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4-04-29刘德刚
刘德刚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肝炎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研究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2例S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42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肝炎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来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以此可以将其作为治疗肝硬化并SBP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主要是指腹腔及其邻近组织在未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出现腹水感染,这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1]。患者一旦出现SBP,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情况严重时就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步性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2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2例S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女性,52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34-65岁,平均年龄为(43.1±13.2)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相关诊断标准。在本研究中有6例患者的体温为37-37.9℃,8例患者的体温为38-38.9℃,9例患者的体温大于或等于39℃,其余患者的体温均正常。患者的腹部表现主要为:75例患者表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25例患者为腹肌紧张,15例患者为腹部反跳痛,23例患者为腹部压痛,22例患者为腹痛,70例患者为腹胀。12例患者出现了肝肾综合征,10例患者因血压下降而出现休克的情况。利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室检查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52例患者的血常规WBC大于10×109/L,30例患者的WBC值处于正常范围内。46例患者的PMN比值大于0.70,36例患者的PMN比值小于0.70。58例患者在腹水检查过程中其WBC大于500×106/L,24例患者在腹水检查过程中其WBC大于(100-500)×106/L,72例患者的PMN比值大于或等于0.50。
1.3方法
1.3.1SBP的诊断依据①腹水检查过程中其WBC小于500×106/L,其PMN比值大于或等于0.50,或患者的PMN绝对计数大于或等于250×106/L;②腹水检查过程中其WBC大于或等于500×106/L;③腹水含量迅速增多,采用利尿剂来对其进行治疗无效;④患者存在腹膜炎的体征与症状;⑤发热。SBP患者必须必备①、②中的任意一条,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肿瘤、继发性腹膜炎以及结核等,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所有的药物均不存在过敏的情况。
1.3.2治疗方法对照组的42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天治疗2次。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每天2次。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10-14天,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常规腹水复查,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3实验室检查方法对于本研究中出现腹膜炎的患者均给予药敏试验、血培养、细菌培养、腹水常规检查以及腹腔穿刺等检查。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细菌坚定的相关方法,在无菌条件差抽取10ml腹水,采用K-B法来对其进行鉴定。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治疗无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患者治疗显效,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死亡,14例患者治疗无效,10例患者治疗有效,11例患者治疗显效,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2.2细菌培养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3例患者的腹水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有6例为大肠杆菌,2例为屎肠球菌,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3例患者为肺炎克雷白菌
3讨论
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而言,SB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肝硬化患者的满意功能相对较低,再加上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小肠功能障碍,其肠内菌群存在过度增生,当其侵入肠腔内很容易出现SBP[2]。一般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在病理以及生理解剖方面均存在多层面变化的情况,患者发病后Kupffer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不能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其滤菌以及吞噬细菌的能力会出现降低的情况,导致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纤维蛋白粘连素以及多种补体出现减少的轻,使其在腹水以及血清中的含量有所下降,最终导致患者的正常肝功能减弱。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其腹膜收刺激的症状不具备典型性,腹水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3]。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共有13例患者的腹水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有6例为大肠杆菌,2例为屎肠球菌,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3例患者为肺炎克雷白菌。觀察组中有2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治疗无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患者治疗显效,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死亡,14例患者治疗无效,10例患者治疗有效,11例患者治疗显效,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由此可见,导致患者出现SBP的主要原因为细菌感染,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在对肝炎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来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以此可以将其作为治疗肝硬化并SBP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敏涛.血必净注射液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膜炎患者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29-3631.
[2]李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6(10):977-979.
[3]张莉.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TNF-α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