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猩猩都有完成欲

2014-04-29郭韶明

女性天地 2014年12期
关键词:猩猩尼克课题

郭韶明

球赛奇烂无比,你还是看到了终场;电影无聊透顶,你还是等到观众悉数离场;手中的书如同鸡肋,你仍然期待下一刻会有惊喜……

还有,记忆中最深刻的感情,总是没有结局的那一桩;印象中最漂亮的衣服,总是没有买下的那一件;最近心头飘着的,总是那些等你完成的任务。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完成似乎心有不甘。有人曾说:“在一只猩猩面前画一个未完成的圆圈,如果它能找到粉笔的话,也会迫不及待地去将它完成。”

这是个有趣且不可能验证的假设。不过有时我们确实会有这样的倾向,无法容忍一些未完成的事情,以至于让那些没做完的事给自己造成压力。

一个朋友离职前整理文档,发现生活中有一堆未完成的“烂尾楼”,那叫一个郁闷──我怎么会半途而废呢?

其实她并非半途而废之徒,相反,在专业领域内相当有成就。她所列举的那些放弃,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重要,很多不过是开个小头,觉得进行不下去了及时叫停而已。只不过因为“未完成”,才变得重要起来,成了她的心头之祸。

不久前我写一篇文章也是这种感觉。坐下来三四次都在同一个地方梗住,怎么顺都顺不下去。明智的做法无疑是另起炉灶,这篇过段时间再找感觉。可就是放不下,每次坐在电脑前,第一反应就是打开这篇文档,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起,在最后一个字停住,好像光盘被划伤了,明明知道在这个节点上跳不过去,偏偏还要一遍一遍地从头放,强迫症一般。

早在1927年,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就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

他让接受测试的人完成18~22个拼版、算术等简单课题。每个人完成一半时,研究人员刻意打断,然后让他们去做另一项课题,直到完成该项课题。当被要求回忆所有的任务时,发现未完成的课题被回忆起来的有68%,而已完成课题的回忆率则是43%。

这种心理规律后来被命名为“蔡格尼克效应”。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吧:考试前对需要背诵的内容倒背如流,一直持续到考试前都不会忘记,可一旦做完了试题,所有的东西都被大脑抛到了九霄云外。

即将公众演讲前天天想着念着,不断重申它的重要性,可是一旦过去,那些台词啊,手势啊,即刻成为过眼云烟。

记忆中那些完成得很顺利的事情,过了也就过了,反而是那些过不去的事情,总是萦绕在心头,似乎永远也过不去。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一般而言,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引起的紧张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任务完成。如果中断,这种紧张状态会让人的心理活动指向未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我们对“未完成”的记忆要远远优于那些“已完成”。

这就无怪乎,我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即使是非重要的事件,也有着较强烈的完成动机而且记忆深刻;而对那些已经处理完的即使是重要的事件却不以为然,甚至片甲不留了。

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个事儿一日不完结,我就一日得不到解脱”。

这也昭示着“蔡格尼克效应”会使有些人走入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他们的驱动力似乎就是未完成的紧张感。就像小时候的假期作业,要么放假开始就一气呵成把它搞定,要么一直推迟到假期结束还是做得三三两两。不也是这个效应在作祟吗?

当然,对很多人而言,“蔡格尼克效应”是驱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动力,正是因为对这个未知世界、对很多事情的完成欲,让很多本来可能搁置的事情有了一个良性的结局,也让我们保持不断前进的斗志。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完美结局。

我一个朋友正纠结不已,她似乎特别无法容忍“不了了之”。比如,别人说“下午有空到你家去玩”,她就开始打扫卫生准备水果,结果等到晚上人也没来。别人可能也就随意一说,她却认了真,白等了一下午,还心烦不已;再比如,有一次报名参加一个活动,突遇暴风雨,主办方临时取消了活动,她还冒雨准时到达,结果自然还是一肚子气,“怎么能不守信用呢”。

她的想法可以理解,凡事都要善始善终,可现实是,大家很多时候都审时度势去了,留下她在纯粹认真的世界里暗自神伤。

所以,分清哪些是琐碎无比却让你纠结不已的不值得事件,果断放弃;哪些是重要至极却一直进行不下去的值得事件,坚持到底,无疑是一种良策。

那天看报,兴致盎然之处,却戛然而止。文章结尾抛出一个问题,就告诉你下回分解了。

难道人人都知道“蔡格尼克”?

关节点:蔡格尼克效应

记忆中那些完成得很顺利的事情,过了也就过了,反而是那些过不去的事情,总是萦绕在心头,似乎永远也过不去。

我们对“未完成”的记忆要远远优于那些“已完成”。

分清哪些是琐碎无比却让你纠结不已的不值得事件,果断放弃;哪些是重要至极却一直进行不下去的值得事件,坚持到底。

以上内容摘自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中的心理学》,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猩猩尼克课题
我们和猩猩是亲戚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一只叫尼克的狗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猩猩教你玩“越狱”
鲨鱼尼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甜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