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蛋白春大豆套种木薯适宜播期的研究

2014-04-29刘连生

农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播期木薯套种

摘 要:为探讨在闽西北气候条件下,木薯套种大豆的最适播期,研究播期对大豆和木薯产量、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套种木薯条件下,大豆3月17日播种,大豆和木薯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432.5 kg/hm2和20511.0 kg/hm2,纯收入最高,达2350.50元/hm2。因此,大豆3月中旬播种,大豆和木薯的产量越高,农艺性状越好,产值越高。

关键词:大豆;木薯;套种;播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S318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283

Study on Soybean Optimum Sowing Dates Under Soybean Intercropping with Cassava

Liu Lianshe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Datian County, Datian 3661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For the purpose of the optimum dates, the effect of soybean different sowing dates under soybean intercropping with cassava on yield,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oybean and cassava in northwest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models of cassava intercropped soybean, when the soybean were sown on the date of March 17, the highest yield of soybean and cassava were 1432.5 kg/hm2 and 20511.0 kg/hm2 respectively, and the highest net income was 2350.50 yuan/hm2. Under growing time of cassava, earlier planting soybean was both good for higher yield,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net income. The optimum dates of soybean sowing was days in mid March.

Key words: Soybean; Cassava; Intercrop; Sowing Dates; Yield

0 引言

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的主体作物[1],具有减少病虫害、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等优点[2]。近年来,随着闽西北地区木薯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春大豆套种木薯可以增收一季大豆产量,较单种木薯的经济效果显著[3-4],得到农户的广泛应用。

木薯生长发育期长,前期生长缓慢,幼苗期为100天左右,与大豆全生育期基本相当,土地及光能利用率极低。大豆具有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作用,木薯套作大豆不仅不影响主体作物木薯的生长发育,还对木薯具有增产作用,大力发展木薯与大豆的间种栽培,既可以解决当地耕地紧缺的局面,又可推进当地作物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的品种结构,对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5]。陆昆典等[6]研究表明,木薯间作花生或大豆鲜薯单产比纯种木薯提高6.1%~17.4%,木薯间作花生或大豆的总收入是纯种木薯的1.6倍。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喜温性作物,对光温反应比较敏感[7],同一生态区播期不同,植株生育期所处的光、温、水条件各异,从而不同程度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构成。适宜的播期可以使大豆的整个生长过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而使大豆获得高产[8]。因此,最佳的套种时间对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木薯和大豆生长,获得木薯和大豆丰产、稳产至关重要。笔者在大豆与木薯套种的条件下,研究大豆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和对木薯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木薯合理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国审高蛋白春大豆品种‘福豆234(粗蛋白含量48.93%,粗脂肪含量18.48%),木薯品种为‘GR911(当地主栽品种)。

1.2 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安排在大田县均溪镇红星村兴农果场,海拔350 m,地处东经117°50′、北纬25°42′。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12.0 g/kg、碱解氮73.0 mg/kg、速效磷6.6 mg/kg、速效钾112.0 mg/kg、pH 6.8。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排列,3次重复,试验周围设保护行。大豆采用穴播,每穴3粒,定苗2株。小区面积22 m2,共3畦,每畦种植2行,株行距25 cm×30 cm。大豆于2011年3月17日播种,每隔7天播种一期,共播种4期,即播期Ⅰ(3月17日)、播期Ⅱ(3月24日)、播期Ⅲ(3月31日)和播期Ⅳ(4月7日)。收获期分别为7月11日、7月14日、7月17日、7月20日。木薯种植密度固定为:0.8 m×1 m,12000株/hm2,木薯扦插4月19日,其收获期为11月23日。木薯在苗高15~20 cm时每穴留苗1个茎杆。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2250 kg、钙镁磷750 kg和复合肥450 kg作底肥。追肥每公顷施75 kg尿素和120 kg氯化钾1次,并结合中耕除草。

每小区取中间1行定点观察10株。分株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始花期、生理成熟期和完全成熟期。对定点观察的10株进行考种,记载每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和每小区产量。

数据分析采用DPS 7.05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2.1.1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木薯套种大豆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的产量依次降低,3月17日播种大豆产量最高,每公顷产量1432.5 kg,依次为3月24日每公顷产量达1164.15 kg,3月31日为1098.75 kg,4月7日最低为1078.5 kg。方差分析表明播期Ⅰ(3月17日)产量与播期Ⅱ(3月24日)、播期Ⅲ(3月31日)、播期Ⅳ(4月7日)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Ⅱ、Ⅲ和Ⅳ产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由表2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木薯的产量依次降低,3月17日播种大豆时产量最高,每公顷产量达20511.0 kg,4月7日产量最低,仅为17809.5 kg。方差分析表明,播期Ⅰ(3月17日)木薯产量与播期Ⅲ(3月31日)和播期Ⅳ(4月7日)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Ⅱ(3月24日)与播期Ⅳ(4月7日)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Ⅰ(3月17日)与播期Ⅱ(3月24日)、播期Ⅱ(3月24日)与播期播期Ⅲ(3月31日)、播期Ⅲ(3月31日)与播期Ⅳ(4月7日)的木薯产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1 播期对大豆生育期及其结构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播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逐渐缩短,3月17日播种生育期最长达110天,4月7日播种生育期最短为101天;营养生长期即播期至始花期的天数随播期的推迟逐渐缩短,3月17日播种营养生长期最长为61天,4月7日播种营养生长期最短为49天;相反,生殖生长期即始花期至收获期的天数则随播期的推迟有延长的趋势,3月17日播种生殖生长期最短为49天,3月24日和3月31日播种生殖生长期均为50天,而4月7日播种生殖生长期为52天。

由表3可知,木薯与大豆套种时,随着大豆播期的推迟,木薯株高从1.85 m降到1.66 m,株径从4.1 cm降到3.3 cm,薯长从21.0 cm降到17.8 cm,薯径从6.3 cm降到5.1 cm。

2.2.2 播期对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影响 由表4可看出,随着大豆播期的推迟,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粒重均呈递减趋势;而4个播期的茎粗和百粒重没有变化。仅播期Ⅰ(3月17日)大豆有4粒荚,其他3个播期均没有,播期Ⅰ(3月17日)3粒荚数最多为20.6个,2粒荚排名第2为25.1个,比播期Ⅱ(3月24日)仅少0.2个。综合各性状表现,播期Ⅰ(3月17日)大豆经济性状最好。

2.3 不同播期种植方式的效益分析

2.3.1 木薯成本 地租2250元/hm2,木薯12000株,木薯种费600元,雇工费6000元,农药、肥料等3000元。木薯成本共计11850元/hm2。

2.3.2 大豆成本 雇工费3000元,农药、肥料等1200元。套种双行大豆用种45.0 kg/hm2,大豆种子价格按10元/kg,费用450元。大豆成本共计4650元/hm2。

商品豆按市场价6.00元/kg,鲜薯按厂家收购价每0.50元/kg。

由表5可知,木薯套种大豆条件下,随着大豆播期的推迟,大豆和木薯产量均降低,混合产量也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大豆市场价远高于鲜薯收购价,故播期Ⅰ(3月17日)产值最高为2350.50元/hm2,其次为播期Ⅱ(3月24日)390.15元/hm2,播期Ⅲ(3月31日)和播期Ⅳ(4月7日)则亏本。虽然木薯清种时产量最高,但由于木薯价格相对于大豆较低,木薯清种时总产值仍较低。但大豆播种也不是越早越好,主要是早春气温较低,气温过低,容易造成大豆烂种出苗不齐。因此,木薯套种大豆时,在不影响大豆出苗的前提下,大豆播种越早,效益越高。

3 结论

随着大豆播期的推迟,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单株分枝数、单株粒重、小区产量、每公顷产量均呈递减趋势;木薯的株高、株茎、薯长、薯径、小区产量和每公顷产量随着大豆播期的推迟也递减趋势,推迟播种,缩短了大豆营养生长期天数,从而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推迟播种对大豆的株高和主茎数相关不太大,但严重影响了木薯的株高、单株产量及每公顷产量,经济效益直接降低。因此,春大豆适时提早播种,在当地大豆3月中旬播种最好,对大豆、木薯的产量提高有较大意义。

4 讨论

大力推广和创新作物间套种技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是解决当前粮、油、果、蔗、菜、薯等争地矛盾的有效措施[9]。特别是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种植作物,近年来却随着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种植面积连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减[10],更是需要大力发展大豆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这也是适应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的需要[1]。本研究表明大豆套种木薯模式下,每公顷净收入2350.50元(播期为3月17日),而木薯清种每公顷净收入仅1306.50元(表5所示),这与彭监等[11]研究的木薯间套种大豆,与纯种木薯相比,可以增加大豆产量472.95~1532.4 kg/hm2相一致。但是不同播期大豆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大豆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这与林贵发等[12-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条件选择最适播期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另外,大豆套种木薯,可增加地面覆盖度,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田间小气候,又可利用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特性,增加土壤氮元素含量,有利于木薯增产。

参考文献

[1] 杨文钰,雍太文,任万军,等.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J].大豆科学,2008,27(1):1-7.

[2] 周新安,年海,杨文钰,等.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Ⅰ)[J].大豆科技,2010(3):1-2.

[3] 刘连生,吴新增,林琼,等.高蛋白春大豆套种木薯的种植方式研究[J].大豆科技,2010(3):14-15.

[4] 汤复跃,陈渊,粱江,等.大豆、木薯播期对间作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2,31(3):395-398.

[5] 肖庆泉.木薯套种不同作物栽培技术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2010(1):27-28.

[6] 陆昆典,李兆贵,李春光,等.武鸣县木薯间(套)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9):18-20,64.

[7] 孙培乐,宁海龙,陈东升,等.春大豆不同播期的光温生态特性[J].大豆科学,2010,29(6):953-958.

[8] 刘发,马秋芝.大豆减产原因及生产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3):40.

[9] 黄祥珍,黄福良.作物间套种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探讨[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增1):78-79.

[10] 程遥.中国大豆种植业发展的思考[J].大豆科学,2013,32(5):711-713.

[11] 彭监,黄桂花,程健超.木薯间套种春大豆不同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广西农学报,2012,27(6):9-13.

[12] 林贵发.不同播期对‘桂夏豆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3,3(5):1-3.

[13] 李树臣,陈学珍,谢皓,等.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4):266-269.

[14] 王茹芳,徐泽茹,胡铁欢,等.播期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技,2010(3):16-17.

[15] 谢运河,李小红,王同华,等.播期与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1,(3):79-82.

猜你喜欢

播期木薯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刮木薯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柬埔寨拜灵木薯喜获大丰收,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挖木薯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