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4-04-29王允峰王桂荣
王允峰 王桂荣
玉米缺粒的表现形式不止一种,当前最常见的缺粒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果穗的其中一侧,由基部到顶部整行缺粒,穗形也往往会向缺粒一侧弯曲。另一种是整个果穗的籽粒较少,且分布情况十分散乱。最后一种是果穗顶部的籽粒较小,多数呈白色、黄白色,此类现象可称为秃尖,当秃尖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影响到果穗的一半以上。
一、造成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品种、土壤、肥水、气候、管理及病虫害等方面。
1品种。玉米的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与抵抗力也是不同的,只要外界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因素高于品种的适应能力,就很有可能产生秃尖缺粒现象。如果处于高温干燥的条件下,且种植密度较大时,就会加剧玉米的秃尖缺粒情况,进而导致玉米的产量大幅下降。
2土壤。对于盐分较高的沙性土壤,以及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不强的瘠薄土壤会加剧玉米的秃尖缺粒情况。
3肥水。在施肥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施用氮、磷、钾肥,或有机肥与微肥施入量不足,特别是磷、硼肥不足,或是在玉米生育的中后期,没有提供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灌浆期出现缺水脱肥情况,会严重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另外,缺锌和缺铜也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
4气候。如果在玉米生育中期出现干旱情况,或在开花阶段气候呈高温干燥情况时,会对玉米雌雄穗的发育情况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在玉米的散粉过程中连续降雨,会对玉米的开花授粉情况有所影响,当授粉过程中天气无风时,会造成玉米授粉不良,进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
5管理。在玉米的生育期间没有做好精细的管理措施,或采用的种植密度过大时,会影响到田间的通风透光情况,导致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进而会对玉米雌雄穗的发育情况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
6病虫害。叶斑病、苗枯病、纹枯病以及茎基腐病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易使玉米生长不良,特别是玉米蚜虫,当虫害情况较为严重时,会使玉米无法正常的进行开花授粉工作,进而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
二、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可按照当地实际的气候情况与所选择的栽培形式,采用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适宜品种。
2改良土壤。为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可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并进行合理的深耕与中耕技术,不仅可显著改善土壤状况,还可增强玉米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
3合理用水。在水分的供应工作上,应做到适时且适量的用水,避免发生旱、涝灾害。
4科学施肥。应增施有机肥,并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同时防止田间缺少磷、钾、硼、锌、铜元素。
4.1磷肥。对于苗期易出现缺磷现象的地块,可采用磷酸二铵等水溶性磷肥作为种肥施用,用量为纯磷30-45kg/hm2。开始播种前可将磷肥条施在播种沟中,并避免接触种子。如果在营养生长期出现缺磷现象,可采用浓度为1%-2%的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进行喷施,或是在植株旁边开沟追施磷肥,但最好采用叶面喷施的施肥方式。
4.2钾肥。在开始播种前可采用硫酸钾、氯化钾或含钾复合肥作为基肥施用在种植行的两侧,用量为纯钾75-150kg/hm2。如果在营养生长期出现缺钾现象,可采用硫酸钾或氯化钾进行追肥工作,用量为45-75kg/hm2。
4.3硼肥。可选择增施农家肥或是结合氮、磷、钾肥同时进行施用,用量为7.5-15kg/hm2。由于玉米对硼元素较为敏感,因此,一旦用量过多就会引起肥害,所以在施用期间一定不可随意增加施用量。
4.4锌肥。增施农家肥可增加土壤中锌含量。可采用硫酸锌与细砂土或与氮磷钾化肥混合作为种肥或苗期追肥施用。作种肥时的施用方法是条施在种子的一侧或下方,在出苗后采用侧施的方式,并避免与种子或幼苗进行接触。用量为15kg/hm2,施用后肥效可保持2年左右。或是采用叶面喷施的施肥方式,当苗高达到16cm时即可喷洒0.1%硫酸锌或氯化锌水溶液,用量为1.95kg/hm2。
4.5铜肥。硫酸铜可作为基肥施用,用量为15-30kg/hm2,施肥方式可采用条施或穴施,期间不可随意增加用量。由于铜肥具有一定的后效,所以每3-5年施用1次即可,无需反复施用,以免产生肥害。
5加强栽培管理。应按照所选择的品种,地力情况以及栽培方式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并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应做好中耕除草与培土工作。期间如无法正常进行授粉工作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式。
6防治病虫害
6.1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可采用12%的三唑醇乳油,12.5%的烯唑醇乳油进行拌种工作,用量为种子量的0.02%。在发现植株染病后,可采用30%的苗菌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即可。
6.2叶斑病。在生育中后期发生此病时,可采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即可。
(作者单位:155600黑龙江省宝清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