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蓝耳病时代猪病特征及防控(2)

2014-04-29张建新郑岩肖春喜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猪病耳病猪群

张建新 郑岩 肖春喜

(上接2014年第11期疫病防治)

5 更新理念,开辟猪病防控新途径

后蓝耳病时代临床猪病趋向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控制,随之而来的是对养猪业的危害更加严重。主要特征是病毒病更加猖獗,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占据主要地位,常见的条件性致病细菌也能够导致疫情的发生,普通病的危害地位不断上升。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养猪人需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开辟猪病防控的新途径。

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疫病防控新理念,并将这个理念贯彻落实于养猪的整个过程。从猪场设计、选址,到种猪采购、杂交组合的确定,从饲料采购,到饲养车间给料形式的选择,从产房温度、光照、水温水质、空气质量的控制,到每日巡视检查的次数、断奶日龄的选择,从隔离舍的位置、消毒方式和频率的安排,到粪便和病死猪的处理、废水处理等,在所有工作中都要考虑疫病防控的需要。将单纯依靠兽医变为全员参与,将仅仅依靠免疫、预防用药,改为种猪隔离观察、病猪隔离治疗、制度化消毒、加强猪群巡视、猪群保健相结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防控(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防控,简称“三全防控”)。

5.1 全进全出是后蓝耳病时代猪病防控的灵魂

无须赘述,“全进全出”是规模饲养的技术核心。通过全进全出技术路线的贯彻落实,能够避免母猪群内个体间的传播,对于多数存在设计缺陷的“大产房”、“大保育”“流水作业”猪场,即使没有高致病性蓝耳病,没有使用弱毒活疫苗,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小型阶段育肥猪场,贯彻全进全出技术路线,不再将上一批次没有达到出栏体重的育肥猪,同新购进“架子猪”混群饲养,能够有效避免前后批次间的疫病传播。在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广泛使用、猪瘟病毒广泛存在、伪狂犬、口蹄疫威胁严重的后蓝耳病时代,其现实意义显而易见。

由于猪场规模和定位的差别,贯彻全进全出技术路线应因场制宜,灵活处理。首先,猪场老板要确立“全进全出”理念,不论是新猪场设计,还是老猪场改造,都要遵循这一设计理念。其二,规划设计人员要将这个理念贯穿于具体的设计之中,变“大产房”“大保育”为“小产房”“小保育”,为产房母猪、保育舍小猪、育肥猪的“全进全出”创造条件。其三,宏观管理部门要摈弃“自繁自养”观念,支持专业化生产,形成母猪饲养场或专业户专门生产仔猪、商品猪场专门购买仔猪育肥的分阶段饲养格局。其四,通过技术培训、媒体宣传,引导待就业人员从事商品猪生产。在技术培训时,将“同批次仔猪来源于一个母猪场或专业户”“同一批次仔猪体重误差在5 kg以内”“规模较大的商品猪场,将来源不同的仔猪在不同的小区育肥”,作为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予以灌输,以保证“全进全出”技术路线持续不断的贯彻执行。

5.2 大力推行湿料喂猪

不论何种规模的猪场,都应实行湿料喂猪。通过湿料喂猪的推广,避免采食时吸入粉尘,并降低猪舍粉尘浓度,从根本上清除尘肺病和支原体肺炎的发病隐患。

5.3 创造全员防控条件

培训一线饲养人员,使其牢记健康猪的钢性模型,熟练掌握常见猪病的示症性症状,为巡视时及时发现创造条件,使早发现、早诊断、早用药落到实处。

5.4 培养母猪健壮体质

后蓝耳病时代疫病防控的效果,取决于母猪群体质的优劣状况。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片面追求终生产仔数、高产仔率和断奶重,多数猪场母猪处于超负荷低效率利用状态。越是高产母猪,“热配”愈加频繁,两次妊娠之间的短暂间隔,限制了母猪体质的恢复, “气血两亏”非常普遍。“气血两亏”母猪不仅自身体抗力低下,非特异性免疫力显著下降,显得极为脆弱,蓝耳病、流感、圆环病毒这些极其细小的病毒就能成功侵袭,使其感染发病。另一方面,所生仔猪处于“胎气不足”状态,这些先天性弱胎,在伪狂犬、猪瘟、口蹄疫等病毒和病原菌密集存在的产房和保育舍内,易感性特强。显然,母猪体质衰弱是规模饲养猪群疫病频发和疫情复杂的根本原因,培养母猪群健壮体质是后蓝耳病时代猪病防控的首要任务。

培养健壮母猪的方法很多,笔者推荐的是利用中兽医和中兽药手段,即益气健脾、强心保肝。可利用的中兽药包括人参强心散、补中益气散、四君子散、茵陈蒿散等。母猪群可每月投药一次,每次用药7 d。

5.5 提高仔猪群的体质

后蓝耳病时代猪病防控的切入点应该是提高仔猪的群体体质。因为在超负荷的繁殖压力下,先天性弱胎和仔猪群体质整体下降非常普遍。中兽医讲“先天在心,后天在脾”,《中西中仲录》有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居中央,灌溉四方,五脏六腑,皆赖其养”“脾气健旺,则五脏受荫,脾气虚弱,则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和则运化顺畅,胃肠道机能良好,食欲旺盛,消化机能强大,能够大吃大喝是快速生长的基础,也是具有较强抗病力和抗逆性的基础。反之,则食欲低下,采食减少,消化不良,逐渐进入代谢负平衡状态,生长发育自然缓慢,体质肯定逐渐下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病力也就全面下降。所以健脾开胃是现阶段提高仔猪群抗逆性、抗病力的需要,也是提高饲养效率的关键措施。抓住了健脾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运用中兽医理论,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健脾益气、开胃疏肝的中药,达到益气健脾、增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之目的,是现阶段环境、饲料、饲养管理等许多不良因子存在,且短期内又难以改变条件下,提高仔猪群体体质的一条捷径。

5.6 改善猪舍小环境

努力改善猪舍小环境,尤其是封闭舍的改造、改进,应作为猪场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欧美等西方国家提出“注重生猪福利” 有泛爱、慈善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是认识到人类对动物过度索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国内猪场普遍运用的封闭舍饲养、限位栏、断牙、断尾等貌似先进技术,事实已经证明是在摧毁、泯灭猪的天性,严重地损毁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生存本能。在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口蹄疫等病毒广泛存在的后蓝耳病时代,想要稳定生产,就必须千方百计创造适合猪生存的小环境,而在改进猪舍小环境的过程中,改进猪舍结构,提高猪舍隔热和通风换气效率,让猪呼吸道清新空气是当务之急。

5.7 加强消毒和隔离工作

在后蓝耳病时代,加强消毒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猪场,有不同的侧重点。那些已经建立并很好执行消毒制度的大型猪场,侧重点应当放在消毒效果的评价上,努力避免无效消毒。有消毒制度但是执行力有待提高的中小型猪场,重点应放在消毒制度的执行方面,应通过督促检查确保消毒制度的执行,同时开展消毒效果评价,提高消毒的实际效果。专业户猪场和短期育肥的阶段饲养猪场,首要问题是重视消毒工作,建立消毒制度,至少做到人员、车辆和猪只进场消毒,场内定期消毒,出栏前消毒,以及本场和周围出现疫情时的拦截消毒;其次,应注意定期更换消毒药品,实现不同种类消毒药品的交替使用;有条件的场也可开展消毒效果评价。

曾经有人认为,在猪场随意布局、密度过大的背景下,隔离已经没有意义。但是应当明白,即使如此,对于新引进母猪的隔离观察和病猪的隔离治疗,仍然能够延缓病毒在猪群内的扩散。需要改进的是许多猪场的隔离舍同健康猪舍的间隔不够,一些专业户甚至认为将病猪剔出后放在隔壁空圈就是隔离。所以,笔者强调新引进种猪和后备猪的隔离观察,3周以上的观察期可以满足常见猪病的潜伏期要求。隔离舍距离健康猪舍不小于200 m。

5.8 高度重视病死猪处理和“三废”治理工作

随意抛弃病死猪是一种陋习。野外或沟渠中猪尸体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其扩散过程会破坏局部微生态平衡,引发疫病在猪群流行,恶化养猪环境。同时,也恶化人类生活环境,引起周围居民的不满。猪场老板和专业户主应当自觉摈弃陋习,养成不出售病死猪、规范处理病死猪的习惯,因地制宜选择深埋、熟制、焚烧等方法予以处理。

后蓝耳病时代养猪场“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主要是猪粪的简称)治理已经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规模饲养猪场和专业户猪场均应高度重视,在猪场升级改造时统筹安排,做到“三废”治理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通过“三废”治理,优化猪场小环境。

阶段性育肥的小规模猪场,也应通过“三改一分一沉淀”(改水冲式清粪为干清粪,改同一高度固定饮水器为不同高度饮水器或自由饮水水碗,改敞开式排污管道为隐蔽式排污管道;实行外排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分离设置;每栋猪舍两端设立交替使用的“二联沉淀池”),降低“猪场废水”产量。通过规范“储粪场”建设,实现猪粪的集中堆放,发酵处理。实现有限废水和粪便处理后的就近利用,减轻环境压力。

5.9 改进预防性用药方法

后蓝耳病时代,猪场预防性用药应从常年不断添加改为 “脉冲式交替给药”。通常的做法是将预防病毒性疾病中成药,抗支原体的四环素类,抗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大肠杆菌的磺胺类药品,在每月的上中下旬依次投药一次,每次用药3 d,相邻两个月使用同一类型但是不同品种的药品。达到降低预防性用药总量,减轻肝脏、肾脏压力,避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目的。

严格执行用药规定,不使用超范围药品,不随意加大剂量,不销售休药期不满的育肥猪。

5.10 开展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价,切实做到处方化免疫

不论何时何地,猪群免疫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根据本场猪群疫病的实际情况(生产中也称疫病本底,包括本场流行和染疫情况、疫病史,相邻猪场或农户猪群疫病流行情况等)、疫病流行趋势以及猪群的类型,制定各具特色的免疫程序,即实行处方化免疫。就蓝耳病的防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已经接种过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活疫苗的母猪群,在继续坚持免疫的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病原监测。

2)个别偏远地区未曾使用弱毒活疫苗但是生产稳定的猪场,可继续坚持实行原来的免疫程序,但是要对每一批保育猪抽样,检测猪瘟抗体。通过仔猪群对猪瘟疫苗的应答情况,判断是否感染蓝耳病。

3)未接种弱毒活疫苗但是前三胎母猪零散发生繁殖障碍、或保育猪和育肥猪无明显征兆突然死亡猪场,应立即随机采集病死猪血样,进行蓝耳病病原的鉴别检验,为正确选择疫苗提供技术支持。

4)到已经免疫种猪场引进母猪时,必须索要蓝耳病抗体和病原监测结果。

5)专门育肥的商品猪场,购买仔猪或“架子猪”时应索要免疫记录,卸车时应采集血样进行猪瘟抗体检测,为再次接种猪瘟疫苗和判断蓝耳病感染情况提供支持。■(编辑:狄慧)

参考文献:

[1] 甘孟候,杨汉春.中国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91.

[2] 张建新,邵勇超,葛位西,等.蓝耳病时代及猪病防控思路[J].中国动物保健,2011,(11):47-51.

[3] 张建新,邵勇超葛位西,等.蓝耳病时代及猪病防控思路[J].中国动物保健,2011,(12):17-19.

[4] 张建新,陶顺启,王荣贵,等.蓝耳病的病理分析及其防控[J].今日畜牧兽医,2008,(4):28-29.

[5] 张建新,刘瑞娟,靳冬,等.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是突出病魔重围的必由之路[J].中国动物保健,2012,( 11):52-55.

[6] 闫若潜.河南省猪病流行态势及其防控[C].河南省第13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郑州,2008.

[7] 吴斌.河南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C].河南省第17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郑州,2013.

[8] 董和平.猪场伪狂犬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C].河南省第18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郑州,2014.

[9] 崔尚金.病毒性腹泻的防制措施[C].河南省第18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郑州,2014.

[10] 陈慧娟.2012年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S1基因遗传变异分析[C].河南省第18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郑州,2014.

猜你喜欢

猪病耳病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