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中国“走出去”之钥
2014-04-29房晓
房晓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
近期,西方媒体充斥着各种关于中国崛起的论调,但却步调一致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搭便车式的快速崛起,震惊了全世界。然而,这种所谓‘中国模式的成功却建立在一种不平衡的策略之上:为保持世界工厂的低成本运行而在全球搞掠夺式开发,为大量廉价商品的出口而无视自由贸易准则,同时奉行着抵制主要贸易伙伴的重商主义。通常这种做法会招来报复,但中国踩对了时点,非常之幸运。”
诚然,这样的论调有失偏颇,但却同样具有“杀伤力”,那就是过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现在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与昔日朋友间的摩擦争吵时有发生。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略显孤独的崛起不但可怜,而且可怕,结局注定可悲。
与国际舆论口诛笔伐相伴的是,美国正试图改变开放式全球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全球贸易愈加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并非是多边自由贸易,而是由美国主导、并与同盟联手排挤中国在外的限制性贸易。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贸易谈判(TPP,TTIP,TiSA)都力图将中国排斥在外。虽然我们更愿意相信,美国及其盟友追求基于“零和”博弈的路径注定会失败,特别是边缘化中国不可能奏效,只会导致多边主义的进一步碎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中国此前的快速发展确是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自由贸易的“便车”,而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复兴似乎正在遭遇大麻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中国的“走出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已经对中国形成“三围”之势——军事上的围堵(美军重返亚太)、经济上的围困(TPP,TTIP,TiSA)、文化上的围剿(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无孔不入)。
如何从美国主导的孤立模式中挣脱出来,设计中国“二次入世”的新路径,续写中国“走出去”的新篇章,中国正处在一个全球化进程的三岔口,何去何从,需要冷静分析和艰难抉择,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三大谈判逼迫中国
“二次入世”
全球地区性安排的三大谈判正在进行中,这“三大谈判”一旦完成将重新划定世界的经济版图,并重新平衡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秩序,也将决定多边主义的未来是继续“开放的全球性安排”,还是“相互竞争的集团”关系。
这“三大谈判”分别是美国主导的涉及12个国家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美国与欧盟间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欧盟与20多个发达、发展中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当然,美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这三大谈判到底有着什么问题?正如中国前副外长何亚非指出的那样:
首先,这证明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多边主义正在失去兴趣和信任感。西方经济体看似已得出结论:在诸如WTO的国际组织中,平衡性已背离他们,他们决定在这些组织面前转身而去,并开始倡导TPP式的地区性协定。
其次,三大贸易谈判都排挤中国。尽管大家都明白,任何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排挤中国,都会大打折扣,但依然难以阻止谈判提议者带着政治偏见,极力阻挠中国的参与,以便在没有中国的语境下重新划定贸易和投资规则。
最后,多边主义的碎片化已成既定事实,这让中国面临“二次入世”的危险。美国通过TTIP和TTP两大区域性贸易协定,牵动两大洋的经济发展,通过相互促动、相互施压,正建立一个独立于WTO之外的规则体系,接下来,美国极有可能以该规则体系为蓝本,重塑整个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
显而易见,为了在后危机时代重塑美国对国际经济的“领导地位”,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向:从自由贸易转向规则贸易,以规则的制定者继续谋求最大的话语权。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三围”计划,显然中国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
世界向东看,中国向西走
世界向东看是因为目前全球经济中心已经转向亚太,特别是中国;而中国向西走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将由东向西,势不可挡。
经济全球化浪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东向西而来,先是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接着是中国更大规模的发展,一举成为世界工厂。
过去30年,中国顺应和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通过向东开放衔接了从发达国家特别是从美国转移与外包的产业,获得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即资本与技术以及海外市场,完成了现代化崛起的原始积累过程,从而推动了全球资本与技术的从东向西转移。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经过全球经济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向东看,重返亚洲,中国向西走,寻求突破,同样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
近一段时期,中国频繁访问中亚和东盟,提出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且土耳其曾有意向购买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引起了美国的极大不满和恐慌,因为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正有意化解美国借美日同盟重返亚太,实现对中国封锁的图谋,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动摇美国战略的根基和霸权。
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两大支柱是美元和美军,而美军的强大来源除美元的霸主地位外,就是军售和技术,面对美国霸权受到所谓“中国威胁”,而采取对中国步步紧逼的策略,中国主动避其锋芒,在东边牵制的同时,采取西进战略,通过复兴打造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来实现中国崛起,无疑是一步绝好的大棋局,将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进中国西部大开发,倒逼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格局。
历史经验表明,开放是推动中国改革的重要力量。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应对西方对中国战略空间挤压,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有利举措,又能巧妙地发挥“丝绸之路”这个“中国制造”,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思想,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补充,也蕴含着通过“再开放”来推动新一轮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倒逼中国出现新一轮改革红利,以此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浪潮由东而来,世界向东看,可以衔接与引进东方的发展势头和资本技术,中国向西走可以顺势形成产业的梯次转移分布,重新获得发展的机遇,同时推动国内落后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发展。
中国向西走的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一势头的基础则在于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它有一种聚合与辐射的效应,一方面加速了全球资本、技术、人才在中国的聚合,并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又形成从中心向周边不断辐射扩展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首先是经济的,然后会逐步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最终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型国家关系以及国际体系的形成。
很显然,过去30年中国向东开放,中国成为全球化最成功的案例,而未来30年,中国向西走,全球化将依然是中国增长的红利和动力。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走出去,开拓全球市场;走进去,实现一体发展;走上去,担当世界责任。
事实上,“一带”或“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都有发展和建设的迫切愿望,而就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只有中国具备条件做如此宏大的区域项目。
中国在“新丝路”中占据主导作用,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更重要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首先要确定的是推行“新丝路”的行为模式。对于主张和平发展的中国而言,西方殖民主义只为国内商品开拓新市场和提供原材料的模式,以及日本以“东亚共荣”之名,行战争侵略之实的模式,显然与中国的主张背道而驰,而美国二战后意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却有诸多有益启示。
当然,中国既要学其成功的经验,也要超越其狭隘的地缘政治概念。在帮助复兴欧洲经济过程中,马歇尔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得美国成为欧洲国家的领袖。不过,这一针对苏联的计划,是美苏竞争的一部分,在客观上加剧了欧洲国家(主要西欧和东欧之间)的分化。前一部分,中国要学,而后一部分,中国则要避免。
在“新丝路”规划和建设方面,中国的强势在于其所拥有的金融资本,和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中国现在是一个资本过剩国家,其资本(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国家资本)走向世界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今天的中国也已经成为具有强大的从事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国家,这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成就的一部分,并且伴随中国的“走出去”,已经在帮助非洲、拉美、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纵观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具备中国今天这样能够有机整合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
为此,中国正在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体上看,“新丝路”沿边和沿岸国家的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落后,中国既可以帮助其建设公路、港口、高铁等基础设施,也可以配套建设医院、学校和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其整体发展环境,可以说,中国作为亚洲大国,通过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强化“新丝路”上的亚洲国家开发和发展非常重要。
不过,亚洲的开发和发展,不能和其他地区相割裂,而“亚投行”又过于聚焦于亚洲,过于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引出人们对地缘政治竞争的想象,例如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进行竞争等等。
因此,中国可以在“亚投行”基础上,设立一个更为庞大的,地域和发展领域更为开放的“新丝绸之路开发基金”或者“新丝绸之路开发银行”,一方面,中国对内可借机整合目前中国分散在不同部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援助和开发政策,以及分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开发项目,通过在中央层面设立一个国际开发机构,构建一个针对“新丝路”的宏大国际开发计划。
另一方面,在中国勇于担当国际地区性经济旗手的同时,牢牢把握住“新丝绸之路”建设发展的最大话语权。
话语权是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任何大国都基于其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强化软力量,英国是自由贸易,美国是民主自由,苏联是共产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围绕着“和平崛起”和“和平发展”建设国家话语,在一段时间里,“和平发展”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非常正面的影响,向世界传达出了中国崛起的主观意志。
不过,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和中国周边国家越来越担忧中国力量,即便中国适时提出了“和谐世界”,但并没有对外在世界产生足够正面的积极影响。
其实,无论是“和平发展”还是“和谐世界”,中国都在向世界展示自己崛起的和平性质。但问题在于,中国要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证和平呢?中国历来强调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和平性质,这无可非议。不过,对外在世界来说,强调文化和文明的和平性质,即使是事实,也显得过于抽象。外在世界更想知道,中国文化和文明何以是和平的?或者说,传统中国用何种方法成为了和平大国?现在又将用何种方式传承延续?
“新丝绸之路”无疑是中国宣示“和平发展”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国确立和平崛起的话语权。事实上,丝绸之路既有物质的一面,也具有精神的一面,贸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易,更是文化上的互动和交流。无论是朝贡体系还是丝绸之路都是历史上中国用来组织自身国际关系的方法,这个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平性质。今天,中国重返丝绸之路,首要强调的仍是丝绸之路的和平性质,以及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方法。
但前些年,中国的一些学者和政策研究者习惯于把经济活动的话语权战略化,就是用战略甚至军事战略的概念来描述中国的对外经贸策略。这些概念包括“西南战略大通道”、“桥头堡”、“西进”等等。而这分明是地方政府或者企业在做经济文章(例如贸易和投资),但却借专家之口将其上升到了军事战略高度,无意中把本来的软力量转化成了硬力量。
不可否认,这些概念对中国周边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印度对“西南战略大通道”就很警觉,担忧中国会损害印度的地缘政治利益,东盟国家对“桥头堡”也不认同,因为这个概念包含过多的军事性质,而俄罗斯则对中国的“西进”也非常担忧。
事实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性质是和平的,核心是经贸。这一点也为中国重返丝绸之路奠定了历史和文化基础。因此,中国的学者和官员切记莫再把“新丝路”话语“战略化”,否则就会同样遭到不必要的阻力。
其实,在建设“新丝路”的过程中,中国较之先人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传统认识上,中国是亚洲强国,并没有必要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来建设“新丝路”,而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贸易行为来进行。
但近代以来,西方强国一直主宰世界,也主宰着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大多是西方强权牺牲中国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重塑中国的地缘政治既要求中国“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利益,同时也要求中国必须“走上去”和“走进去”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
现在,中国正站在历史发展的三岔口上,大国地位不可能从天而降,要彰显丝绸之路的和平发展精神,需要数代人的努力和打拼。
新丝绸之路,或将成为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开端,也是中国通往大国之路的一次“大考”。
(作者单位: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