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对立面
2014-04-29
NBA的停摆掀起了全世界的震动,但实际上,劳资纠纷并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现在的球员们拥有高尚的社会地位,是体育和时尚的跨界宠儿,但在早期的联盟中,球员的权益并没有这么大。他们中的很多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在每个夜晚拼命打球,透支自己的身体,但却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和劳动保障,相对与付出,得到的实在很少。前人铺路后人行,现在球员们的良好待遇,是在历史上多年来的劳资斗争争取来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斗争,有雇佣的地方就有分歧,这是永远不变的经济原理。
1 尽管上世纪的80、90年代才是劳资纠纷的爆发期,但实际上在NBA一开始成立时,就已经危机暗伏了。1946-47赛季,联盟还叫BAA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上限为55000美元,平均下来一名球员单赛季收入大概在4000-5000美元之间,这对他们来说,甚至无法生存。许多人都会在打完球后为自己找份兼职,补贴家用。当时联盟中工资最高的球员是底特律猎鹰队的汤姆·金,他的年薪是16500美元,可这份“高薪”却不是单纯的打球收入。金不仅仅是猎鹰队的球员,还身兼球队管理人员、宣传总监和业务经理等多项职位,他的工资实际上是这几项职位的收入总和,如果单算球员工资,他其实比平均水平高不了多少。
在那个赛季,联盟得分王是场均能得到232分的费城勇士球员乔福尔克斯,他也是球员工资最高的人,每年能拿到8000美元。但福尔克斯在比赛结束后,依然要做兼职帮一家百货公司送货,足见当时球员囊中羞涩。而这种低收入是职业体育联盟起步阶段的必经之路,很多球队甚至无法负担这样的“经济重压”而破产。就像前面提到的汤姆·金,无论打球还是管理都很失败,只打了一年球就退役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猎鹰队仅仅一个赛季就宣布破产,没有球队愿意接收这位“高薪低能”的球员了。由于生活窘迫,球员们不得不想办法争取自己的利益,在1946年到1949年,很多有能力的明星利用BAA联盟和它的竞争对手NBL联盟之间的争夺来赚得高薪。球员们会威胁自己的老板,如果待遇得不到提高就要跳槽到其他球队或联盟打球,在那个英雄萌芽的年代,观众们买票进场,就是为了看某个球星的个人表演,所以老板们也不得不买账。这种相互制衡的情况,其实正是NBA劳资纠纷的雏形,高薪球星正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比如乔治·麦肯就获得了五年六万美元的“大合同”,而罗切斯特皇家的鲍勃·戴维斯也签了一份四年五万美元的合同。因为球队的工资上限固定,而为了给某位球员高薪,其他球员的工资就必须遭到打压,所以这种薪金模式其实并不科学,也为NBA日后的劳资模式埋下了隐患。
2 大牌球星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高收入,使BAA的老板们也开始不断砸钱,从NBL挖来更多的球星,直接导致了后者得破产。BAA正式吞并NBL,改名为NBA。两个联盟合并之后,球员们失去了制约老板的武器,老板们又回到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待遇又成了球员的一块心病。直到1954年,NBA球员们的经济收入依然没有太大改变,于是,当时效力于凯尔特人队的控卫鲍伯·库西联合联盟其他球员,组成了球员工会,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与联盟对话的球员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库西是NBA劳资纠纷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在球员工会正式建成后,库西与自己的队友们带头加入公会,并在比赛间隙不断对其他球队的球员解释球员工会的功用,游说他们加入组织,他的行为得到了球员们的支持,工会越来越庞大了,而随着成员的增多,他们也拥有了足够强大的话语权。
1955年,NBA球员工会获得了第一次与联盟高层直接对话,为球员争取利益的机会。针对当时联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库西在收集了自己同事们的意见后,与当时的总裁莫里斯波多洛夫进行了一次平等的面对面谈判。当时库西的谈判内容包括:1.将NBA拖欠巴尔的摩子弹队球员的工资全部结清(当时子弹队破产导致球员无法拿到应得工资);2.将NBA每个赛季的表演赛限制在20场以内,并且在比赛后支付给球员相应的酬劳:3取消不许球员小声交谈或喃喃自语的规定:4取消球员交易时收取的费用;5提高球员收入,并将球队支付工资的方式由分期12次改为10次:6除了在电台和电视台转播的比赛及某些慈善活动外,球员每一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要获得25美元的报酬;7.联盟必须对球员与老板之间的纠纷作出公正裁决。
当时,波多洛夫同意了支付子弹队球员工资的要求,但关于其他事项他却表示要在两周内跟球员代表继续商谈。库西代表球员同意了这个要求,可没想到这却是波多洛夫的缓兵之计。联盟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原本约定好的第二次谈判也迟迟没有进行。直到1957年1月,忍无可忍的库西愤怒地找到了美国劳工总会,对NBA的行为提出了控诉,迫于压力,波多洛夫才正式答应了库西的要求,这代表联盟正式认可了球员工会的地位。
3 不久后,库西辞掉了球员工会主席职位,由他的队友汤姆·海因索恩接任。汤姆索恩在任期间的球员工会,在与联盟的对话中显得非常活跃,而且态度不卑不亢。海因索恩曾经在1961年1月提出要球员养老金方面的问题,当时的老板们大体同意了这个提案,不过细节方面的分歧依然未能达成。于是海因索恩聘请了劳伦斯·雷舍为球员工会的法律顾问,当时的球员工会除了要求公积金计划之外,还有一些细节的问题也希望得到解决,诸如球队训练师的数量,减少季前赛的场次,以及自由球员和转播方面的一些问题。
1964年1月的全明星赛举行之际,球员工会与联盟之间的谈判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因为当时的全明星赛要进行全美直播,球员们意识到这是他们争取自己利益的绝佳机会,他们威胁说如果不能实现养老金计划的话,那么就拒绝打全明星赛。于是在全明星赛正式开始前的几分钟里,当时的NBA总裁沃尔特·肯尼迪发表声明答应了球员们的要求,而且在之后积极地与各队老板进行协商,劳资双方最终在5月达成了最终协议。海因索恩和弗雷舍也开启了NBA球员利用法律手段以及公众效应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先河。
4 1966年,海因索恩卸任后,球员工会主席一职由明星控卫奥斯卡罗伯特森接任。“大O”在上任后的第一项“政绩”,就是帮助NBA球员争取季前赛的报酬,而且提出要将季前赛的场次由15场减至10场。除此之外,罗伯特森还积极联系美国其他职业体育联盟的球员工会,NBA球员工会先后与MLB(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和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结成“劳方同盟”,共同对抗资方。这种做法让球队的老板们感到了威胁,劳方与资方的关系形成了空前紧张的局面。老板们甚至威胁球员,除非他们能够遵照合同上的要求,并且保证季后赛如期进行,否则就要取消季后赛。不过球员工会方面毫不让步,除了此前的要求之外,球员们还要求提高退休金的额度。在经过努力争取之后,最后联盟和资方妥协了,才使得最终的罢赛危机得到解决。罗伯特森之后,接任的是保罗·西拉斯,他在接下来的劳资纠纷也帮助球员争取到了属于自己的利益。其中包括球员合同和转会方面的一些规定,诸如底薪合同的金额、医疗和人寿保险、全明星赛的收入等方面,球员们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另外,在自由球员的签约当中,球员也有权与不止一支球队进行讨价还价,以便争取到更好的球员合同。这些都大大地提升了球员们的收入保障,也是球员工会取得胜利的成果。
5 劳资纠纷的问题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1983年,球员工会与NBA就薪金帽的问题进行谈判,在停摆的威胁下,当时的球员工会主席鲍勃·兰尼尔最终签署了这份为期四年的协议。于是这才有了球队薪金帽大概是NBA一年总收入53%到57%的比例的规定,同时联盟也保证,即使球队数量减少,也会保证球员们的工作。1983年的这次谈判是NBA发展的一个极大转折点,包括此后也有一些诸如滥用药物规定的修正案,使得NBA的球员们慢慢抹除了很多阴暗的污点,于是变得更加阳光和积极。因为“魔术师”约翰逊、拉里·伯德和迈克尔·乔丹这些球星的出现,也令球迷们无比兴奋,NBA的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
可辉煌归辉煌,该出现的、司题迟早都要出现。1987年,球员和老板们对工资帽的问题再度出现分歧,另外在优先拒绝权以及选秀等方面也有异议,因此之后又签署了一份六年的劳资协议。其中包括保持此前的工资帽标准,将1988年的三轮选秀改成1989年的两轮选秀,以及其他球员合同的条款。不过这份合同平安无事地维持到1991年后,球员工会发现NBA方面公开的收益当中,并没有将奢侈税、季后赛门票收入以及球馆广告等方面的收入算进去,于是分歧再度出现了。
6 1994年,联盟和球员们达成共识,签署一份在1994-95赛季保证球员不会出现罢工事件的协议。不过在接下来的这一年时间里,球员工会依然努力在争取更好的合同,但双方并没有达成协议,险些导致1995年总决赛出现罢工的情况。这次的劳资纠纷主要包括奢侈税数额的下降,新秀球员工资以及对老将的免税特例进行修订等方面,最终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之下,NBA联盟进行了让步,到1996年正式达成这项协议。这次协议的签署也让1996年的新秀获得了意外之财,诸如凯文-加内特在新秀合同结束后就能获得六年1.2亿美元的超级顶薪续约合同。1997-98赛季,NBA老板们投票进行新的劳资谈判,原因是联盟发展不均匀导致了球队收入出现两极化的趋势。当时的球员工会已经由帕特里克·尤因来主持,执行董事则由威廉·亨特担任,他们力求为球员们争取利益,认为NBA方面才刚跟NBC签署了四年24亿的转播合同就哭穷试图限制大牌球员的收入,并且希望能够恢复联盟中产条款,同时限制住联盟总是对球员进行打压式的惩罚,外加在对电视转播合同的收益分配上的分歧导致了双方的矛盾。于是这次的劳资谈判破裂,最终导致球员罢工,这也导致了1998-99赛季出现了NBA历史上第一次面临缩水赛季的情况。不过最终资方的让步使得NBA的比赛重新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