻找比如知识、技能、新的事物等抽象内容。

每当“搜寻”获得了成就感,人体内的多巴胺系统就会受到刺激,从而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来。这样,“搜寻—刺激—多巴胺—产生快乐—激励自己继续搜寻”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人们在潜意识中就会发现,原来“发现”是快乐的!因此求知欲不断增加,多巴胺系统在这样不断的刺激中得到了强化。这对人类从树上走到写字间里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被好奇心驱动去追寻新事物,探索新世界,可能到现在我们还坐在山洞里或者树枝上。呆坐着不动固然能够获得满足感,但是,探索更容易让我们存活下来。

如今我们只需坐在电脑前或者捧着手机,动动手指就能够搜索到你想要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说,这样的“找”的动作和我们的祖先的行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我们再也不必“走出去”。可是现在无用的资讯越来越多,还有人专门靠“生产”这一类资讯生存,而人类大脑的进化水平和我们的祖先比起来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为找到一点东西而欢呼雀跃,分泌多巴胺来“犒赏”自己。多巴胺系统就像是一支不知疲倦的拉拉队,鼓励我们继续搜寻。

所以我们一刷微博就会刷个不停,上网搜寻信息时,就会顺着链接一条一条地从世界这一头到另一头,距离自己最初要找的东西早已十万八千里,一转眼,大半个小时过去了,却发现手头上的工作依旧没有开始解决。这时,叮的一声,又有新的信息到来,红色角标亮起,刚想回去工作的心立即又好奇满满,忍不住想去点开看……且慢,这个红色的角标和之前说的多巴胺系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小红点”——条件反射的铃声

还记得巴甫洛夫那只狗吗?巴甫洛夫发现,狗看见了食物就会流口水,如果把食物和某种东西联系起来,比如在给狗食物的同时摇响铃铛,反复多次以后,铃铛与食物就成为了刺激狗的神经系统的事件。之后,巴甫洛夫仅仅是摇摇铃,不给狗提供食物,狗也同样会流口水,此时食物不再是勾起狗的食欲的必需品了,铃声同样也是。

我们来看一遍“重度手机使用综合征”患者小王收到一条正常的信息时的情况:信息到来,手机铃声响起,提醒他有信息,手机发出震动以后,在软件图标的右上角出现红色角标,小王点开信息阅读获取信息内容,决定对这条信息采取行动。

前面我们说过,多巴胺系统会探索未知,并会受到未知事物的刺激,一旦探索了未知的领域,多巴胺就会被分泌出来,鼓励人们继续前进。而小王对他的手机铃声什么时候会响起,给他发信息的是什么人,发的是什么内容一无所知。就是这种好奇刺激了他的多巴胺系统,驱使他拿起手机来进行一番“探索”。

打开手机看见的第一个东西是什么?没错,就是那鲜红的角标。于是,红色的角标就与手机铃声、震动、未知的新信息与多巴胺系统建立起了刺激联系。来短信时的声响,或者是只看见冒出来的红色角标,就像是光摇铃,不给食物的巴甫洛夫那样,都会让我们产生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忍不住想去点开看看到底是什么。因为多巴胺分泌促使你去寻求信息,一旦找到了,它就会犒赏你的大脑。

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点开了信息图标会消失,得到信息后多巴胺系统会完成闭环反馈。但是,那些搞恶作剧的人就会让反射无法完成闭环,那个角标怎么样也消不掉,已经形成了的巴甫洛夫反射的反射的期望落空,做了同样的事情大脑却得不到多巴胺的犒赏,“强迫症”才会被“逼死”了。不过说真的,这个恶作剧玩得的确很高级,他直接忽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系统,挑战的是人们追寻信息的好奇心。

碎片化年代——快乐难觅

我们都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从最初的浏览门户网站、上知名论坛,到追着几个名人的博客,到最近几年微博微信的上线使用。想立刻和某人聊天,我们发条短信就能立刻得到回复;想知道某人最近有没有谈恋爱结婚生小孩,是不是在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要打开微博或者朋友圈,随便刷一下想不知道都难;需要找一些资料,随手连上网“百度一下”就什么都晓得了。可是我们也会感到注意力越来越不够用,越来越难以进行一项需要长期延续专注的事情,每天似乎都在信息的轰炸中疲于奔命,在与消除小红标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也会经常无所事事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刷微博的晚上,然后又后悔不迭。

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按理说,多巴胺系统应该得到了满足,可是,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呢?

曾经只需要一点点的收获与嘉奖,人们就能够获得长久的满足感与自信。这是因为“快乐素”在人体内一般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大脑对一点点多巴胺很敏感,这样也是人们能够完成长期、艰巨的任务的动力。

进入微博时代以后,就有研究者发现,微博和朋友圈的社交网络形式更加容易刺激体内的多巴胺系统,不足140字的内容也无法满足多巴胺系统对更完整、更多的信息的追求,迫使它去寻求更多的资讯,一条又一条地往下刷。现在等人或者排队,又或者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间里又不足以完成一项复杂的工作,此刻的人们也不会有阅读长篇大论或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倾向。只好掏出手机来刷微博和朋友圈。因为在这样的碎片时间里,简短的形式可以让用户端起手机就看,随时随地就可以放下,最适合填充碎片时间。

而习惯了“碎片化”的生活的人们,也就很难再将自己的工作思维习惯恢复到原来长久的专注状态,因为原先建立的大脑奖赏机制失效,只需刷刷微博就能获得快乐,让很多人重新建立获取快乐素的行为方式,因此人们会不停地刷新,即便已经刷不到新内容了。

人们会进入“多巴胺循环”,大脑也逐渐被这样高水平的多巴胺给“惯坏”,开始对更高水平的多巴胺有需求,身体再也不能从正常生活中获得同样水平的快乐素,于是快乐的阈值提高了,再想控制自己不去查收邮件,发送短信,检查是否有未接来电或者未复消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所以,在信息轰炸时代获得一颗平静的心也成了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最简单的打断方法就是,你必须把自己从信息搜索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比如,在需要专注的时候断掉网络,将手机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外,采用番茄工作法来工作等。打断的关键就是把现有的“获取信息—奖励”的循环转移到“专注—奖励”的新循环模式来。此外,关闭邮件的声音提醒和新消息的闪动提醒,也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打破现有的循环方式。而古老的冥想,也能一种让大脑逐渐恢复正常的多巴胺感受水平的方式。

猜你喜欢

巴甫洛夫角标小红点
这回“小红点”选了谁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小红点奇遇记
角标变量与范围集的关系表示形式及其应用
海星有几只眼睛
大班综合美术活动:小红点创想曲
谈物理教学中的脚码和角标的应用
巴甫洛夫很忙
过期食品识别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